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onavirus是"皇冠"与"病毒"的复合体

Coronavirus就是我们说的"冠状病毒",而新型冠状病毒则是Novel Coronavirus。英文的"coronavirus"由"corona"和"virus"构成,virus就是病毒,而corona则是源于拉丁语,汉语中还有一个好听的音译“珂罗娜”或“卡罗娜”,其英文形式是crown(皇冠)。之所称这种病毒为"冠状",就是因为病毒的包膜上有向四周伸出的突起,形似王冠。

冠状病毒倍增是什么意思(闲来较真儿冠状病毒)(1)

皇冠形状示意图

corona的原始意义就是"皇冠",该词到了英语当中又有了"日冕"的意思,"冕"也为冠义,"日冕"就是像太阳的冠一样。该词在与"病毒"结合以前还在其他领域颇受欢迎,例如英国伦敦的corona饮料公司,墨西哥著名的corona(科罗娜)啤酒,再如丰田公司的corona汽车,这款汽车翻译为汉语就是"花冠"。后些词的意义引申都是从拉丁语"皇冠"而来的,所以都没有离开"冠"。最近,墨西哥corona啤酒公司还因为冠状病毒而出来向消费者解释,以免大家混淆corona啤酒和corona病毒,因为从冠状病毒爆发以来corona啤酒的搜索次数开始飙升。

冠状病毒倍增是什么意思(闲来较真儿冠状病毒)(2)

businessinsider网站截图

最近的这次病毒之所以称之为 Novel Coronavirus,就是这次的病毒有别于以往的冠状病毒。以前的冠状病毒有哪些呢?之前我们熟知的中东呼吸综合症以及2002至2003年在我国爆发的SARS也都是冠状病毒引起的,其实SARS也是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因此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便又加上了2019,称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冠状病毒倍增是什么意思(闲来较真儿冠状病毒)(3)

新型冠状病毒3D图像

"冠"字的意义和形体考察分析

简单说了一下coronavirus的来源,下面就说说最近有争议的关于"冠"的读音问题。在说"冠"字的读音之前,我们还是按照惯例,看看"冠"的古文字形体。

冠状病毒倍增是什么意思(闲来较真儿冠状病毒)(4)

“冠”字形体与图形对比(参1)

"冠"字不见于甲骨文金文,最早见于战国文字和篆书。从形体看,"冠"由冖、元、寸构成。"冖"字为"冪"之本字。《说文》:"冖,覆也。从一下垂。"因此,"冖"之本义为覆盖,在"冠"字当中的意义就显而易见了,就是指称用一种东西往头上覆盖。最初"冠"并不是帽子而是固定发髻的一种罩子,与帽子的形状和用途有着明显区别。"冠"是头上一种用以束发的装饰性的东西,后来"冠"才发展为指称帽子。关于"冠"与"帽子"的区别可以参见小文《说"衣"谈"冠":衣最初只是指称上衣,冠初为束发之用不是帽子》。"冠"里的构字部件"元",其字义为"首"。该字的古文字形体如下:

冠状病毒倍增是什么意思(闲来较真儿冠状病毒)(5)

甲骨文金文“元”

从形体可见,"元"字形体与"人"字相近,但与"人"字不同之处在于该字突出了上部的人头,以告知该字在于表示"首"义。因此,"元"从造字法来看,当属于指事字。《说文解字》:"元,始也。从一,从兀。"许慎认为"元"的意义为"开始",由"一""兀"会意而形成。许氏之说并非"元"之本义,与甲骨文金文形体不符,当然我们只能说许氏是受当时资料所限,未能见到"元"之甲骨文金文形体。"元"字形体的发展轨迹如下:

冠状病毒倍增是什么意思(闲来较真儿冠状病毒)(6)

“元”字的发展轨迹

从发展轨迹可见,"元"字"人"上部的点和横逐渐演变为两横,所以有学者就认为"二"当作"上"解,并把此字按照会意字来分析,即人之上。这种分析看似比较有道理,其实这种分析没有兼顾"元"字形体的发展变化,而这种变化普遍存在于古文字发展的形体之中。"元"字在发展过程中多出来了一笔,这在文字学中称之为"羡符"或者"饰笔",两种称说法虽命名有别,但所指相同。"羡"和"饰"其义分别为多余和装饰,因此文字演变中多出来的一笔或者多笔常常只是起到美化或装饰的作用,对解释字的意义并无作用。古文字当中添加饰笔的并不少见,清代学者王筠应该是最先发现了这种现象,他认为:

古人造字,取其百官以治,万民以察而已。沿袭既久,取其悦目,或欲整齐,或欲茂美,变而离其衷矣。变而离其衷矣。此其理在六书之外,吾无以名之,强名曰文饰焉尔。

因此,"元"字"人"上初为人首,即圆点,后演变为一短横,再后来"人"上添加一短横作为饰笔。王筠对羡符的解释道出了先人在造字时的造字心理,我们的先人在造字之时除了达意之外还常常思考并完善文字的形体,以使得形体"悦目""整齐""茂美",可以说这是造字中的一种"完形心理"。与"元"字一样有饰笔的例字:

冠状病毒倍增是什么意思(闲来较真儿冠状病毒)(7)

饰笔古文字举例(参3)

解释了当为"首"义的"元"字,"寸"字则要见简单多了,不必过多解释。"寸",其实原来就是"手"的象形,后来在"手"的形体旁多加了一饰笔,才讹变成"寸"。林义光《文源》:"寸非法制义。从寸之字古多从又,像手持冖加元之上。"

冠状病毒倍增是什么意思(闲来较真儿冠状病毒)(8)

篆书“又”和“寸”形体对比

至此我们分析了"冠"字的各个部分,就对"冠"字的构成有了整体的认知,整个字形的构成部件"冖""元""寸"合为一体会"用手带到头上的东西"。

"冠状病毒"是ɡuàn状还是ɡuān状?

