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斯谟北部人文主义主要特点(莱利公民人文主义的思想来源)(1)

编辑|可以鸭文史

图文|可以鸭文史

前言

公民人文主义出现在15世纪早期意大利城邦。公民人文主义这个术语在汉斯·巴伦的开创性著作《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危机》中流行起来,成为共和政府的悠久传统,被波考克(Pocock)和斯金纳(Skinner)和他们的门徒所进一步发展。

伊拉斯谟北部人文主义主要特点(莱利公民人文主义的思想来源)(2)

英国的人文主义发展

公民人文主义在英国的发展情况与欧洲大陆不同。英国公民人文主义产生于都铎王朝,这是英国近代转型时期,也是英国文艺复兴的繁盛期。英国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之间没有突然的断裂,而是呈现一种连续性“这种连续性并不是一种稳定的延续,而是充满了大量逐渐的转变和累积的创新”。

英国公民人文主义具有它的独特性。杰弗瑞·M.安德森《公职的荣誉负担:16世纪公民人文主义的崛起》中指出16世纪的英国政治生活有两个特征:“首先,正如当前使用和理解的,它(公民人文主义)还没有很好地以英国的情形为特征进行考察;第二,它是时代错置的。”

伊拉斯谟北部人文主义主要特点(莱利公民人文主义的思想来源)(3)

但不能否定的是,在亨利八世统治所处的16世纪前半期呈现了一些新要素,而这对于英国人文主义者来说非常棘手。在这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英国的政治正在孕育新的因素。16世纪中叶开始英格兰进入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公民人文主义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公民人文主义者意味着坚持这些古典思想,并运用到他的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中。

人文主义者的崛起

沃尔特·莱利爵士是近代早期英国重要的人文主义者、政治思想家。英国人文主义政治思想的接受是一个历史过程。公民人文主义意味着同化,并将古典思想运用到16世纪的英国政治生活中,并且通过教育和其他政治和文化手段宣传了古典思想。而“16世纪是光芒四射成就彰显的传统社会之顶峰”。

伊拉斯谟北部人文主义主要特点(莱利公民人文主义的思想来源)(4)

在英格兰,人文主义与亚里士多德主义、柏拉图主义、基督教等交织在一起。詹姆斯·汉金斯认为意大利公民人文主义对英国产生了影响。罗伯特·韦斯《意大利人文主义的传播》认为巴洛萨·卡斯提利奥内创作的《廷臣论》在英国传播甚广。英国吸收了其思想。

韦伯在《〈廷臣论〉的命运》中详细回溯了卡斯蒂利奥内的《廷臣论》从欧洲传播到英国的接受过程以及《廷臣论》对英格兰廷臣的思想产生的重要影响。莱利身后留下一些政论文章,通过文本可以考察莱利公民人文主义政治思想的来源。他的批判性政治思想离不开文艺复兴哲学、马基雅维利主义思想、宗教改革思想和法律习俗等因素的影响,这也构成了其公民人文主义政治思想内涵,为理解英国廷臣群体的政治思想特征提供了一个蓝本。

伊拉斯谟北部人文主义主要特点(莱利公民人文主义的思想来源)(5)

莱利公民人文主义的哲学来源——文艺复兴哲思

英国的人文主义的文化内涵随着哲学思想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文艺复兴时期的哲思对于伊丽莎白时代的人具有重要影响。“文艺复兴时代哲学史分为两个时期:人文主义时期和自然科学时期。我们也许可以把1600年作为两者之间的界限。”

从16世纪到17世纪初期,对于科学的追求精神更为凸显。莱利跨越了伊丽莎白一世和詹姆斯一世两代君主,生平表现出对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的全面兴趣,是典型的人文主义者。

“五花八门的人文主义思想,从新柏拉图主义到神秘主义和文艺复兴时期对魔术、占星术及巫术(弗朗西斯·叶芝对此已有论述)的着迷,再到毕达哥拉斯式数字象征主义、神话及寓言,都对欧洲的艺术和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伊拉斯谟北部人文主义主要特点(莱利公民人文主义的思想来源)(6)

莱利的多才多艺可见一斑。怀疑主义伴随着人文主义运动而发展。意大利的人文主义传到英国,英国的廷臣对此不断内化。怀疑主义在哲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人文主义文化之被传播,导致了反经院哲学运动的兴起……怀疑主义以及通俗哲学的折衷主义又再生了。”

