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威王戒酒记

淳于髡生活在战国时期的齐国,他不仅机智幽默,而且能言善辩,在关键时刻很能派上用场。

有一次,楚国出兵攻打齐国,齐威王派淳于髡到赵国讨救兵。淳于髡发挥ロ才,从赵国借到了十万精兵、千辆战车。楚军立刻撤退了。

齐威王大悦,在后宫摆设了酒席,并邀请淳于髡为贵客。聊天时,他问淳于髡:“你喝多少酒会醉?”

淳于髡做了个鬼脸,说:“有时喝一斗就醉了,有时喝一石(十斗)オ会醉。”

齐威王不明白他的意思。

顾来,齐威王喜欢饮酒作乐,经常一喝就是整夜,耽误了不少国事。淳于髡想抓住这个机会,劝齐威王少喝酒。

淳于髡解释道:“喝酒的情景不同,酒量也不一样。如果是大王赐我酒喝,旁边有许多大臣严格地监督着,我喝的时候一直提心吊胆,喝一斗就醉了。如果家里宴请宾客,父母让我喝酒,但有小辈们在场,我要庄重一些,只可以喝两斗。如果我遇到了很久没见面的老朋友,聊天时可以喝五六斗。如果我在聚会上,心情很快乐,可以喝七八斗。聚会结束后的晚上,是最自由放松的时刻,大家不顾礼仪,肆意玩闹,当欢乐到达顶点时,我不知不觉能喝下一石酒。”

淳于髡接着劝说道:“所以有人说‘酒极则乱,乐极则悲’。酒喝多了会耽误事,兴奋过头了会导致悲剧,因此做事要适可而止,不要过分。

齐威王听了,明白了淳于髡的意思,立刻取消晚上的酒宴,并从此改掉了彻夜喝酒的恶习。

终于知道什么叫乐极生悲 乐极生悲(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