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汁丁豆汁丁的摊位在西花市中间靠西路北的火神庙前,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旧时风物精选集?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旧时风物精选集(长文旧时清真摘录)

旧时风物精选集

豆汁丁

豆汁丁的摊位在西花市中间靠西路北的火神庙前。

豆汁丁的摊主自然是姓丁了,是位回民,名叫丁德瑞。他的摊儿有特点,一张一丈多长一米见宽的大案子,案前码有长凳,案子上有琉璃罩两个,一个下面放各种酱菜和辣咸菜丝儿,另一个下面放有芝麻烧饼、焦圈儿等各种主食。案子上还有两个木牌,牌上刻有八个大字:“西域回回,豆汁丁记”。丁德瑞熬豆汁儿遵照的是老传统,使用大沙锅、槟郎勺、用微火熬,边熬边往豆汁锅里兑生豆汁儿。因此他熬的豆汁儿稠稀合适,不沉淀,不清汤寡水,酸中带着香甜,十分可口,越喝越想喝,极其诱人。

《哈德门外》张帆

东来顺的大棚

在东来顺吃饭的都是有钱的。但在大棚里(东来顺的楼下)接待的都是一些穷苦百姓。他们把涮肉的下脚料炖乘卤浇在面上,很便宜就买一大碗,又解馋又解饿。

东来顺的铺面

早年间,每天的中午,以金鱼胡同西口为中心,四面的自行车三轮车洋车排子车摩托车还有小汽车,都朝这里奔过来,密密麻麻地挤满了胡同西口到吉祥戏院的路。

这些人都是男人,主要是二十到四十来岁的北京爷们儿,他们下了车就往铺子里扎。那时候,东来顺有食堂式的铺面,里面有饺子馅饼还有大碗的羊汤打卤面,都是涮羊肉剩下的下脚料,成本都打进涮肉里了。可人家会经营,又卖一次,变成了馅饼饺子,还油大馅多便宜。这些吃饭的人图的就是这个:解馋又禁饿。

西苦水井与新鲜胡同口的羊肉铺

西苦水井与新鲜胡同交界处有一羊肉铺,早晨起来卖早点,一清早,由老远就能听到掌柜的用擀面杖敲击的花点,进而闻到扑鼻的烙烧饼的香味。掌柜的老婆是典型的西域人的模样。

《我的上世纪》关庚

哈记烧饼铺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位于西琉璃厂东口儿路北把角儿处的“哈记烧饼铺”卖的小吃最地道。

这是家由哈姓兄弟五人开的回民烧饼铺。与附近其他几家店铺相比,它虽然铺面不大,但生意最红火。除了卖豆浆、烧饼、油饼等外,还有一品烧饼、墩饽饽、炸荷包等小吃。当时我最爱吃墩饽饽和炸荷包。

墩饽饽个儿不大,是用发面做的,里面放入碱、白糖、桂花等揉合在一起,揪小面剂儿,摁成厚实的扁圆形,用饼铛文火烙,两面呈黄色后,再上炉烤,烤硬即可,不能有糊烙渣儿。烤熟后,点上一块方或圆形的红点儿,颜色黄白嵌红,看着好看,吃着香甜适口、松软有弹性,硬中又有点韧性,特别有嚼头儿。在反复地咀嚼之后,又感到了墩饽饽自身的发面带来的一种淡淡的麦香。风味儿独特,让我垂涎。

提起炸荷包,有的人可能会认为就是炸鸡蛋,其实不然。哈记得炸荷包别有风味儿,是用炸油饼的面,擀两块大小差不多的面片合在一起,把三个边捏死,就成了一个“口袋”,也可以说是一个荷包状。将一个鸡蛋磕开、倒在荷包中,撒上点盐,再把这个口儿捏紧。放入油锅中,掌握好火候,炸出的荷包外焦里嫩,老少咸宜。

《我们的老北京》李维基

马甸的羊行

过去马甸街沿着明清时的古道南北走向,再大街的东西两侧,羊行商号一家挨着一家。中间也夹杂几家饭铺、杂货店之类。此外,马甸还有东后街和西后街,那里主要是商民的宅地,也有少量的羊行以及辅助性商业,如果行、鸭行、勤行等。

