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的《万物》,终于让我每天随手翻几页给翻完了,开心地嘚瑟一下:

哇,又长知识了,原来007系列里面的武器这么多讲究啊。

所有的小网红都读几年级(网红科普杂志万物)(1)

要不是看杂志,又相对系统地把高科技军火给捋了一遍,中年老阿姨真的只会停留在间谍帅哥美女的印象里。

什么?《万物》?

这不是那本全网被吹成世界少儿科普顶流的“网红”杂志么?

所有的小网红都读几年级(网红科普杂志万物)(2)

不是给小孩看的么,中年老阿姨也要来凑热闹吗?

是的是的,就是那本名气很大,一到年底各教育大V都出来鼓动你续订的科普杂志。

它是顶级少儿科普杂志《How it works》的中文版;

它由Scientific American(科学美国人)中文版《环球科学》团队打造;

它的专家团队来自于大英博物馆科学史研究员、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天体物理学者、计算机专家、科普作家等;

它每期超过100幅的3D视觉科学图片,将复杂的原理变成触手可及的三维解构和知识链条;

所有的小网红都读几年级(网红科普杂志万物)(3)

它由世界一流艺术家为杂志制作插图,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的艺术水平不亚于任何一本绘本读物。

等等一长串亮得耀眼的阅读光环。

那么,真实情况是什么样子的?

我来跟大家分享一下,作为一个新手阅读者,从三年级开始看,连续看12期,是个什么样的阅读感受。

所有的小网红都读几年级(网红科普杂志万物)(4)

说之前,咱把内容分成两大块:能看懂的和看不懂的。

这是大实话,《万物》这本杂志是兼有广度和深度的,而且每一期86页,内容超级翔实,四年级孩子很多看不懂,太正常了(话说我也有很多地方看不懂)。

能看懂的部分——

《万物》涉及领域很广,共分为太空探索、工程科技、生命科学、地球生态、交通运输、建筑考古、信息技术等七大版块,同步全球前沿科学发现。

而我家娃最喜欢看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可能因为打小是爱玩小汽车的男娃,天生对新能源汽车、汽车装配线、拼装军舰等有一种亲切感;

所有的小网红都读几年级(网红科普杂志万物)(5)

而信息技术里,对于现在爱玩游戏和电子设备的小男孩而言,总有着各种新奇好玩的高科技文章,拆解iPhone12、智能眼镜、VR、3D打印、云计算等等。

所有的小网红都读几年级(网红科普杂志万物)(6)

而除了喜欢看的部分,其实我觉得有一些版块,小学中高年级的孩子也是能够看进去的,比如生命科学里的讲动物、植物,地球生态里讲自然地理,建筑考古里的科技史,

所有的小网红都读几年级(网红科普杂志万物)(7)

这些和学校里的科学课内容相近,都和日常生活有着相对较近的联系,容易让人读进去(比如我这个文科生老妈,就最爱读建筑考古里的高科技)。

所有的小网红都读几年级(网红科普杂志万物)(8)

但这些版块的具体喜好,应该是因人而异的。

像我家娃,打小对动植物没什么兴趣,对自然地理也接触得少,所以每次翻开杂志都直奔信息技术,这也充分反映了一个问题:小孩子的通识阅读该有多么重要。

所以很多有前瞻性的家长,在小学阶段花很大气力在孩子的通识教育和阅读上,争取把知识面铺下去,尽量铺广一点。

家庭阅读,除了语文老师爱推荐的文学类,历史、地理、科普都要多读一些才对。

所有的小网红都读几年级(网红科普杂志万物)(9)

别忽略了官方号“万物科学市集”里的配套视频。

要想高效直观地看懂科普,光有行文生动的文字肯定是不够的。而前面说过,《万物》的图片水平相当高,不光数量大,而且3D视觉极佳,还很美(有助于孩子提高审美)。我个人觉得,它的图片跟科普词典王者DK系列,有得一拼。

而且,它还有一个相当实用的地方,就是它官方号里有大量的配套视频、音频。

有的时候,孩子看一篇文章中的某个知识点看不太明白,加上视频直观演示一遍,就通透多了。《万物》是每期都有实验版块的,正方便那些爱动手的孩子和懒得去找实验项目的家长。

