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油腻了,喝一杯茶顿时觉得从嘴巴到肠胃都清爽了;如果喝茶比较多,过不了多久就会感觉饿。喝茶之后的这些感受,让不少人非常认同喝茶能够“刮油”。

喝茶是怎么消食解腻的呢?如果喝茶能“刮油”,那是不是多喝茶就能减肥了?临近清明,不少明前茶已经上市,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沈红、大连市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王兴国为你揭示喝茶之后容易饿的原理,以及怎样选购高质量的春茶。

喝茶后饿得快≠刮油

无论是喝茶之后更容易饿,还是解油腻的感觉,都是茶对胃肠起了作用。茶叶含有咖啡因、茶碱和可可碱等成分,能刺激胃酸分泌,增加胃动力。胃酸分泌增加、胃肠蠕动加快有助食物消化,使人产生消脂解腻或饿得更快的感觉。但是,消脂解腻和饥饿感都不代表喝茶能刮油或减肥,因为喝茶改变的只是消化的过程和感受,而不是消化的结果。

喝茶能促进消化,但不能消耗热量。人一日三餐吃下的能量,不论是糖类、蛋白质还是脂肪,都不会因为喝茶而被消耗掉,喝茶只是加快了消化过程。普洱茶和红茶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比绿茶更强,因此喝普洱茶更容易饿。

咖啡因不能加速代谢。有人试图用咖啡因的兴奋作用来推理茶的减肥作用:咖啡因使人兴奋,基础代谢能量消耗增加,从而能减肥。实际上咖啡因的确会使人精神头更足,运动能力增强,但它对基础代谢的影响很小。

所以茶、咖啡、含咖啡因饮料等都不足以实现减肥的目的。

茶叶要经常换着喝

绿茶、黄茶、白茶、红茶、乌龙茶、黑茶等六大茶类,由于制作工艺不同风味和成分差别很大。刘仲华院士的饮茶建议是:一天、一年、一生中,茶叶都要交替着喝。

喝春茶的最佳时间(喝茶真的能刮油)(1)

绿茶属于不发酵茶,白茶、黄茶属于轻微发酵茶,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红茶属于全发酵茶,黑茶属于后发酵茶。如果按照氧化、发酵程度由轻到重排序,依次为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红茶、黑茶,这一排序基本符合中医由凉到温的顺序。知道了这个,我们喝茶时也可以遵循由轻氧化喝到重发酵的规律。

一天之中:早上喝杯使人兴奋度高的绿茶,让人更有精神,晚上若吃得油腻,喝杯黑茶可辅助代谢,简单地说就是早绿晚黑。

一年之中:喝茶四季也有区分,春天大家应该选择喝花茶,这样有利于身体的调节,缓解春困带来的不良心境;夏天喝绿茶是最佳之选,绿茶性寒,寒可清热,也能止汗,并且还富含氨基酸、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绿茶也是提高免疫力的良药,还可以喝白茶去暑;秋天喝茶要喝青茶,也叫乌龙茶,青茶润肤益肺,生津润喉,可缓解人体干燥的生理现象,同时具有补身体的作用;冬天喝茶自然是喝刺激性较小、相对温性的红茶、黑茶暖胃,红茶具备使人体生理功能加强,提高抗病能力,还可以对内脏器官起到调节作用。

一生之中:喝茶要随着年龄增大由轻氧化到重发酵,年轻时睡眠质量较好,喝杯咖啡因含量较高的绿茶,不会影响睡眠;晚年则往往“坐着打瞌睡,躺下睡不着”,如换成微生物发酵、咖啡因含量较低的黑茶,睡眠才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当然,以上建议不是绝对的,也需要考虑个人的饮茶偏好和身体差异。

