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我国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了,说到端午节,如今我们的年轻一代都只知道什么吃粽子、划龙舟、插菖蒲、挂艾蒿,对历史文化稍微了解一些的可能还知道关于端午节的一些来历,大致与我国古代的一位诗人有关,这位诗人就是战国时期的屈原,而且端午节的来历主要就是因为屈原投了汨罗江。

屈原投江有多悲剧(屈原投江前发生的9件事)(1)

一说到屈原,很多朋友都知道屈原很委屈,很爱国,最后投江自尽,是一个令人佩服的爱国诗人,的确在战国时代,屈原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爱国诗人,其思维先进,敢作敢为,只可惜生在了一个战乱而且君主没有主见的社会,似乎蜂部落小编说的这些都太多了点,其实很多朋友可能都像蜂部落小编一样,只是知道屈原投了汨罗江,最后演变成了今天的端午节,最多就像上面的一样,知道屈原很爱国,很委屈,但是要真正的说哪里委屈,如何爱国?

可能知道的朋友就不多了,如果我们仔细去了解这个过程就知道,整个过程可以说是非常的揪心的,屈原从左徒到投河自尽,整个过程可以说是9步紧逼,知道了这9步,我们就不得不服为什么那么多年了屈原一直受人尊敬,被公认为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了,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屈原是如何从左徒一步步到达投河自尽的。

屈原投江有多悲剧(屈原投江前发生的9件事)(2)

左徒是什么职位?

说到屈原我们不得不说其职位,在历史上很多朋友可能对屈原的记忆就是能写诗歌,是浪漫主义派的奠基人,但是实际上,屈原还是一个古代的高官,其中屈原担任的两个职位,都是当时楚国特设的职位,而且这两个职位都是屈原做过的,一个是上面提到的左徒,另外一个就是三闾大夫,至于三闾大夫就没啥好说的,据《史记·屈原列传》裴骃集解中所说:

“骃案《离骚序》曰: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原(屈原)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

从这个记录来看,我们最多知道屈原就是个管家族事情的人,无非就是管的家族大一点,属于当时的皇家大事,但是始终还是一个家族的管理者,这个职位很显然与国家的存亡关系不大。

屈原投江有多悲剧(屈原投江前发生的9件事)(3)

实际上,屈原还有另外一个职位,那就是左徒,在历史上也有把左徒来代表屈原,具体左徒是一个什么职位,如今说法很多,具体职位有多高,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争议比较大,但是有一句话对左徒这个职位有了较大的权限介绍,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有这样的记录: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内和国王讨论国家大事,同时发号施令,在外接待贵宾和应对诸侯。由此可见,左徒这个职位在一个国家的地位并不小。

屈原投江有多悲剧(屈原投江前发生的9件事)(4)

9步紧逼投江自尽

屈原是投汨罗江自尽的故事几乎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屈原是如何从左徒一步步地走到投江的,很多朋友就不熟悉了,蜂部落小编大致数了一下,整个过程可以说是分为9个步骤,每一步非常的令人揪心,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一下。

首先我们先简单地介绍一下屈原投江的背景,屈原是是战国时期楚国人,而且非常的受到楚王的器重,但是后来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就是屈原从左徒走到投江的每一个步骤。

第一步:被反对

屈原的思想比较先进,对国家大事有较为新颖的提议,主张内举贤能,明修法度,在历史上被称为“美政”。看过电视的朋友都知道,朝廷内一般都是分派系的,有思想前卫的派系,自然就有思想守旧的派系,就像纪晓岚和和珅一样,而屈原当时就面临了这样的问题,以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反对了屈原的新颖提议。

屈原投江有多悲剧(屈原投江前发生的9件事)(5)

第二步:诋毁

要说被守旧派反对也还好,更为严重的是,守旧派不但反对屈原提倡的美政,还不断在楚怀王面前诋毁屈原。

第三步:被疏远

作为超级爱国者,按理说就算出现一些朝廷内斗,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按理说还不至于让屈原去跳江,但是屈原可是真的屈,在提倡美政与反对美政的这场较量中,楚怀王慢慢地疏远了屈原,在守旧派与屈原之间,很明显楚怀王作出了选择,但是,屈原还是爱着楚国。在报国无门的情况下,他的著作相继出现,什么《离骚》、《天向》等等都是非常好的诗篇。

屈原投江有多悲剧(屈原投江前发生的9件事)(6)

第四步:楚国被秦国攻打

对于历史来说,其实出现上面的情况我们就很容易地猜到,楚国的命不久矣,历史就是那么相似。公元前229年,秦国共占了楚国八座城市,并且还派了使臣请楚怀王去义和。

第五步:冒死进谏不被采纳

到了这里几乎就开启了楚国的灭亡之路,还是上面那句话,历史总是那么相似,在生死攸关的关头,总是被遗忘的人头脑是清晰的,在秦国派使臣请楚怀王去义和这件事上,屈原看出了阴谋,而且冒死进谏,告诉了楚怀王答应义和的利弊,不想楚怀王不信这个邪。

屈原投江有多悲剧(屈原投江前发生的9件事)(7)

第六步:被驱逐

对于一个爱国者来说,在国与自己的这件事上,爱国者自然是选择牺牲自己,正如上面的屈原谏言一样,都说了冒死进谏,肯定是势在必得,而这样的事情,要么成功,要么被收拾,果不其然,屈原被逐出郢都。

第七步:楚怀王死

屈原被流放,自然楚怀王就要去议和,果然如屈原所料,楚怀王到了秦国就被囚禁起来。很显然,这时候的楚怀王就要后悔了,又要恨自己那么爱听好听的,然而并没有什么用,于是抑郁成疾,3年后就死翘翘了,连楚国都没有回。

屈原投江有多悲剧(屈原投江前发生的9件事)(8)

第八步:都城被占

很明显,像楚怀王那样的君王,其后代自然也好不到哪里,这是在走向灭亡的节奏啊,果不其然,在楚顷襄王继位后不久秦军就攻打刍狗,而楚顷襄王仓荒逃跑,然后秦军占领郢都。

第九步:投江自尽

楚国发生了那么大的事情,虽然屈原在流放,但是总是会知道消息的,在接连的得知楚怀王死亡连楚国都没有回,郢都被攻破以后,终于忍不住了,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的汨罗江中。

屈原投江有多悲剧(屈原投江前发生的9件事)(9)

端午节的来历

在历史中总是有着类似的桥段,能够提出超前思想的人,总是爱着百姓,而屈原的作为楚国的左徒,自然也是深受百姓爱戴的,在屈原投江之后,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到了消息,于是纷纷奋力打捞,用粽子、鸡蛋放入放入江中喂鱼避免屈原尸体被吃,同时一些郎中也把雄黄酒倒入江中迷魂蛟龙水兽,江中渔民划船寻找,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挂菖蒲、艾蒿等等习俗形成,这才是屈原投汨罗江的真相,长见识的,下面点赞加关注,说说你的看法,祝大家端午安康!最后弱弱地问一句,为什么其他节日都说“好”,唯独端午节要说“端午安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