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6位部委负责人和11位省份或地级市负责人参加的“大会”上,李克强总理念念不忘提到了两家“小食店”。(11月23日新华网)

李克强总理会上提到两个“网红”——上海弄堂里的“梦花街19号馄饨店”和“阿大葱油饼店”。这两个小食店属于草根创业,口碑好,也有创新发展的意愿和社会需求,但因经营地点为居住房屋无法办理证照被先后关停。

这恰如一枚硬币的两面。硬币的一面是,类似馄饨铺和葱油饼店的“小微饮食”,以其传统且悠久的制作食料和工艺,迎合了市场需求、获得了群众口碑,让人们重新找回了“城市味道”,这些城市特色的美食小吃的确是一个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硬币的另一面是,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是,此前因为无证无照制售葱油饼、卫生状况差、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等问题,阿大葱油饼被监管部门叫停关张,也不无道理。依法取缔,以保护更大多数人的合法权益,对执法部门而言显然也是情非得已。

阿大葱油饼店被关停并引发网民的很大争议,其背后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一边是备受追捧的传统小吃,因为证照不齐差一点“永不翻身”;一面是为了保证公民基本的健康权的“铁腕执法”,这两者之间似乎陷入了“零和博弈”,是没法达到“共赢”的。这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经常面对的难题。

好在“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李克强总理就批示有关部门,要“以小窥大”,进一步考虑如何通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破除制约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就业创业的不合理束缚,以主动服务的精神激发市场活力。同时,“饿了吗”企业在与阿大签署合作协议后,经过多方寻找,最终在永嘉路的一处饭店找到临街铺位,让阿大作为小吃部在此经营,进而让其“起死回生”。

自然,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我们不能把棍子完全打在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身上。 但是,执法并不一定非得是冷冰冰的,其出发点并不是要把对方“往死里整”,其完全可以秉承“依法行政与为民服务相统一、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的理念,引入力量帮助阿大改善经营环境,取得合法手续,实现规范化的经营,让阿大能够继续他的营生,市民依旧吃到好吃的葱油饼,老上海的味道在城市留存。正如李克强总理曾强调:“小微企业生生死死是正常现象,但我们要想方设法让它们活得更长一些,让后续的创业大军能源源不断进来。”

从这个意义上讲,李克强总理心牵“阿大葱油饼”,意在“放管服”。进一步说,就是要在简政放权改革上要提高协同性、系统性,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上要转变观念、强化责任,在优化政府服务上要拓展内涵、创新方式。这就好比是一辆三轮车,只有三个轮子都做圆了,车才能跑起来。可见,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权限后,政府不能做甩手掌柜,两手一摊,啥事不管,而要以“审批”为主转向以“事中事后监管”为主,更要转向以“优化服务”为主,促进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新能力。诚如李克强总理所言,各级政府要以职能转变的“靓丽转身”,换取人民群众的更大福利。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放管服”的基本路径和方向,就是加大“放”的力度、强化“管”的能力、提升“服”的水平,就是宁可自己辛苦、少让百姓费劲。只有让“放管服”营造公平便利和优质服务的市场环境,才能引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火种”,并让它越烧越旺。(金羊网文/安子州)

葱油饼什么时候发明的(总理念念不忘阿大葱油饼)(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