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现代的谍报机构或者叫特务机关,其初始时期和巅峰时期的目标主要都是针对中国,觊觎中国之心,文化之子想侵吞母体的狼子野心不是一天二天蹴就的,其浪人,商人包括官员中日之间的来往,无一不是带有间谍任务的。

二战间谍秘闻(说谍明治维新时期)(1)

明治天皇画像

而掀起这一狂澜的,是日本属于海中岛国,本身生存空间没有发展余地,且更悲催的是,它基本上属于无资源土地。以日本当时的天皇明治发出号召,执行大陆政策开始。

1868年3月,明治天皇睦仁颁布“继承列祖列宗伟业,。。。宣布国威于四方”的《御笔信》,成为日本军国主义和日本大陆政策的思想理论基础。

大陆政策又叫大陆经略政策,是日本自明治维新后,“不甘处岛国之境”,立足于用战争手段侵略和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的对外扩张政策。早在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一开始,明治天皇就确定了用武力征服世界的方针。

二战间谍秘闻(说谍明治维新时期)(2)

所谓“大陆政策”,是指作为岛国的日本向中国和朝鲜等大陆国家进行武力扩张,梦想称霸亚洲,征服全世界的侵略总方针。作为一种侵略政策的形成,必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日本“大陆政策”形成的历史条件,则源于明治维新前后已奠定的经济、政治、军事,尤其是思想基础。所谓“海外雄飞论”是当时日本儒学家、国学家和洋学家从不同角度集中论述的对外扩张主义思想,矛头指向朝鲜和中国。因此,它并非某一思想家所提,而是多家主张的概括。其主要代表人物为本多利明、佐藤信渊和吉田松阴等。他们的主张虽具有不切当时日本实际的幻想性,但却奠定了“大陆政策”的思想基础。

二战间谍秘闻(说谍明治维新时期)(3)

早在日本丰臣秀吉时代,就开始了海外征服。至德川幕府末期已经形成了‘海外雄飞论’。到明治维新初始,日本以明治天皇的《御笔信》为思想指导基础,形成了著名的军国主义大陆经略政策。其矛头直指中国与朝鲜。在这样的环境下,日本学者首先在意识领域中制造中国敌人论,日本兴亚论,八纮一宇理论等。而接受了这样思想的日本间谍们便如蝗虫一般,涌向中国大陆。

御笔信:朕与百官诸侯相誓,意欲继承列祖伟业,不问一身艰难,亲营四方,安抚汝等亿兆,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

二战间谍秘闻(说谍明治维新时期)(4)

日本特务机关的图腾:三只猴子

正是这封御笔信,日本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全民皆谍的时代。西方有情报史专家曾经评价: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像日本。你要警惕身边每一个日本人,他们的眼睛像雷达,他们的耳朵就是留声机。你所说的每句话,写的每个字,都会事无巨细的到达东京,或者它想去的地方。

二战间谍秘闻(说谍明治维新时期)(5)

民国汇编日间谍名单其一

更有甚者,几乎在中国清末甲午战争前一直到以后,日本无论军方高级将领,还是内阁大臣、首相。无一例外都来中国从事过间谍事务。公允的说,就间谍职业而言,这些日谍真正做到了‘大象无形’。

二战间谍秘闻(说谍明治维新时期)(6)

民国汇编日间谍名录其二(这只是其中极小部分)

日本早期对华情报组织

青木机关:青木宣纯在日本侵华谍报史上,青木宣纯有“第一个中国通”之誉。清末民初在北京,他成立了第一个日本现代化专业级的特工机构,青木机关。徒弟:坂西利八郎,女婿:矶谷廉介(间谍,台儿庄大败,香港日治总督)

二战间谍秘闻(说谍明治维新时期)(7)

青木宣纯

坂西机关:坂西利八郎, 在北洋政府时期历经七代政府更迭,而他始终在幕后操纵,故被称为七代兴亡的不倒翁。中国名为“班志超”(袁世凯亲自为其取这名),誉为“首屈一指的中国通”。日俄战争时期,成为中国日本间谍的首领,建立坂西机关。徒弟: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本庄繁

二战间谍秘闻(说谍明治维新时期)(8)

坂西利八郎

玄洋社与黑龙会

明治政府成立以来,内斗就一直不断。1873年,出现征韩论,其本质就是一方主张明治政府继续变革以现代化,另一主张通过征韩来转嫁日本社会当时的矛盾。以此日本极右翼扩张思想的源头,即在此形成,而因为“征韩论”而被迫下野的西乡隆盛,也被日本极右翼势力尊为“始祖”。征韩论中,西乡隆盛,板垣退助,江藤新平,后藤象二郎,副岛种臣等下野后,或者组织军队反抗明治政府(西乡,江藤),或者组织政党主张自由民权。玄洋社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成立起来。

二战间谍秘闻(说谍明治维新时期)(9)

头山满

​1881年2月。头山满调解了由参加过反政府战争(西南战争,荻之乱)的藩士组建的“筑前共爱公众会”中的派系纠纷,将社名改为“玄洋社”,推选平冈浩太郎当了社长,并制定了三条基本准则:

1,必须敬待皇室; (尊皇)

2,必须爱重本国; (爱国)

3,必须固守人民的权利。(民权) 

如果从字面单从三条准则,玄洋社立社之初,并不是一个极右翼团体,从维护民权论,毋宁说最初的玄洋社是呼吁民权和民主的团体。

二战间谍秘闻(说谍明治维新时期)(10)

平冈浩太郎

但是由于玄洋社本身的成员和藩士固有的保守思想。玄洋社成立后不久,就迅速倒向了右翼,根据《玄洋社社史》记载,1884年玄洋社开始关注海外事务(朝鲜甲申之变。玄洋社参与了对金玉均的庇护),是为大亚细亚主义主张之始。而1888年二代社长上任之初,玄洋社“遂如弃弊屐一般抛弃了往昔的民权论”而转为主张国家主义(《玄洋社社史》第407-408))从此玄洋社成为右翼团体。有人推测这是因为1886年北洋水师定远号战舰访日引起纠纷导致(长崎事件)。从二代社长开始,玄洋社就显著的右翼化,甚至开始鼓吹军国主义和武力扩张,成为日本法西斯的鼻祖。

二战间谍秘闻(说谍明治维新时期)(11)

玄洋社右翼化后,其政治理论核心是“东西方文明冲突”,即以日本代表“东方文明”和欧美“西方文明”对抗。主要政治主张为对外的“大陆扩张”,即日本应当参与亚洲大陆事务,促进东亚的“革命”以对抗欧美的殖民,大约在80年代开始,有计划的向清国和朝鲜派出“义士”,并且在1895年开始了对孙中山辛亥革命的支持,同时也支持了朝鲜,印度,菲律宾的革命活动。对内政治主张即反对“民权”,干涉选举,砍伤撰文责备右翼集团的《读卖新闻》编辑----这一切,日后都成了日本极右翼活动基本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