文艺复兴时期的多种类型哲学盛行,形成一股质疑批判的重要思潮,这给人文主义政治家提供了对国家政治和自由的思索空间。这时期的人的思想特质往往受多样化思想的影响,内容和表现甚为复杂。保罗·奥斯卡·克里斯特勒认为:“人文主义者们的观点和思想是非常不一样的,而他们的共同特征则表现在一种在教育、学问和问题方面的理想上,表现在他们研究的问题和兴趣范围上。”

伊拉斯谟北部人文主义主要特点(莱利公民人文主义的思想来源)(7)

莱利兴趣涉猎广泛,创作诗歌、散文,写作历史著作,支持航海以及进行科学实验等,对许多问题都有研究。他的著作体现出来的质疑和批判态度,表现了其具有怀疑主义的精神,不唯权威是从,不人云亦云,善于透过现象抓住事情实质,对事情有自己的思索判断,理解事物的本质以解决问题。莱利对于当时英国政治的思索,对国家发展的关注,丰富了他的公民人文主义的内涵。莱利的六卷本《世界历史》充斥着其批判精神。

莱利与《世界历史》

莱利在《世界历史》的前言中详细阐发了自己的怀疑主义理论,说明了自己的论证逻辑和创作目的,表达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注重现实和世俗。施特拉特曼认为莱利《世界历史》前言中的论证是“对莱利哲学最好的一个解释”,一个“对他的怀疑立场的具体阐述”,以及他“对怀疑主义立场最大胆的陈述”。这是莱利的基本论证思维。

伊拉斯谟北部人文主义主要特点(莱利公民人文主义的思想来源)(8)

莱利不是怀疑论的,而是批判性的,一般意义上趋向于反对已确立的方式,如在宗教事务或社会习俗方面保持冷静客观。但是尽管如此,莱利仍具有怀疑精神。“然而……我们在莱利的言语和作品中发现,在17世纪他最谦逊的声音是哲学上的怀疑主义。”

“虽然他不是系统上或持续的怀疑主义,但在他的推理逻辑和皮浪主义与古代经典怀疑主义形式之间有一个可识别的联系。”他的著作表明怀疑主义只是作为他的一种思维工具,是对现成观点或者传统观点的反叛,而不属于不可知论。文艺复兴时期的怀疑主义是复活古典的怀疑主义。“极为相似的事情,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出现就会引起完全不同的结果。

伊拉斯谟北部人文主义主要特点(莱利公民人文主义的思想来源)(9)

如果把这些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都分别加以研究,然后再把它们加以比较,我们就会很容易地找到理解这种现象的钥匙;但是使用一般历史哲学理论这一把万能钥匙是永远达不到这种目的的,这种历史哲学的最大长处就在于它是超历史的。”复兴古典文化正是文艺复兴所宣扬的人文主义的内容。在这个新的时代下,笼罩在神意的普照之下的人都具有一种“觉醒”的意识。

“将16世纪美化为怀疑主义的世纪、自由思想的世纪、理性主义的世纪是最大的谬误与错觉。我们根据这个世纪最优秀的代表们的意志可以知道,恰好相反,这是一个受到神灵感召的世纪。它从万事万物中首先寻求的是神的形象。”

这就是为什么莱利在《世界历史》第一卷的绝大部分章节是批判性讨论《圣经》的内容。

伊拉斯谟北部人文主义主要特点(莱利公民人文主义的思想来源)(10)

《世界历史》也表现了莱利以自己时代的价值观为准叙述历史。莱利在那个处于变革中的博学时代,一个层面上是说这个历史时期的历史学家博学多识,另一个层面则反映了那个时期历史著作的特色,即《圣经》批判的成分体现在历史著作里面。他对于《圣经》的批判就是对人世的重新重视,从历史中找到对于当前时政有利的方面,这是莱利公民人文主义的表现。

怀疑主义的出现

在这个宣扬德行的时代,莱利不唯传统,具有怀疑主义精神。他具有世俗和现实眼光,对事物的认识有自己的判断。“我们(文艺复兴时期)真理的特征是我们的德行,它也是最接近天道的标志,也是真理的最艰难、最可贵的成果。”莱利追求功勋和荣誉,也做实事,是世俗的,但他是“另外一种世俗主义,即世俗主义的对抗,是文艺复兴的怀疑世俗主义。

伊拉斯谟北部人文主义主要特点(莱利公民人文主义的思想来源)(11)

