一到春天,不少人的皮肤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小毛病,比如皮疹、红肿、瘙痒等等,其中大部分可能都是过敏造成的。不过,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这种情况不应该简简单单地认为是皮肤疾病,很有可能是糖尿病而诱发的这些表现。

高血糖引起的皮肤痒多长时间消失(一到春天就瘙痒小心高血糖捣乱)(1)

莫把糖尿病性皮肤病当过敏

最近这几年一到春天,荣女士的皮肤就开始“闹腾”:红肿、瘙痒、疹子……不仅手脚上,连私处也痒。荣女士以为是季节性过敏,自己用淡盐水洗过,用各种药膏擦抹过,都没有多大起色,痒得让人心烦意乱的。在皮肤科来来回回辗转了好几趟后,荣女士才知道当初完全搞错了,哪里是什么皮肤过敏啊,原来是糖尿病惹的祸。

武警重庆总队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廖涌指出,虽然糖尿病性皮肤病和普通春季过敏的皮肤病有一定的相似性,但由于二者的引发原因不同,治疗和缓解方法有相当的区别,切勿混为一谈。“糖尿病性皮肤病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它和血糖控制密切相关,血糖平稳,症状就会有所缓解,反之就会严重。”廖涌主任表示,如果不能抓住这个关键问题,就算用尽各种缓解瘙痒、感染症状的药物,也很难药到病除。

高血糖给真菌提供了“营养”

实际上,糖尿病性皮肤病变也是糖尿病并发症其中的一种。当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稳定时,皮肤里的含糖量就会增高,这也给真菌生长提供了营养,因此会感染癣病,出现瘙痒、红肿等,并且往往会在春季加重皮肤的症状。

廖涌主任表示,几乎一半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或多或少的皮肤反应。早期糖尿病人的皮肤瘙痒分为全身性或局部性,发病部位则不定,发病程度也不一致。

比如,一些女性糖尿病患者持续高血糖时,可以引起外阴部瘙痒。这一方面与高糖高渗透压的局部刺激有关,另一方面往往与糖尿病状态下,局部发生白色念珠菌感染有关。此外,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还可累及汗腺分泌,致使汗腺分泌障碍,局部干燥,这也可引起瘙痒。比如洗澡频繁的老年人,更容易发生局部皮肤干燥和瘙痒。

糖友皮肤“脆弱”切忌抓挠

糖尿病引起的皮肤瘙痒十分难受,大多数会反复发作,而糖尿病患者的皮肤相对比较“脆弱”,如果用手搔抓,很容易造成局部皮肤破损,感染、溃烂。因此,廖涌主任提醒患者不要随意搔抓皮肤,也不要盲目往创口涂抹膏药。

当糖尿病患者出现瘙痒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并进行糖尿病神经病变等相关检查,以查看是否出现并发症。“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只有首先保证血糖在正常范围,皮肤瘙痒才可以缓解和治愈。”廖涌主任表示。

另外,廖涌主任建议糖友要避免辛辣食物、戒烟戒酒、合理运动。时刻注意天气的变化,选择的衣物要柔软,避免化纤衣物;洗澡不要过勤,一般每周1次为宜;水温要适宜,控制在37℃~40℃为好;要选用中性洗涤液或肥皂;不要过度用毛巾擦洗皮肤;浴后可擦护肤霜或润肤油,也有一定止痒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