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

郑州至重庆高速铁路

襄阳东至万州北段(襄万段)

建成开通

这意味着

郑渝高铁实现全线贯通运营

北京、郑州至重庆分别

最快6小时46分

4小时23分可达

随着郑济高铁同日开通

老一辈建设者梦中的

“米字型”高铁枢纽

已在中原大地实现

郑渝高铁全程体验(去重庆吃火锅郑渝高铁克服了哪些)(1)

复兴号动车途经兴山境内 图/湖北日报

郑渝高铁中,除了已于2016年通车的渝万段外,备受关注的是高铁郑万段。这段高铁设计时速350公里,线路起于河南省郑州市,穿越豫、鄂、渝三省市,与京广高铁、徐兰高铁相连,止于重庆市万州区,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横八纵”高速铁路网京昆通道郑州至重庆段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郑万段中,郑州至襄阳段已于2019年底通车,此次通车的是最后一部分——襄万段。

郑渝高铁全程体验(去重庆吃火锅郑渝高铁克服了哪些)(2)

郑渝高铁郑万段高铁路线图 图/《人民铁路》报业有限公司

“襄万段”的建设是郑渝高铁中不得不提的一段。万州北至重庆段于2016年11月28日开通运营,郑州东至襄阳东段于2019年12月1日开通运营。那么,郑渝高铁建设过程中面临哪些“气象挑战”?为何襄万段是最晚通车的?

“蜀道难 难于上青天”

诗仙李白的千古名句,用来形容郑渝高铁在重庆域内的建设,再贴切不过。高铁襄万段,从万州北到巫山,全长约184公里,共分布有桥梁32座、长10.8公里,隧道28座、长169.7公里,桥隧占比高达98.3%,是典型的复杂艰险山区高速铁路。

其中,关键性控制工程,全长18.9公里的小三峡隧道,穿越连绵起伏的群峰,堪称“地质博物馆”,是目前国内同类标准中已建成的最长高铁隧道。隧道沿线多为岩溶、滑坡、危岩落石、崩塌、岩堆、顺层等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属一级高风险隧道;奉节梅溪河双线特大桥主跨达340米,是国内铺设无砟轨道同类标准、同类结构中最大跨度拱桥……

郑渝高铁全程体验(去重庆吃火锅郑渝高铁克服了哪些)(3)

奉节梅溪河双线特大桥 图/王传贵

襄万段施工难度大,主要在于沿线山高谷深,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岩溶、滑坡等地质灾害时常发生。

如何破解种种建设难题?建设者们遇水架桥,逢山开隧。针对巫山小三峡隧道复杂地质条件,以及岩溶发育无规律性、涌水量大等高风险,不断优化施工工法,选择大型设备及机械化配套试点试验,科学配置资源,精细过程管理。

自2015年12月开工建设以来,建设者架设了奉节梅溪河双线特大桥、保康两河口双线特大桥等一批特大型桥梁,建成了小三峡隧道、新华隧道等一批长大隧道。因为桥隧比高得惊人,且大多在洞内施工,这条路又称为“地铁式”高铁。

郑渝高铁全程体验(去重庆吃火锅郑渝高铁克服了哪些)(4)

澎溪河多线特大桥位于云阳县黄石镇境内,是郑万高铁重庆段重点、难点、控制性工程。大桥主墩桩基最深处在水面下60多米,也被称为国内第一深水桩基 图/云阳县融媒体中心

降水充沛 地质灾害高发

复杂的地形往往意味着拥有复杂的气候特征。襄万段在重庆域内,主要横穿渝东北地区。渝东北地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带,春暖春早,夏热秋凉,四季分明,多云雾,少霜雪,降水充沛,且主要集中在汛期,每年会出现4至6次的区域暴雨。同时,渝东北地形复杂,多为山区,是地质灾害的高发地区之一。

郑渝高铁全程体验(去重庆吃火锅郑渝高铁克服了哪些)(5)