所有的小网红都读几年级(网红科普杂志万物)(10)

官方号里还有配套音频,如果孩子没时间看杂志,也可以抽点时间出来听一听。

最最资源的是,它还有配套的英文音频!这对走原版路线的家庭真是太友好了,剩下来只是要担心水平够不够,听不听得懂的问题了。

看不懂的部分——

我家看不懂的部分主要集中在太空探索、工程科技、地球生态上。这个其实还是因人而异,有些孩子就对宇宙太空、天体物理、工程技术、地壳构造特别感兴趣,一遍不懂愿意再翻一遍。

所有的小网红都读几年级(网红科普杂志万物)(11)

但在我看来,不少内容,别说四年级的孩子看不懂,大人有些看不懂也是很正常的。面对一本兼有广度和深度的科普杂志,而我们每个人的知识边界都是不同的,比如量子纠缠我就不懂。

所有的小网红都读几年级(网红科普杂志万物)(12)

所以,不用焦虑,不要觉得书买回来没有物尽其用。

但怎么办呢?

争取全面瞄一遍;

好杂志给我们带来的不止是“新”,还有“广”。那么,即便读起来有些磕磕碰碰,印象上有些模模糊糊,但却开卷有益。首先争取全面速瞄一遍,留个大概印象,混个脸熟,也是进步。因为你不知道哪一天,哪个地方,哪个突发事件,就会激起孩子某个似曾相识的关联。

所有的小网红都读几年级(网红科普杂志万物)(13)

争取“特别报道”有初步印象;

在每一期的《万物》中都有一篇特别报道,在我看来,这就是本期的最重点篇目,不光量大内容细(通常8P-10P),也相当有深度(我认为大家所指杂志兼有深度,应该就是指这个栏目),如果正赶上又是孩子喜欢的话题,就太好了。

比如:

一月的《火星竞赛》,

二月的《头脑总动员》,

三月的《洞穴之最》,

四月的《拼装军舰》,

五月的《双面辐射》,

六月的《重返月球》,

七月的《物种大灭绝》,

八月的《奥运会千年传奇》,

九月的《破解DNA》,

十月的《地球秘境》,

十一月的《12个出乎意料的发明》,

十二月的《地球简史》等。

所有的小网红都读几年级(网红科普杂志万物)(14)

所有的小网红都读几年级(网红科普杂志万物)(15)

所有的小网红都读几年级(网红科普杂志万物)(16)

好好刷几遍,争取多吸收些相关知识,多感受一下这种深度文的行文逻辑,对训练思维和写作都很有帮助。

留起来,慢慢回顾;

一年过去了,看过的杂志该怎么办,留着过年卖废纸吗?

像《万物》这种知识宝库型杂志千万别,而是应该把它整理好,留在书架上,让知识又成长了一年的孩子,能随手摸到,常读常新,去年不懂的,说不定今年就好读多了。

所有的小网红都读几年级(网红科普杂志万物)(17)

最后,我真的很建议有条件的家长,和孩子一起看。

一来增加科普知识,你别说,我顺手翻了一年的杂志,自己都感觉大有长进,很多常见的高科技梗都能接住了。

二来增加亲子话题,这个是很现实的,在小学阶段,孩子看了有趣的事还愿意跟你聊;而到了中学,有的时候是不愿意和你聊,而有的时候想和你聊,可你根本接不住的尴尬状况,比如高科技技术。

三来增加写作素材,一旦写起作文需要科学家、发明诞生、科技曲折故事的时候,你得知道去哪里找这些资源。

所有的小网红都读几年级(网红科普杂志万物)(18)

给大家额外插一句,如果孩子真没有时间去看大量的科普通识读物,可以争取先看两套书,一是梁衡老师的《数理化通俗演义》,这套书偏基础偏故事,全是最经典的科学家和发明故事,且读起来很有趣;二就是这套《万物》,每月翻翻,补充最新的前沿科技。

这是一本好月刊,就看自家怎么用,如何争取把它价值最大化了。

但也别把《万物》只当成一本杂志,把它整合进孩子的整体阅读中去,把它融合进孩子的整体知识框架中去。

欢迎关注@B计划老妈,孩子成长路漫漫,在这不可逆的十八年里,努力扶君上马,送君一程,但内心始终有B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