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将“九头鸟”和湖北人联系在一起,一提到湖北人,即便是不熟悉湖北的外省人也会说上一句“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但要说“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俗语意味着什么,就连湖北人自己也说不清,是褒扬湖北人的精明干练,还是贬低荆楚人的狡猾奸诈?

为什么湖北号称九头鸟(湖北人为什么会被称作)(1)

那么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湖北人为什么会被称作“九头鸟”?

九头鸟的由来和形象变迁

在如今的主流观点中,九头鸟起源于先秦时期楚人在《山海经·大荒北经》中关于九凤的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柜。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句曰九凤。”九凤即为九头鸟的本源。

作为湖北人祖先的楚人,有着强烈的崇凤情结,楚人始祖祝融也被认为是凤的化身,《白虎通·五行篇》记载:“其神祝融......其精为鸟,离为鸾(鸾,即五彩斑斓的凤)”,由此可见,楚人崇凤,是源自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的一种民族风尚。

为什么湖北号称九头鸟(湖北人为什么会被称作)(2)

例如,屈原的《离骚》中写到:“凤凰纷其承旗兮,高翱翔之翼翼”,《论语·微子》中,也有将孔子比作凤的描述:“凤兮凤兮,何德之哀,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也有楚庄公将自己比作鸟,立志“三年不鸣,鸣将惊人”。

但在秦汉大一统后,湖北人的身份从楚国人变成“中国人”,崇凤的文化失去了民族土壤,九头鸟与“九头凤”这样的神鸟概念相剥离,变成了“怪鸟”,“坏鸟”。

失去了神性的九头鸟,在秦汉后被人认为是不祥之鸟。例如,南梁宗懔(lǐn)《荆楚时岁记》中说到:“正月夜多鬼鸟度,家家槌牀(chuáng)打户、捩(liè)狗耳、灭灯烛以禳之。”《隋书·五行志》记载:“后齐孝昭帝即位之后,有雉飞上御座。中大同元年,又有鸟止于后园,其色赤,形似鸭,而有九头,其年帝崩。”

为什么湖北号称九头鸟(湖北人为什么会被称作)(3)

明代绘本中的九头鸟形象​

唐宋之后,不详的九头鸟最终演变成可以摄人心魄的鬼怪邪神。例如,唐代刘恂在《岭表录异》中说到:“鬼车,爱入人家摄人魂气。或云九首,曾为犬啮其一,血滴之家,则有凶咎。点血儿衣,取人小儿。”宋代周密在《齐东野语》中也说到:“身圆如箕,十脰(dòu ,脖子)环簇,其九有头,其一独无,而鲜血点滴,如世所传。每脰各生两翅,当飞时,十八翼霍霍竞进,不相为用,至有争拗折伤者。”

湖北人和九头鸟的渊源

虽然先秦时期,楚人就有崇拜“九头凤”的传统,但真正将九头鸟和湖北人联系起来,却是明代之后的事情。

最常见的说法则和张居正有关。明代神宗时期,吏治败坏,百姓怨声载道,为革除弊端,首辅张居正向皇帝推荐了九个监察御史,而这九个人都是湖北人,那些受到他们整饬的贪官污吏对他们恨之入骨,于是就骂他们“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当然也有说法是,百姓以“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来歌颂湖北官员的精明能干和刚正不阿,这也体现人们关于这句俗语在褒贬上认知差异。

为什么湖北号称九头鸟(湖北人为什么会被称作)(4)

绘本中的张居正形象

事实上,九头鸟俗语起源于张居正改革并没有留下明确的史籍记载,是一种类似于民间传说的存在,在后世被应用。而从历史文献中可以确定的,最早关于“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的记述来自于清末的笔记汇编《清稗类钞》:“时人以九头鸟能预知一切,故以之比聪俊者。后更转以讥狡猾之人,而曰‘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盖言楚人多诈故也。”

为什么湖北号称九头鸟(湖北人为什么会被称作)(5)

清末时期的武汉

由此可见,至早从清末开始,就已经有了“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的”俗语,并且带有明确的贬义,这也恰好和“奸黄陂,狡孝感,又奸又狡是汉川”的俗语相呼应。

进入民国后,在奸诈狡猾之上又增加了刁蛮好斗的成分。例如民国学者林语堂《吾国吾民》中写到:“至汉口南北,所谓中华部分,居住有狂躁咒骂而好诈之湖北居民,中国向有‘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之俗谚,盖湖北人精明强悍,颇有胡椒之辣,犹不够刺激,尚须爆之一油,然后煞瘾之概,故譬之于神秘之九头鸟。”

为什么湖北号称九头鸟(湖北人为什么会被称作)(6)

民国时期的武汉

又如蒋介石在1932年大骂湖北官员搞内斗时说到:“从前,北洋军阀把湖北省当做殖民地,任意宰割,你们湖北人连屁都不敢放一个!现在,把省政府交给你们湖北人自己管理,你们不但不好好干,反而相互攻奸,怪不得人家说‘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湖北人真是难缠的很!”