由于马甸商业兴旺,流动人口多,马甸的服务业,尤其是餐饮业也十分兴旺。餐饮业在解放前叫“勤行”马甸勤行中尤以各类小吃享誉京北。据乡老们说,马甸地区的小吃主要有羊头肉、爆肚、凉粉、芸豆饼、面茶等。经营规模都比较小,形式以摆摊或推车流动售卖为主。

《北京市花园路地区历史与文化研究》

白魁老号的羊头肉

正对着隆福寺街蟾宫电影院的是白魁老号,那时我年纪小,只买过羊头肉。煮好的羊头堆在直径三尺的冒着泡儿的锅上面,严格来说是堆放在锅上面的铁篦子上。谁买,卖羊头的老人便麻利地从上面用小铁钩钩一只放到秤盘子里,称完分量,问:“摘不摘?”若是说“摘”,只一眨眼功夫,整个羊脸便成张纸似的平摊在大案子上了。我不止一次地用眼睛盯牢老人的手,到头来也看不明白他是怎么把羊头上的肉完整扒下来的。顾客若要切成薄片,老人还管切,最后撒上椒盐,放一小棵香菜,用黄色的草纸包好。白魁羊肉头独特的清香,至今难忘。

《北京往事》张证

三步桥清真寺街

(王东四:三步桥以北京阜成门内锦什坊街为原型)

三步桥光回回人开的烧饼铺就有三家,满家的“吊炉烧饼”当年可是远近闻名。还有卖大火烧、贴饼子的等等,百分之百的“绿色食品”,您绝对可以放心大胆地吃。梁四家开的包子铺生意一直不错,刚出屉的热包子,用白菜叶托着,回家一咬,满嘴都是香的!过去一般回回人家不讲究下饭馆――那是有头有脸的回族人物才到东来顺、两益轩、同和轩、西域楼(东来顺在旧东安市场,两益轩和同和轩都在李铁拐斜街,西域楼在粮食店。)这些大饭庄请客吃饭,这些地方都可以包办“教席”。能经常去清真寺礼拜的,大多数也是生活条件比较好的人家。成年累月为吃饱饭而奔波的穷回回,还坚持天天去礼“五个时候”(即穆斯林每天的五番拜。)的,不是没有,而是很少。

三步桥东面,是一个小空场,早上这里卖面茶、油饼和烤白薯。一过十点,除了卖烤白薯的还在,其他做小买卖的就都回去了――他们只忙一早晨。做这些小买卖的都是回回,汉族的几乎没有。更没有外地人来这儿抢生意,京城的人也没他们的位置――不像现在,做这些小生意的大多是外地人。京城里的一些老回回看着街头卖的又小又瘪的油饼,就说:“哼,瞧这‘鼠霉’!”(北京土话意思是丢人现眼,容貌猥琐。北京的回族人满族人爱用此语。)

“蚕豆丁”以前就在清真寺附近卖蚕豆,五分钱买一大捧。有时他也哟唤两声:“烂蚕豆咧~云豆饼!”,蚕豆煮得真是烂真是香;五香的云豆饼,是小孩子们最美的食品,又热乎,又香。冬天用块可以保暖的棉盖布蒙好,谁来买,一掀开棉盖布,香味扑鼻!

清真寺的北面是有两三家回回人经营的小门脸儿(即店铺),也有个小饭铺,也就是卖烧饼、火烧、烙饼、豆腐脑、杂碎汤、炸丸子之类,后来才添上了米饭炒菜。“蚕豆丁”就在饭铺边上卖,和谁都不会争生意。