喝茶还有这些讲究

喝茶的好处很多,能改善人体的抵抗力和记忆力,但是这些都是在适量饮茶的情况下,还有些在服用药物的人最好不要喝茶,一些储藏没做好而变质的茶最好也不要喝哦。

喝茶有量。每天喝茶6-10克,可早中晚分3次冲泡,研究发现,茶的健康功效也有量效关系。虽然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饮茶对于清油解腻,增强神经兴奋以及消食利尿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并不是喝得越多越好,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饮茶。一般来说,每天1-2次,每次2-3克的饮量是比较适当的,但患有神经衰弱、失眠、甲状腺机能亢进、结核病、心脏病、胃病、肠溃疡的病人都不适合饮茶,哺乳期及怀孕妇女和婴幼儿也不宜饮茶。

空腹不饮茶。空腹饮茶会冲淡胃酸,还会抑制胃液分泌,妨碍消化,甚至会引起心悸、头痛、胃部不适、眼花、心烦等“茶醉”现象,并影响对蛋白质的吸收,还会引起胃粘膜炎。若发生“茶醉”,可以口含糖果或喝一些糖水可以缓解。

吃饭前后不饮茶。很多人外出吃饭时,服务员常常会先斟上一壶茶,这还真是个大误区呢。吃饭前后20分钟左右不宜饮茶,若饮茶,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消化,而且因为茶中含有草酸,草酸会与食物中的铁质和蛋白质发生反应,影响人体对铁和蛋白质的吸收。

不喝隔夜茶。隔夜茶虽不致癌,但也不提倡喝。一杯茶泡久了,只是没有刚开始泡时的香气和鲜爽感了,但依然可以喝,不会威胁健康。但从卫生角度考虑,隔夜茶不提倡喝。另外,头道茶也不要喝,因为头道茶其实是洗茶的水,最好倒掉。

不喝劣质茶。茶叶的保管也要十分注意,茶叶是十分容易受潮发生霉变的。有些茶叶很昂贵,爱茶的人即使知道茶叶霉变了还是不舍得扔掉。但是霉变的茶叶中有大量的有害物质,饮用后很容易致癌,并且茶泡好之后时间长了最好也不要饮用。

挑选春茶要“慧”选

一年好茶在于春,春茶口感鲜美清爽、香气馥郁怡人,而且春季生长期间鲜有病虫害,所以春茶农药使用量很少,污染就更小。“明前金,明后银,谷雨过后采茶停”,很多人为了能喝到第一口鲜,过度追求早春市场上的春茶。其实,春茶未必是越早采摘的越好。那我们应该如何挑选春茶呢?

眼看 主要看干茶的形状、色泽和匀净度。绿茶的颜色要绿,其中以翠绿色为最佳,越接近自然的原始色泽越好。如果茶叶看上去黑乎乎的,大多不新鲜。从形状来说,一般卷曲程度高的茶叶滋味更为丰富浓厚,毫毛多,针形和扁形则稍逊色,但观赏程度也许更好。干茶的匀净度则反映了茶叶原料品质的一致性,如果不均匀,说明掺杂了其他茶片、茶末或杂物。

手摸。购买散装干茶,可以用拇指、食指和中指轻捏,感觉茶叶的干燥程度。如果干爽,说明茶叶质量保持良好,反之茶叶则可能已经受潮。此外,手摸还可以感觉茶叶的重实或者轻飘程度,一般重实者内含物质丰富和充实,风味更佳。

鼻嗅。干茶也可以闻香气,可以感受茶叶的主体香气,尤其是判断是否有异味。如有油、霉、酸、烟、焦等异味,就说明茶叶在加工或贮藏过程中已被污染。

杯泡。常见绿茶的冲泡,以玻璃杯或瓷杯,加入3克茶叶,再冲入150毫升80℃-90℃的纯净水,5分钟后再品尝。尝前可以嗅闻香气,以纯正、无异味为好,香气高爽、浓郁为最优,春茶较为鲜醇可口。茶汤的颜色也可反映出茶叶的品质,以汤色清澈明亮者为佳。如果汤色红或偏红,则可能是加工不当或存放时间较长。

肠胃不好的人慎喝春茶,因为其中含有很多没有被氧化的多酚类、醛类、醇类物质,再加上春茶的咖啡因含量比较高,对肠胃刺激较大。所以买回来的春茶,最好放上半个月再喝。(编辑 李闯)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食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内容、版权和其他相关问题,请速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