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战争——即普鲁士王国与法兰西帝国之间的战争,如果站在世界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场两个帝国政权争夺欧洲大陆利益的纷争。但是如果站在普鲁士或者法兰西自身的角度看,双方在下定决心开始这场战争之前,都会以为这是有利于自己的国家利益的。

普法战争是著名的“三次王朝战争”中的最后一场,这场战争以普鲁士的胜利告终——并且是以极低的代价取得了最大化的战果。这场战争直接催生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诞生,这也标志着德意志民族的统一。在此以后直到今天,德意志国家大体上都保持了统一,并且以欧洲核心国家自居。因此,当年爆发的普法战争对于德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要探究普法战争爆发的背景与原因,首先必须了解王朝战争爆发以前,欧洲大陆的地缘战略格局到底是什么样的。

普法战争是哪两个国的战争(普法战争缘何而起)(1)

上图_ 滑铁卢战役后拿破仑

维也纳体系

叱咤风云的拿破仑在滑铁卢战败以后,反法同盟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了会议,商讨确定了以后欧洲大陆的政治格局。

这场和会最重要的结果,是几个欧洲君主国达成协议,相互扶持,确保欧洲君主国家的稳定。根据协定,这五大强国——俄国、奥地利帝国、英国、普鲁士、法兰西(此时为波旁王朝)将确保维也纳和会所确定的疆域和政府体系。

所谓疆域,也就是各国的势力范围不改动;所谓政府体系,也就是各国君主封建利益集团维持不变。任何想要在国内推动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君主或者改变现行疆域的行为都会被视为对体系的挑战,都会招致其他和会成员的强烈干涉。

粗略来说,这个体系的核心,是封建制度在欧洲日益衰朽的情况下,各国的封建君主集团的抱团取暖。

普法战争是哪两个国的战争(普法战争缘何而起)(2)

上图_ 维也纳会议前后的欧洲格局

法国又出了拿破仑

到了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拿破仑一世的侄子——路易拿破仑,通过一系列的权谋运作以及利用法兰西民族对于国家强盛的渴望,实现了由平民(甚至是阶下囚)到总统再到法兰西帝国皇帝的跃迁。

这种跃迁离不开法兰西民族主义力量的支持。在竞选总统时期,拿破仑三世主打民族主义与强国梦,他成功地利用了自己“拿破仑”的名号,将无数渴望实现法兰西再次伟大的法国民众的选票笼络到了自己的怀中。此外,因为这个来自科西嘉的家族没有任何的政治基础(除了民意),所以拿破仑三世非常善于游走在政策的中间路线当中,能够平衡法国国内各派利益集团的关系,所以法国统治阶级对他也并无不满。

普法战争是哪两个国的战争(普法战争缘何而起)(3)

上图_ 囚禁期间的路易拿破仑

而从总统走向帝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更是利用了自己拿破仑的身份与民族主义。在他摇身一变成为皇帝以后,他就必须要开始面对这个曾经的宣传目标——让法国重现拿破仑一世时的风光。他必须向着这个目标前进,必须兑现他对臣民的诺言。

而要实现法兰西帝国的重新强大,就必须考虑如何撼动、甚至瓦解维也纳体系——只要这个体系稳如泰山,任何挑战现有的政治格局的力量都会被消灭。强如拿破仑一世都被反法同盟打败,如今的法国自然不可能有着那样的实力。因此,拿破仑三世必须动用法国以外的力量,去瓦解这个体系。

普法战争是哪两个国的战争(普法战争缘何而起)(4)

上图_ 拿破仑三世(1808年4月20日-1873年1月9日),即夏尔-路易-拿破仑·波拿巴

纵横捭阖的普鲁士

普鲁士的崛起并不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忽然发生的事情,实际上从很早开始,普鲁士就一直在实现从军队到工业的现代化,这当然是另一个更为宏大的问题。但是在王朝战争当中,普鲁士最重要的手段还是外交。

在第一次王朝战争中——即普丹战争,普鲁士与奥地利帝国并肩作战,共同赢得了战争的胜利。随后普鲁士枪口调转,对准了这个盟友兼上级。

但是奥地利远比丹麦强大得多,彼时的奥地利帝国统治着中东欧广大地区,在德意志邦联中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欧洲五大强国之一,奥地利与俄罗斯被称作“欧洲的宪兵”——即维也纳体系的实际维护者。

但普鲁士在德意志邦联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实力也蒸蒸日上,奥地利反而逐渐被边缘化。在这种情况下,奥地利帝国显然不会对冒尖的普鲁士无动于衷,于是双方的矛盾逐渐凸显出来,随即诉诸于武力。

普法战争是哪两个国的战争(普法战争缘何而起)(5)