它的政治先知是马基雅维利,以及它的最重要信条是宗教被划归为一种纯粹的政治因素”。《世界历史》虽未能写到他所处的时代,但莱利在进行相关历史事件评论时会联系时政,对时政发表看法。比如,他对于如何平定爱尔兰叛乱问题时提倡采用一些暴力手段等。他的唯国家利益至上的观点深得伊丽莎白一世赏识。

“《世界历史》中展现了莱利的精明马基雅维利主义思想,因此有必要以一种相当程度的怀疑主义精神重新考察他作为在英格兰传播马基雅维利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的各种著述。”这足见莱利在英格兰传播马基雅维利思想的重要地位。像马基雅维利一样,莱利所做都是为了国家利益,其他都是达到政治目的的手段,他不迷信古典美德,但心存德行。欧洲大陆马基雅维利的政治科学概念的流行给英伦思想家们带来了新气息。

伊拉斯谟北部人文主义主要特点(莱利公民人文主义的思想来源)(12)

莱利公民人文主义的思想基础——马基雅维利主义

英国政治思想发展在不断地反省中认清自身,表现在传统与现代的博弈中,是一种政治现实与历史传统的互动过程。1532年马基雅维利《君主论》的出版标志着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一个分水岭,道德和政治分离。政治作为一门科学由此产生。贬义词“马基雅维利主义”正由此书衍生出来,也使“政治”和“政客”含有了贬义。

伊拉斯谟北部人文主义主要特点(莱利公民人文主义的思想来源)(13)

马基雅维利思想在它问世后命途多舛,他的思想却从未停止传播,英格兰也深受其影响。马基雅维利最初通过其著作传播到英国而被英国人所知。“作为编辑和翻译者,意大利改革家深深地影响了近代早期马基雅维利的英国阅读者,包括从沃尔特·莱利到弗朗西斯·培根和威廉·莎士比亚。”

可见,包括莱利在内的许多英国有识之士受到意大利政治家马基雅维利思想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马基雅维利思想在英国得到的具体阐释和运用。

“我们必须研究英国人如何开始用马基雅维利的术语展现他们自身以及其社会的形象;但我们将发现这个过程包括了重申公民历史的积极和消极术语的两种使用形式,并且这决定了政府是一种现代对抗其现代性的行为体。”

伊拉斯谟北部人文主义主要特点(莱利公民人文主义的思想来源)(14)

马基雅维利思想的传播

公民人文主义由此在英国出现,并且表现在国家和政府改革的各方面。马基雅维利的思想在英国的传播有一个过程。

“16、17世纪对马基雅维利的兴趣弥漫在英国思想文化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但这种反响往往是矛盾的:英国马基雅维利主义远不是体系尝试,它的清晰性和多样性是它极其长久存活的基础。”

当然,在英国最早的马基雅维利作品的印刷品出现更晚,“直到1584年,在英格兰已经出版的马基雅维利的唯一著作是《战争的艺术》”。这部作品由彼得·威特赫姆翻译,1560年在伦敦出版,1573年和1588年分别重印,哈维和托马斯·迪格斯细致地阅读并在文章中进行引用。“当时英国印刷商约翰·伍尔夫在1584—1588年在伦敦成功地重印了基本所有马基雅维利的著作,情形发生巨大改变。”

伊拉斯谟北部人文主义主要特点(莱利公民人文主义的思想来源)(15)

在1584年伍尔夫出版了《李维史论》,紧接着是《君主论》《卡斯杜乔卡斯卡尼传》和一些更早期的政治著作。之后,马基雅维利的著作才得到广泛传播和阅读。莱利在英格兰人心中具有崇高地位,也深得女王喜欢。莱利是英国的重要廷臣和著名航海家。由于当时马基雅维利没有得到大家的公认,所以当代不少学者不愿意把莱利当作马基雅维利主义者,但还是有一些学者认为莱利是马基雅维利主义者。

总结

马基雅维利和莱利都是历史学家,后者受到前者思想的影响,两者都是从历史中汲取政治经验。“学者们强调了马基雅维利对威廉·托马斯和莱利的重要影响,他们的马基雅维利主义建立在这个佛罗伦萨人是一个谨慎的历史学家的基础之上。”

伊拉斯谟北部人文主义主要特点(莱利公民人文主义的思想来源)(16)

参考文献:

[德]马克思:《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9 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 1965 年版,第 131 页。

[法]费弗尔:《16 世纪的不信教问题:拉伯雷的宗教》,赖国栋译,上海三联书店 2011 年版,第473 页。

[法]米歇尔·德·蒙田:《蒙田随笔全集》第 2 卷,马振骋译,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9 年版,第100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