路东,在清真寺的斜对面,有个清真早点铺,因为太小,也没有个字号。绍元的岳父就经常在那里卖蚕豆。到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才开始有了名,叫“利民小吃店”,在文革期间,又改为“红卫小吃店”。文革结束后,又改了回来,仍然叫“利民小吃店”,只是在前面增加了“清真”两个字,还加了块“京族”统一发的“经字杜阿”。早点铺早上卖油饼豆浆,上午卖切面馒头大饼,现在又卖豆汁和麻豆腐。路西还有个不太大的清真饭馆,有米饭炒菜,还代办红白喜事。有的回族人家出完“埋体”,就在这儿念“回头经”,有时招待亲友也到这来。现在这里也都添了酒水凉菜,老乡老们都极力反对,但饭馆经理说,没有酒水挣不着钱。比较讲究的人家,就不再这里办事了。米绍元为此也跟“乡老”们议论过多次,你说回民饭馆不准卖酒,可现在京城里的回民餐馆,有几个不卖酒的?都得随着市场经济走。大家叹息了一阵,感慨一番,有什么办法?

月盛斋

这月盛斋又称“马家老铺”,用锅锅相兑的百年陈汤烧出来的牛羊肉从乾隆年间就享誉京师,那炖肉的用料配方是密不示人的,据说当年香味飘进了宫里,连皇上闻了都得流哈喇子,因此特赐匾额以示褒奖。因为地点在清廷户部旁边,老百姓都俗称它为“户部街的烧羊肉”。

那天约摸是掌灯之前,梦璋就把客人们都带到了月盛斋的门口,发现原来这里已经挤满了食客。

眼见人越聚越多,只听老铺里有人高声叫道:“起——锅——喽!”于是天井里的窗户被一齐打开,随着一股子热腾腾的蒸汽,那沁人心脾的香味就四溢开来。然后有伙计将大块大块的羊肉下油锅煎炸,一边炸一边将浮在油锅上的沫子用勺撇出来,泼进炉灶里,立时又飘过来另外一种香气。

炸好的肉被捞起来放在案板上“啪!啪!啪!”剁成几块,听得见吱吱作响,看得清外焦里嫩,所有路过这里的人就没一个走得动道儿啦。

小孩们拍手唱:“水牛儿,水牛儿,前出犄角后出头儿。你爹你妈,给你买了烧羊肉……”大人们则端着锅捧着碗,争相购买,买不起肉的就来两勺肉汤浇在面条上,用筷子搅拌搅拌,一忒儿喽就是一大碗。

更有甚者,几位拉洋车的从怀里掏出了俩窝头,就着这满大街的香气干撮起来,末了还要深深地再闻上几鼻子,这才拉着车跑了。

窝头

老妈不但窝头蒸的好,她还能把棒子面做出多种花样,比如说“金裹银”花卷(又一个好听的名字。其实就是用少量的白面裹着棒子面做成的花卷),摇尜尜(棒子面上掺上少量的白面和好后,做成一粒一粒的约一厘米大小的小方块,放在面盆里撒上干面,像摇元宵那样摇成一个个小球,放在锅里煮熟,捞出来以后再浇上炸酱或卤汤即可),大馅团子(所谓大馅,无非是白菜萝卜之类)等。

不扯远了,还说窝头吧。老妈的窝头也有些变化,除了一般的窝头外,有时蒸点咸窝头,就是在蒸窝头时,棒子面里面放一些咸盐、葱花、浮油渣(浮油说的是我们回民把羊肉切碎后,放在锅里把油熬出来,剩下的就是油渣),咸窝头吃起来真香啊!说起甜窝头别有一番风味,把棒子面发好后,里面放上红糖,如果再加上几个大红枣,那窝头真是香甜无比,这样的窝头算是奢饰品,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次。

《牛街锁忆》陈春喜

忆南来顺小吃店

南来顺小吃店是一个宽敞的大厅,除去门儿,四周都是小吃,厅的中间摆着一排排的餐桌,餐桌旁有供着顾客坐的方凳。咱们还是从东门说起:进了东门左侧从南到北都是甜点,这里主要卖的是切糕,我从小就爱吃这里的切糕,这些切糕都放在大案板上,大约有60厘米宽,80厘米长,厚约10厘米,一层豆馅一层江米,有四五层。切糕的上面点缀着大红枣,看上去非常好看。买二两切糕,8分钱一两,二两1毛6,还得收二两粮票,那切糕别看只有二两,买切糕的师傅用一柄长刀,一刀下去就是一片儿,放在台秤上一称,然后放在盘子里,这时盘子里的切糕层次分明,再加上撒在上面的白糖,别提多诱人了。吃一口满嘴香甜,别提多好吃了。除了切糕,这里还卖各种咱老北京的甜小吃,有艾窝窝、驴打滚、蜜麻花(又叫糖耳朵)、糖火烧、墩儿饽饽、豌豆黄儿等,爱吃甜食的人,您就解馋吧!

