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2022年养老金上调的周期了。3月份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了,我们要适当提高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责任分解,6月底前有关政策就会出台,并在全年推进。有了明确的计划表,希望退休的老人们就不要着急。

养老金上涨到底是多少呢(每年的养老金上涨都是采取这三种方式)(1)

很多去年新退休的老人并不知道养老金是如何上涨的,实际上近年来每一年的养老金调整方式都差不多,都是按照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的方式来进行的。这三种方式分别体现了不同的目的,他们的优势分别在哪里呢?

第一,定额调整,是人人公平的一种体现。

退休的时候人们的养老金就高低不同。有的老人养老金只有1000多元,而有的老人养老金能领到上万元。尽管这里边有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的不同,但是养老金确实也差距悬殊。

退休前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造成的养老金差距可以理解,可是退休后已经不再缴费了。增加的钱数就不能一样了吗?

定额调整部分就是人人增价相同的钱数。比如说2021年的养老金调整方案,上海市每人每月增加70元,山东省增加65元,北京市增加50元。各地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的标准。

养老金定额调整实际上是对低收入老人的一种照顾,更有利于保障他们养老金的保值增值。比如说山东省定额调整65元,养老金1000元的老人增幅是6.5%,而养老金6500元的老人增幅只有1%。这种情况下,两者之间的养老金水平差距会明显缩小。

养老金上涨到底是多少呢(每年的养老金上涨都是采取这三种方式)(2)

第二,挂钩调整,体现了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

大多数地方的挂钩调整,主要分为按缴费年限挂钩和按养老金水平挂钩。

①按缴费年限调整。缴费年限实际上包含了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也就是人们传统意义上的工龄,这是人们支持度最高的养老金增长方式了,毕竟工龄体现了职工对国家和养老保险基金贡献的长短。

国家实际上也希望人们长时间保持养老保险缴费或者说应交尽缴,这样更有利于维持养老保险基金收入的稳定性。

按缴费年限调整,主要分为每年缴费年限增加的标准相同、缴费年限越长增加的标准越高两种方式。

养老金上涨到底是多少呢(每年的养老金上涨都是采取这三种方式)(3)

②按养老金水平调整,主要是根据上年度本人养老金的一定比例进行增加。

支持这一调整方式的人,主要理由是总体贡献。毕竟我们对于养老保险基金的贡献程度,已经体现在养老金的计算中。这一贡献不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磨灭。因此,按比例调整也是相对的公平。

像上海市2021年的养老金调整方案并没有按缴费年限调整,而实际上缴费年限在养老金计发的时候,都已经体现在养老金水平中了。按养老金比例调整,并没有忽视缴费年限的作用。

实际上,大多数地区既有按缴费年限调整,又有按养老金水平调整,对于缴费年限的作用更加突出

养老金上涨到底是多少呢(每年的养老金上涨都是采取这三种方式)(4)

第三,倾斜调整,主要是针对特殊群体的照顾。

倾斜调整本身是针对高龄老人和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的一类倾斜照顾政策。

像高龄老人,由于退休年龄较早,当时计发养老金使用的社平工资较低,仅凭每年调整的养老金,相对也会更吃亏一些。特别是高龄老人,参加工作时间较早,对于我国在一穷二白时代建设做出的贡献更大。对其倾斜照顾也是应该的。

像艰苦边远地区的退休职工,本身他们在职时就为艰苦边远地区建设作出了贡献,这也与国家的鼓励引导方针相一致,所以也会有倾斜政策。

养老金上涨到底是多少呢(每年的养老金上涨都是采取这三种方式)(5)

总体来讲,并没有绝对公平的事情。特别是像定额调整那样的绝对公平,也是忽视了缴费年限、缴费基数作用的相对不公平。因此,国家在每年养老金调整采取三种方式综合调整的模式,也是为了统筹照顾社会方方面面的需求,希望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和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