"冠"字的读音有两个,一为ɡuàn,一为ɡuān。"冠"字在读音上虽有两种,但是二者分工明确,在表示名物义时,即指称"帽子或者像帽子一样的东西"读阴平ɡuān;表示动作义,即"把帽子戴在头上或者居于第一位",读去声ɡuàn。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冠"的解释为:

冠 ɡuān ①帽子,古代指礼帽或较庄重场合戴的帽子②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③姓。

冠 ɡuàn ①﹤书﹥把帽子戴在头上(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表示已成年)②在前面加上某种名号或文字③居第一位④指冠军⑤姓。

《新华字典》是这样解释"冠"字的:

冠 ɡuān ①帽子②(—子)鸡类头上的肉瘤或高出的羽毛。

冠 ɡuàn ①把帽子戴在头上。②居第一位③在前面加上某种名号。

可见,"冠"在如下词语中读ɡuān:皇冠、桂冠、王冠、树冠、衣冠不整、鸡冠花、怒发冲冠、冠冕堂皇、冠状动脉(两条动脉,形状像王冠)、冠心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鸡冠、树冠。

较之ɡuān,ɡuàn这一读音在现代少一些,因为古代的"冠礼"在现代社会基本已经消失,"冠"这一单音节词也被"帽子"这一双音节词语所代替,不过,"冠"表示"戴帽子"的义项却在成语中保存了下来,例如 "沐猴而冠",指沐猴(猕猴)戴帽子,装成人的样子,比喻表面上装扮得像个人物,而实际并不像。当然,"沐猴而冠"中的"冠"为去声,即ɡuàn。现在,"冠"读ɡuàn主要有两种情况:居第一位和在前面加上名号,如:冠军、名冠全球、夺冠、勇冠三军、冠名、冠名权。

"冠"字这两个读音的产生,源于古人使用的一种分化词语的方法——"四声别义",即把同一个字读成不同声调以区别词义乃至词性的方法,例如"解衣衣我,推食食我",前一个"衣"和"食"均为名词,读音分别为阴平、阳平;后一个"衣"和"食"字均读去声,以表动词。类似的例子还有:

(1)王

君王(wáng) 名词 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

称王(wàng) 动词 伊尹相汤,以王于天下。(《孟子》)

(2)丧

丧事(sāng) 名词 公如齐奔丧。(《左传》)

失去、灭亡(sàng)动词 一言而丧邦,有诸?(《论语》)

(3)好

美、善(hǎo) 名词 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纣。 (《战国策》)

喜爱(hào) 动词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孟子》)

综上可知,“冠”字在不断发展变化中渐渐大致确定为名物义读ɡuān,动作义读ɡuàn,这也是我们大众媒体现在要奉行和遵循的标准。

"冠"字读音审定要遵循标准,但亦不能忽视大众力量

针对"冠"字的读音情况,《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也给出了同样的规定:


冠状病毒倍增是什么意思(闲来较真儿冠状病毒)(9)

(参4)

我们普通大众把"冠"的名物义读为去声ɡuàn可以理解,正如现在很多人把"晕(yùn)车"读为yūn车、"根茎(jīnɡ)"读为根jìnɡ一样普遍。"冠"字的混读现象自古就有,例如:"夫尧之贤,六王之冠也。 "(《韩非子·难 三》)"近观汉相,高祖开基,萧、曹为冠,孝宣中兴,丙、魏有声。"(《汉书·魏相丙吉传赞》)这里的"冠"明显为表示名物义,为"首"义,但是《康熙字典》、《辞海》等均放在去声之下。如此说来,词典以名物义和动作义来别读音还是值得商榷的。

因此,字典、词典不能无视大众对"冠"字的读音分歧,应该加以引导,起码主流媒体和文字刊物应该遵循标准。至于在大众口语中,误读为冠ɡuàn心病、冠ɡuàn状病毒会不会影响以后的读音审定,那是后话。或许以后的词典会像对待"荨麻疹"一词一样做读音上的更改变化,因为"荨(qián)麻"并不常见,普通大众只读半边就误读为了xún麻,后来字典顺势便定为了多音字。字音的审定是从众还是遵循规章,现在看来并不是一边倒的,需要从语言文字发展的角度来考虑,有规则也有让步。

*每日盯着疫情数据,很是揪心,写一篇小文分散一下注意力,欢迎指点!天佑中华,加油武汉!相信疫情很快就过去。

参考文献:

1.窦文宇/窦勇,《汉字字源》,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11月。

2.李学勤,《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年。

3.刘钊,《古文字构形学》,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第24页。

4.关于“冠”字的审音说明,1985年修订版与2016年修订版相同,也就是说至今未出现变化。


说“衣”谈“冠”:衣最初只是指称上衣,冠初为束发之用不是帽子

说“酉”及以“酉”为构形部件的“配”字的形义渊源

释“质”字,兼谈“出疆载质”中“质”字的释义问题

释初为耕作工具的“力”字及与其相关的男、劝、加、协四字

说“胡”:从文字学角度阐释男人的“胡子”为什么姓“胡”

致逐渐被淡忘的称谓语“娘”:“娘”的渊源及其与“孃”的关系

二、两、贰,一个数古人造了三个字,是不是太繁琐?溯源才知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