咱们再说说里面从东至西的一长溜儿售台,这里经营的咸味儿小吃,有豆腐脑、豆浆、油饼、油条、焦圈儿、薄脆、烧饼、火烧、螺丝转儿等,这里的豆腐脑做的真叫地道,但说那卤汁就是一绝,这汁里有肉末、黄花、木耳、鸡蛋,上面漂着一层花椒油,价格是一两粮票,8分钱一碗,当服务员给您盛好白嫩的老豆腐,然后浇上卤汁,上面又撒上一小撮香菜,一碗诱人的豆腐脑就递到了您的面前,如果您喜欢吃辣味,餐桌上有辣椒油、蒜泥、醋等供您自调。您再买上两个刚出炉的烧饼,一个油饼,嘿,一顿美味早点就齐活了。

说完了从东至西,拐过来再说从北至南的售台,这里经营的主要是肉饼,牛肉大葱馅(有没有馅饼记不清了)。这儿的肉饼更是一绝,老远就能闻见肉饼的香味儿,走近不但能闻,还能听到那烙肉饼时发出那诱人的“滋滋”声。不但耳听,还能眼见,那时的大师傅就在柜台的后面,烙肉饼的过程每一个顾客都能亲眼看到。当您看到那里外冒油焦黄焦黄冒着香气的肉饼,能不想尝尝吗?

这里还卖小豆粥、江米粥,如果您中午过来用餐,来上两张肉饼,再来碗小豆粥,餐桌上还有切好的咸菜丝,嘿,您说美不美?

《牛街锁忆》陈春喜

正兴德茶庄

五六十年代,老妈喝茶都是从牛街走到菜市口,到老字号“正兴德”茶庄去买茶叶,因为那是一家清真茶庄(牛街大部分居民都到那里去买茶叶),通常只买4毛钱一两的,合起来挺香。我经常和老妈一起去买茶叶,一进茶叶铺就闻到茉莉花茶的香味,那香味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

那时卖茶叶不用塑料袋,都是用纸,手工包装,售货员可以按顾客的要求来包,比如买四两,二两一包,两包。买一斤,半斤一包,两包。当然,也有买一包的。售货员包包儿的手法真是一绝,拿包儿包得方方正正,显得特别瓷实。然后把两包撂在一起,用纸绳儿反复交叉一捆,上面还有一个提梁,顾客用手指头一勾就能提溜走。那个茶叶包当时真可谓是一种时尚,逢年过节走亲戚,到了亲朋好友家,把茶叶包往桌上一放,显得又大气又古朴。

《牛街锁忆》陈春喜

聚宝源

聚宝源坐落在牛街的中段,路东的寿刘胡同把角儿,两间门脸儿,门的上方挂着黑匾金字的招牌,上书苍劲的楷书大字,“聚宝源牛羊肉店”。进了门就是一个大柜台(木制的),柜台上还有两个白色方形的大搪瓷盘,里面是绞好的牛羊肉馅。柜台上方有一根铁管,上面有许多铁钩儿,钩上挂着剔好的牛羊肉,供顾客选购。那时的肉都很便宜,羊肉7毛1一斤,牛肉7毛一斤。老妈经常让我去买肉,给我一毛四分钱,对我说:“去,上聚宝源买二两羊肉,要肥的,今天咱们吃炸酱面。”由于去的次数多了,和售货员也就熟了,在我的印象里,那卖肉的售货员是一个小伙子,姓马,长得挺白净,长乎脸儿,对人特热情。大家都管他叫小马。我一去他就对我说:“小四,来了,买多少?要牛的要羊的?是不是又吃炸酱面呀?”我说“买二两羊的,要肥的。”“好了!”小马麻利地给我切肉,称肉,然后把肉递给我说:“拿好喽!”说到这儿,您一定会问:买二两肉为什么还要肥的?不瞒您说,我说的都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事,那时生活比较困难,买东西不是写本(副食本)就是要票,每人每月半斤油,不够吃呀!所以卖肉都买肥一点儿的,那炸出的酱才香呀!