郑渝铁路万州段隧道施工 图/万州区委宣传部

高温与强降雨都是高铁建设过程中的高影响天气。在郑渝铁路修建过程中,极端天气频现,以万州区为例,2016年8月13日至22日连续10天最高温度超过40℃,居当地有历史记录以来第一位;2017年出现10次区域暴雨,年降水量为1717.5毫米,较常年偏多5成,多地出现泥石流、滑坡等。

郑渝高铁全程体验(去重庆吃火锅郑渝高铁克服了哪些)(6)

郑渝铁路万州段隧道施工 图/万州区委宣传部

而在高影响天气来临时,气象工作者从不会缺席。

2017年9月9日,在暴雨天气过程来临前,万州区气象台不断分析最新气象资料,实时监控回波演变情况,滚动发布0至2小时短时临近预警,对短时强降水、雷电等强对流天气及时预警。

当单站雨量达到50毫米,气象部门按照“一时一报”通报制度,向各区级部门及时通报雨情,并连续发布暴雨蓝色、橙色、红色预警信号。由于各乡镇街道转发气象预警短信及时,应急处置得当,虽然发生了山体滑坡和道路塌方,但未造成人员伤亡。

万州区地貌类型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占比81.05%,丘陵16.4%,余下2.56%为三峡蓄水期的河流水面。高铁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局地强降水后尤其易发生崩塌落石、滑坡等地质灾害。

而有了气象部门的“后方保障”,铁路建设得以有序、安全进行。譬如,每当收到气象部门的预警信息,铁路项目部都会派出专人巡查沿线情况,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整改处置,及时停工停产,保障建设人员安全。

弥补了“无高铁”的历史空白

随着郑渝高铁的开通,将弥补地处三峡库区腹心的云阳、奉节、巫山三地无高铁的历史空白,这一“地铁式”高铁通车将结束三地“手无寸铁”的历史,将助推当地旅游等产业的发展。

郑渝高铁全程体验(去重庆吃火锅郑渝高铁克服了哪些)(7)

奉节站 图/王传贵

郑渝高铁全程体验(去重庆吃火锅郑渝高铁克服了哪些)(8)

巫山站 图/巫山县融媒体中心

全线建成通车后,乘客乘坐疾驰的高铁列车从万州出发,驶过万重山峦,到达湖北境内只需1个多小时,抵达河南郑州只需3个多小时。重庆至北京、郑州运行时间将缩短,从重庆中心城区到郑州预计将由现在的8个小时缩短到4个小时,重庆中心城区至北京则仅需6个多小时。

预计到2025年,万州铁路基本形成“五高三普”总体格局:1小时到重庆主城、宜昌,2小时到成都、襄阳、西安、武汉,3小时到郑州,5小时到北京、上海的高铁通勤圈。并且对重庆沿线区县物流运输、信息流动、人员出行等多个方面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郑渝高铁沿线旅游资源丰富。仅重庆境内,沿线就分布了青龙瀑布、夔门、白帝城、天坑地缝、大小三峡等著名景点。

郑渝高铁全程体验(去重庆吃火锅郑渝高铁克服了哪些)(9)

小三峡·小小三峡图/巫山县文化旅游委

郑渝高铁全程体验(去重庆吃火锅郑渝高铁克服了哪些)(10)

白帝城·瞿塘峡景区 图/奉节旅游

伴随郑渝高铁全线贯通,沿线多地纷纷推出出游惠民举措,开通高铁沿线景区“乘高铁免门票”“应届毕业生免门票”等活动,实现诗圣杜甫“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回家愿望。

从河南到重庆

看名山大川

游古都名胜

享美味佳肴

这样的郑渝高铁

你要成为第一批乘客吗~

中国气象局宣科中心(中国气象报社)出品

参考资料:重庆日报、华龙网等

作者:赵宁蒲希陈元珺左燕丽冯小凤 孟慧

来源: 中国气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