上图_ 拿破仑三世和俾斯麦

俾斯曼与拿破仑三世的算盘

此时,执掌普鲁士外交的是普鲁士三杰之一的俾斯曼。此公最著名的言论莫过于“铁与血的统一”论,他与老毛奇、威廉一世此时正共同带领着普鲁士民族走向强大、而他们的目标与欧洲其他民族一样——实现民族的统一。所以他们与拿破仑三世有着本质的区别,拿破仑三世是民族主义的利用者,而俾斯曼、老毛奇等人则是民族主义者本身,是践行者。

理论上,普鲁士的激进策略会遭遇到维也纳体系五国的强烈反击,而如果这五国真的武装干预,普鲁士无论如何是招架不住的,但是时机站在了普鲁士一侧。

普法战争是哪两个国的战争(普法战争缘何而起)(6)

普法战争是哪两个国的战争(普法战争缘何而起)(7)

​上图_ 克里米亚战争,在俄罗斯又称为东方战争,是1853年至1856年间在欧洲爆发的一场战争

第一个时机,是维也纳体系内部的裂痕。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此地对于俄国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此举招致了奥地利、英国、法国的反制,最终俄国被击败。俄国的元气大伤,不仅意味着维也纳体系的宪兵国家遭遇重创、更意味着奥地利帝国与俄国的决裂。

第二个时机,就是拿破仑三世。拿破仑三世为了实现他的法兰西民族重新伟大的策略,对于维也纳体系的瓦解当然乐见其成,因此大力支持普鲁士对于奥地利帝国的挑战。这样的情况其实已经发生过一次,拿破仑三世就是这么支持意大利民族走向统一的。

普法战争是哪两个国的战争(普法战争缘何而起)(8)

上图_ 普鲁士奥地利战争

在拿破仑三世选择支持、丹麦已经打服的情况下,普鲁士没有了后顾之忧,放心大胆地与奥地利帝国开战。与此同时,同样渴望民族统一复兴的意大利也向奥地利帝国开战。精锐勇猛的普鲁士大军最终击溃奥地利帝国。

拿破仑三世固然希望旧秩序的崩溃,但是这个秩序崩溃以后,并没有出现法兰西一家独大无人制约的情况——恰恰相反,此时借助战争完成民族统一的意大利与普鲁士都成为了欧洲强国,远比之前的奥地利帝国与俄国凶狠得多。尤其是普鲁士,在普奥战争中向世人展现了自己的实力,令西边的法国人瑟瑟发抖。

这时,拿破仑三世才知道自己的外交政策是多么的失败。

普法战争是哪两个国的战争(普法战争缘何而起)(9)

上图_ 普法战争,1870年7月19日—1871年5月10日

普法战争不可避免

普奥战争之后的普鲁士是什么样的状况呢?

在同样的水平之下,人口越多意味着国家实力越强大,这个定律几乎从未被打破,普鲁士之所以在先前被认为是一个弱小的国度,就是因为人口稀少。在战前,普鲁士为1900万人,而法国为3500万;战后普鲁士增加了七百万人,已经超过了法国的三分之二。其次,普鲁士拥有5000英里的铁路,并且还在不断扩张。发达的交通网络意味着发达的经济周转速度,在战争中也就意味着更高的运兵与物资投放效率。而且普鲁士的煤炭与钢铁产量,是法国俄国奥地利的总和,在普奥战争结束后,这一优势继续扩大。此时法国面对着一个比奥地利帝国强大得多的国家,如果不加限制,别说重现拿破仑一世的荣光,法国自己也可能深受其影响。

不知道是“有赌的成分”、还是对普法双方军事实力有着深刻的认识,俾斯曼拒绝了法兰西的补偿请求,态度十分严厉。法兰西终于发现自己为他人做了嫁衣,这颇像宋金同谋伐辽一样。面对如此的奇耻大辱,法国上下对拿破仑三世已经颇有不满,依靠民族主义上台的拿破仑三世知道,如果再不做些什么,自己的地位就会动摇。

普法战争是哪两个国的战争(普法战争缘何而起)(10)

​上图_ 普法战争

而且,法国社会的各个利益集团也深刻认识到了普鲁士的威胁,各派人士都向皇帝建议对普鲁士宣战。拿破仑三世此前曾对普鲁士武臣开玩笑道:“你们(指普鲁士大军)行动迅速、干劲十足,与你们这样的国家做邻居是十分危险的”,他也对英国外交官说过,如果普鲁士不尊重欧洲现状,法国的枪炮“会自己说话”。

因此可以说,在普法战争开始前,法国中上层对于战争的选择是一致的,他们唯一没有考虑到的,是法军与普军的实力差距,但是如果回到1866年,只要普鲁士继续走向强大,法国无论是谁执政,都会对普鲁士宣战的,因为欧洲的政治格局,就是要维持均势。

作者:左光斗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杰弗里瓦夫罗 《普法战争》

【2】弗里茨斯特恩 《俾斯曼、布莱希罗德与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3】玛丽帕米利 《德国简史》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