《牛街锁忆》陈春喜

忆牛街北口的清真大食堂

这个食堂没有字号,在我的记忆中就叫“牛街清真食堂”,国营的。直到70年代的后期,改名“两益轩”。牌匾字是杨敬仁题的。

说起这大食堂深受老百姓的欢迎,一日三餐里老是那么多人。早餐,这里经营烧饼、螺丝转儿、墩儿饽饽、豆浆、豆腐脑等,都是北京人喜闻乐见的小吃,而且口味极佳。尤其是那儿的牛肉大葱馅的包子,一毛钱一个,真叫香,一口下去直冒油,里面是瓷瓷实实的肉丸,您要是来上一碗小豆粥,二两包子,一顿早点齐活。

中午,这里经营的是正餐,以米饭炒菜为主,当然也有别的,如炒饼,这的炒饼分为两种,一种素的,一种肉的,半斤一份。素的收半斤粮票2毛5分,肉的收半斤粮票3毛钱。那饼炒得不错,色香味俱佳,真好吃。那得炒菜也炒得相当地道,普遍是家常菜,有素的,有肉的。像是最便宜的素菜烧豆泡才2毛5分一个,肉菜也就是三四毛钱。那儿的烧茄子味道特别好,素的2毛8,肉的3毛6,真是地道的北京味儿。此外,那儿的锅塌羊肉、醋溜木须、葱爆羊肉,也是风味独特,有着老北京佳肴的独特风格。

到了天凉的时候,那里还有涮锅子,涮羊肉、涮百叶儿,都很不错。我还亲眼目睹那里的大师傅切羊肉片的过程,一块大案板,新鲜的羊后腿肉,大师傅左手按住羊肉,肉上还有一块白色的搌布(可能怕羊肉打滑),右手执刀。那刀有一尺多长,二寸多宽,刀头是方的,看着就快,只见大师傅用刀在肉上一蹭、一拉、一抹、一片溜薄的羊肉片儿就切下来了。那动作相当快,一会儿就切一大盘儿。您就吃去吧,保证又鲜又嫩。

《牛街锁忆》陈春喜

炸酱面

记得小时候,老妈经常给我1毛4分钱说:“去,上聚宝源买二两肉,羊的,要肥的。今儿咱们吃炸酱面。”当我把肉买回来后,老妈就开始炸酱(这酱也是从宛记小铺买的,1毛钱),先把羊肉切开,要切的碎一点儿,然后准备葱花、算片儿、姜沫儿。起油锅,锅里的油热了以后,先放入肉煸炒,肉变色儿后,再放葱、姜、蒜,煸出香味,再放上酱,最后放上盐,再加点水,用铲子不停地翻炒,这时锅里的酱咕噜咕噜地直冒泡儿,别着急,多炸一会儿,等香味儿出来了,就可以出锅了。酱炸好倒在碗里,由于肉肥,上面漂着一层油,看着就香。那时的菜码也简单,切半棵白菜丝,用开水焯一下,捞出来放盘里就行了。冬天里还可以切一个“心里美”水萝卜丝,也是不错的菜码,还可以切成块儿就面吃,嘎嘣脆响,别有风味。夏天,干脆捞上一大碗过水面(过凉水),浇上炸酱,拿上一条整黄瓜,坐在院里的小板凳上,吃着一箸子面,就一口黄瓜,那才美呢!再来上两根青蒜就更好了。吃炸酱面到点儿醋,味道更佳,别忘了!

《牛街锁忆》陈春喜

待摘:

海淀镇羊行的五香烧羊肉《海淀镇记忆》海淀镇牛羊肉老话。马纯义、马纯智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