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莫言的所有小说中,《酒国》是最具备现实教育意义的悲剧小说。那么,《牛》必定是最荒唐又搞笑的小说。搞笑中却又透露着无限的悲凉。

据说;善于搞笑的人往往内心孤独,一些喜剧的外表之下其实满是悲剧……

《牛》这篇小说主要讲述了几个偏僻的村子组成的“共同体”、一头牛的故事。共同体并不存在任何具备现实意义的法律观念,全由一个叫麻叔的人说了算。久而久之,村民自下而上变得麻木、自私、虚伪又丑陋。人与人之间等级森严,一头牛最终将人性的丑陋揭露得淋漓尽致……

罗汉和杜大爷是村子里除“贱民”之外,地位最低下的人物,专门负责照看村子里的三头公牛——大小鲁西和双脊,以及几头母牛。二人的身份有些类似于印度的低等种姓,一辈子被人用牛栓着,死死按在最低阶层,无法翻身。尤其是像罗汉这样不经世事、老实又喜欢胡乱掺合的少年。稍有不慎,便被麻木带人一顿毒打。杜大爷则显得老奸巨猾得多,在上面也有些关系——一个女婿在镇上当炊事员。

真正的强大不是忘记而是接受莫言(人一旦失去制约)(1)

弱者往往善于抽刀指向其他的弱者,现实中从来不缺乏杜大爷式的聪明人。

因为老奸巨猾,杜大爷经常以闺女为饵,诱骗罗汉的财物,哄骗罗汉帮自己干活给自己当孙子,最后又把闺女许配给了更有前途的木匠。因为有关系,杜大爷动不动敢于表达不满,指桑骂槐地“揭示”麻叔的不公和险恶。

杜大爷和罗汉一老一少,整日放着几头牛混日子,贫穷且愚昧。生活枯燥而乏味,一切本来风平浪静。

然而有一天,麻木突然心血来潮,要把三头公牛给阉了。麻叔阉牛的理由很简单——主要为了防止母牛再生出小牛来。

牛吃的是草,贡献的是肉和奶。大牛生小牛本来是皆大欢喜的事,但到了这里竟然变成了坏事。这就是本部小说荒唐又滑稽的原因。

真正的强大不是忘记而是接受莫言(人一旦失去制约)(2)

荒唐和滑稽之下,通常隐藏着一些不可能告人的秘密。自然而然,整起事件并不像麻叔说的那么简单。在杜大爷看来,麻叔就是想吃牛蛋子。

事实也正如杜大爷预料的那般。阉完牛后,麻叔真的要吃牛蛋子配酒,而且没有忘记同自己有点亲戚关系的罗汉,许诺要分罗汉一杯羹。麻叔这么做是不是给罗汉画饼,不得而知。但他需要一个可靠的人帮他跑腿,去请其他的重要人物来品尝这场盛宴。

消息传到了杜大爷的耳中。老奸巨猾的杜大爷急了,眼珠子一转,立马计上心头。

杜大爷先是又吵又闹,强行把罗汉留下来同自己一同照看牛。接着又套路起罗汉来,胜利地把工作交给了罗汉,自己则屁颠颠地来到麻叔家,企图分一杯羹。

真正的强大不是忘记而是接受莫言(人一旦失去制约)(3)

正所谓“山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土皇帝”麻叔自然不会卖一个小小的炊事员的面子,杜大爷最终只能闻着牛蛋子的香味在一旁流口水。

事情到了这里,突然出现了巨大的转折——三头被阉的公牛由于阉割技术不过关,全部出现了感染问题。尤其是叫双脊的那头小公牛,问题最为严重。

得知消息的麻叔表面上眉头紧锁,嘴上慷慨激昂,其实内心窃喜。周边看热闹的村民,内心的想法同麻叔差不多。长久的饥饿,让众人看到地上的双脊就两眼放光,每个人都期盼双脊早点断气,好美美吃上一顿。

麻叔身为地方上的最高长官,形式和样子必须做足,并不像村民那般直接。

在麻叔的指挥下,博大精深又包治百病的中医最终被抬了出来。村民又是让双脊“上吊”,又是给双脊喂神药蜂窝。但医病不医病,时乖命蹇的双脊还是因为福薄而嗝屁。

真正的强大不是忘记而是接受莫言(人一旦失去制约)(4)

牛死了,村民想要吃牛并没有那么简单,必须四处办证。这一办证,双脊的尸体又引来了更多的关注,继而引发了一场滑稽的牛肉争夺战。每个部门都想得到双脊,每个部门的理由都正义凛然。

最终,一个大人物站了出来,和蔼地告诫众人“死牛不能乱吃”,然后含泪带走了双脊。

不久,某部门发生了集体细菌感染事件,而且还死了一个人。死的那个人正是杜大爷做炊事员的女婿。据说:炊事员近水楼台先得月,吃得最多,导致无药可医……

咋一看,这是一出十足的喜剧。但细细一品味,其实这是一出十足的悲剧。一些人由于没有制约,最终变得虚伪又丑陋,总是打着冠冕堂皇的理由中饱私囊,胡作非为。像麻叔想吃牛蛋子,最后导致村子的财物严重受损。大人物表面一副菩萨心肠,实则自私自利。

真正的强大不是忘记而是接受莫言(人一旦失去制约)(5)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养牛的吃不到牛肉。罗汉浑浑噩噩、埋头苦干,一辈子都不知道谁在骗他,更不知道生命有何意义。没有是非观,不具备道德观。对他而言,交配繁衍才是毕生之追求。穷吃草,富吃肉,麻叔吃牛蛋蛋是理所应当的事。如果能给他画上一张饼,已经能让他感激涕零。

几个村子,知道麻叔在撒谎的人何止杜大爷。杜大爷跑去揭示,也仅仅只是因为自身遭遇了不公,而不是源于社会责任。

一个谎言,如果没有人上前去揭示,必定就是每个人都认同的真理。谎言一旦被戳破,必定需要有人来担责,地位低下的炊事员自然而然成为了首先目标。人已经死了,谁又能说不是炊事员自作主张,私自将双脊煮给众人吃的呢?谁又能说大人物把双脊要去,不是出于好心研究和掩埋呢?

莫言用一头牛将无约束下的丑陋人性揭露得淋漓尽致,带给读者诸多的反思。小说表面是喜剧,其实蕴含着诸多具备现实意义的哲理。正因为如此,这篇小说一经问世,便风靡了全世界十几个国家,翻译成了多种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