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政难治”、“川军能打”,与曾经遍布川渝的会党组织“哥老会”,即当地人所称的袍哥有关,清末民初时期川渝地区的大多数成年男人都加入了该组织。

宋元时期官方话(清末民初的那些人和事)(1)

川渝地区会党林立,除地理环境原因外,还与张献忠霸川、清政府“湖广填四川”、吴三桂屯兵,以及曾国藩大规模裁撤湘军等因素有关。

汉民族集聚地区,多以血统关系结成宗族,少数民族则常常以部落形式结盟,而四方人口汇聚之地的地方,往往容易出现以“义”为纽带的会党,川渝地区就是此种情况。

袍哥见面时,为避免误会或便于行事,往往需要“亮个腕”,我是“哥老会”的,久而久之,叫成了“哥老子”,也就是现在的“格老子”。

另外,海底捞中的“海底”二字也大有讲究,与袍哥也可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内在涵义并不像火锅店解释的那样,张勇,四川绵阳人,你想,你想吧?

具体什么关系?限于篇幅,下次再讲。

附语:

百度百科认为,“格老子”是四川方言,是典型的四川土著文化和移民文化融合创造出的一个感叹词。意思是指自己,也有无奈的时候用,笑骂人的口头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