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在汉末三国时期,蜀汉有五虎上将,曹魏有五子良将,与此相对应的是,东吴则有江东十二虎臣。对于江东十二虎臣,也被称之为江表之虎臣,是东吴十二位将领的合称,按照《三国志》为其列传的顺序依次是: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

江东十二虎臣谁参加虎牢关之战 江东十二虎臣中(1)

江东十二虎臣为东吴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不过,因为去世时间早晚等原因,这导致他们的官职相差较大。那么,问题来了,江东十二虎臣中,谁的官职最高?谁的官职最低?

官职最低:黄盖、陈武、董袭、凌统

对于黄盖、陈武、董袭、凌统这四位武将,生前最高的官职都是偏将军。按照东汉末年的官制,偏将军的地位要在重号将军和杂号将军之下,仅仅高于裨将军,也即只能说是将领的门槛,比如公元200年,关羽被迫来到曹操麾下的时候,就被册封为偏将军。而在偏将军之后,关羽又获得了荡寇将军、前将军等更高的官职。

一、黄盖

黄盖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主公,建安十三年(208年),黄盖周瑜在赤壁抵抗曹军,通过诈降和火攻的计策,黄盖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作出了贡献。赤壁之战后,黄盖又多次平定叛乱,所以被孙权册封为偏将军、武陵太守。

江东十二虎臣谁参加虎牢关之战 江东十二虎臣中(2)

二、陈武

陈武年轻时仪表堂堂,跟随孙策征战江东,因战功封为别部司马,统率庐江精锐。孙策死后,拥立孙权为主公。陈武屡建战功,每战皆所向无前,封为偏将军。在建安二十年(215)的合肥之战,张辽突袭东吴军队,陈武奋命战死。孙权对此十分哀痛。

三、董袭

东汉末年,董袭跟随孙策平定江东。孙权在位时,鄱阳贼彭虎等人率众数万造反,董袭所向披靡,十天就平定叛乱,拜威越校尉,迁偏将军。建安十八年(213年)正月或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冬季,曹操攻濡须口,董袭跟随孙权抵御。孙权派董袭率领五艘楼船到濡须口。至夜深时,暴风狂袭,五艘楼船都要倾覆,董袭死守在船上,最终溺死。

江东十二虎臣谁参加虎牢关之战 江东十二虎臣中(3)

四、凌统

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再次攻打江夏,凌统部队为先锋,斩敌将张硕,破其水军,吴军最终得以斩黄祖,大胜而还。被孙权任为承烈都尉。建安二十年(215年),凌统参加合肥之战。此战,凌统率亲近士兵三百人冲入敌围,护卫孙权突围而出。战后,凌统被拜为偏将军。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凌统病逝。

江东十二虎臣谁参加虎牢关之战 江东十二虎臣中(4)

官职最高:丁奉

丁奉(?-271年),字承渊。庐江安丰(今河南固始)人。三国时期的吴国名将、权臣。丁奉骁勇善战,武艺超群,有勇有谋。孙权生前,丁奉的官职也是偏将军。不过,因为他的去世时间相对较晚,再加上不断立下战功,这促使丁奉最终在东吴位极人臣。

太元二年(252年)东兴之战,丁奉雪中奋短兵大破魏军。战后,丁奉因功升为灭寇将军,进爵为都乡侯。吴景帝孙休在位时,丁奉设计斩杀权臣孙綝,替孙休夺回了皇权,官拜大将军,开始掌握吴国大权。永安三年(260年),假节,领徐州牧。后从丞相濮阳兴等人拥立孙皓为帝,迁右大司马、左军师,位在三公之上。在三国时期,大司马是地位最高的武将官职。

江东十二虎臣谁参加虎牢关之战 江东十二虎臣中(5)

建衡三年(271年),丁奉去世。丁奉身经百战,资历深厚,从曹操时代交战到司马炎时代,侍奉了孙权、孙亮、孙休、孙皓四位吴国君主,见证了三国的兴衰存亡。并且,对于东吴来说,丁奉在公元271年去世,陆抗在公元274年去世,这促使其没有什么名将了。于是,西晋得以在公元280年消灭了东吴,彻底结束了三国这一历史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