为什么湖北号称九头鸟(湖北人为什么会被称作)(7)

民国时期的武汉

林语堂和蒋介石的说法虽有些地图炮,但也从侧面说明,当时湖北人的给大家的映像并不是很好。那么,湖北人是怎么变成他们口中的“奸诈狡猾”之人的?

人地矛盾对湖北人性格的影响

元末明初,湖北在长期的战乱后十室九空,民生凋敝。为恢复生产,明政府开启了大规模的移民计划,即“江西填湖广”

随着移民和人口增殖,到清朝中期,江汉平原的人口已经暴增至1800余万。人们为了生存,开始大规模的围埦筑堤,将原来的河滩湖泊变成耕地,加剧了江汉地区的人地矛盾。而越来越高的人口密度,也使得当地居民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张,人们为了获得土地和生存空间,互相冲突的情况也越来越激烈。

为什么湖北号称九头鸟(湖北人为什么会被称作)(8)

江汉平原

而江汉平原作为长江流域洪水泛滥最频繁的地区,成为各种矛盾的最显著的地区。

频繁的洪水不仅会冲回农田,也会为人们带来新的滩涂和沃土,但因为制度和技术的限制,使得政府的土地登记完全跟不上洪水所带来的土地变更,更无法为民间的土地矛盾作出另各方信服的处理。于是,每次洪灾过后,人们都会为确定地权和湖权的归属,而陷入激烈的民间冲突,最典型的手段便是家族械斗

为什么湖北号称九头鸟(湖北人为什么会被称作)(9)

枝江市马羊洲上开垦的农田

除了械斗之外,诉讼也是当地人争夺权力的主要手段。清代以来,湖北人素有“健讼”的恶名,甚至为了赢得诉讼,不惜伪造证据,互相构陷,乾隆四十四年,湖北天门就发生了一起为争夺田地,儿子亲手杀死父亲栽赃他人的案例。

除了争夺地权湖权,为保护自己的田宅不受侵害,以邻为壑也是司空见惯之事,甚至在个别行动中,地方官也参与其中。例如咸丰十年的荆江洪水中,北岸官员在北堤危险之际,悍然向南岸开炮,阻止南岸兵丁百姓抗洪抢险,导致南岸堤坝率先溃堤,而北岸却在洪灾中得以保全。

为什么湖北号称九头鸟(湖北人为什么会被称作)(10)

荆江分洪区

明代刘基在《郁离子》中记录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一种鸟,长有一个身体和九个头,每当有食物时,八个头会相互争抢进食,互相攻击,毛血飞溅,不仅吃不到食物,九个头还因为互相争食而头破血流。刘基所描述的九头鸟莫不是身陷人地矛盾中的湖北人。

新时代背景下的九头鸟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整个湖北的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以往不好的文化习俗开始被摒弃。改革开放后,尤其是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提起九头鸟,人们由过去的揶揄和嘲讽变成了某种褒义。”

新时代背景下,九头鸟被赋予了开拓求强、意志坚定、智慧聪敏的积极意义。有的企业和产品以“九头鸟”冠名;有的报刊以“九头鸟”为专栏;有的人以“九头鸟”为名号。人们不再把九头鸟看做不详之鸟,而是接受九头鸟,将九头鸟当做新时代的吉祥之鸟,智慧之鸟。

为什么湖北号称九头鸟(湖北人为什么会被称作)(11)

某度地图中搜索“九头鸟”结果

而这种变化,在《辞海》的“九头鸟”词条中,有着鲜明体现。1936年版《辞海》中,九头鸟词条释意:“九头鸟亦名苍鸆(yú);今喻狡猾之人为九头鸟”;1978年版《辞海》中,九头鸟词条释意:“传说中的妖鸟。后也以九头鸟比喻奸诈狡猾之人”;1999年版《辞海》中,九头鸟词条释意改为:“亦名‘苍鸆’、‘鬼车’,古代传说中的不详之鸟。后演化为迷信故事”,到这时,九头鸟已经不再具备“比喻奸诈狡猾之人”的功能。

为什么湖北号称九头鸟(湖北人为什么会被称作)(12)

“九头鸟”作为湖北人躲不开,抹不掉,挥不去的形象代名词,湖北人选择坦然接受和认可“九头鸟”,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树立“九头鸟”的正面形象。于此同时,湖北人也不会回避九头鸟文化中的负面部分,正视九头鸟狡黠好斗的缺点,并以此为鉴,知耻而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传承湖北人的文化,弘扬湖北人的传统美德和人格品性。


-

参考资料:

九头鸟词义演变的过程及原因.汪远胜

九头鸟的来龙去脉及其与湖北人的瓜葛.任剑丽

从文化视角探讨九头鸟形象对湖北人形象塑造的价值.袁红,王英哲

“楚人崇凤”心理的民俗学释读,从“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说起.田莉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