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真的没有爱吗(留守儿童长大了)(1)

“所有节日里,我最讨厌的就是春节。”

认识小北5年,她本能地抵触一切“到了过年就刻意制造合家欢氛围”的东西。

“对父母没感情这事我骗不了自己。”

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小北说,大家口中的父慈母爱,其乐融融,她从来没有感受过,也不懂得什么叫爱。

她从小感受到的,只有来自父母最深的恶意:

“你就一辈子待家里,别出去给我丢人!”

“我怎么养了你这么个废物东西!”

“一分钱没挣,你有什么资格说话?”

“你怎么不去死!死了就没人拖累我了!”

……

留守儿童真的没有爱吗(留守儿童长大了)(2)

小北说,她想过几万遍去死,到最后还是不甘心。

20多年来,她一直在纠结同一个问题:

如果当初爸妈多给自己一点关爱,现在的自己会不会幸福很多?

留守儿童真的没有爱吗(留守儿童长大了)(3)

//

“都给你吃饱穿暖了,还要怎么关心? ”

//

我记得很清楚,小北24岁生日那天,几个朋友订了个蛋糕来庆祝,她却突然嚎啕大哭。

小北说她长这么大第一次吃自己的生日蛋糕,也是第一次这么多人为她庆祝生日。

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那是我第一次见小北哭,平时冷漠坚硬的外壳好像一下子碎了,她聊了一晚上自己的父母。

留守儿童真的没有爱吗(留守儿童长大了)(4)

3岁左右的时候,母亲回家一次,待了3个月左右,这是小北有记忆以来和母亲的第一次见面。

6岁的时候,父母把小北接到务工的地方,待了一个暑假,这是她有记忆以来第一次见到自己的父亲。

在之后的十几年时间里,小北最期待的节日就是春节,因为只有过年才能见父母一面,有时候甚至过年都见不到。

有一天小北给妈妈打电话说想她了,却换来一句:

“想我有什么用,我总不能现在回家吧。都十几岁的人了,怎么还不懂事?”

“可是你们平时都不怎么关心我,也不打电话。”

小北试图撒娇,妈妈却开始发火。

“真是养了个白眼狼,都给你吃饱穿暖了,还要怎么关心你?再说了打电话不要钱啊,你以为我们在外面挣钱像你在家这么闲吗?”

她说好的知道了,从此之后再也没和妈妈说过什么。

留守儿童真的没有爱吗(留守儿童长大了)(5)

小北开始拼命学习,她觉得,只要成绩好了,父母就会主动来关心自己。

高三那年的除夕夜,爸爸一边喝酒一边拉着小北问:你现在读几年级来着?

那顿饭,小北是哭着吃完的。

小孩其实是最敏感的一群人,从小感受到10分爱,长大后心里就会有20分。而从小就缺失爱和陪伴的小北,被迫学会了“懂事”,委屈也只能悄悄往心里咽

从渴望被关爱,变成“假装不需要关爱”。遇到任何事情都自己默默扛,累了也不会抱怨,被欺负了也从不会跟家人提。

留守儿童真的没有爱吗(留守儿童长大了)(6)

留守儿童长大了,换父母在家留守。小北也从那个盼望过年的人,变成了一个讨厌过年的人。

回家,变成了一件需要耐心和勇气的事情。

//

长大后,我不再需要你们了

//

90后同事CC也曾是一名留守儿童,工作后第一年春节,她凌晨抱着电话,兴奋地告诉父母自己抢到了火车票,得到的回答是:

“回来干嘛?家里很冷的,还不如多加几天班有钱赚。”

大哭一场后,她再也没有回家过过年。

CC说,这样的父母不值得。

留守儿童真的没有爱吗(留守儿童长大了)(7)

“我真的很羡慕那些跟父母很好,可以把什么都告诉父母的人,还有那些下雨天有爸妈来送伞,生病了有父母陪在身边的孩子。”

CC说,

“小时候在姥姥姥爷身边长大,父母从来没主动打电话关心问候过,我曾一度怀疑他们的电话是不是没有拨打的功能,时间长了就觉得算了吧,我自己也可以很好,一直这么过来,也就习惯了。”

现在每次她妈打电话来,让她睡前多喝牛奶,天冷了多穿点,她也只是回一个:嗯。

留守儿童真的没有爱吗(留守儿童长大了)(8)

从小被动养成“自己顾自己”的习惯,长大后,她对父母就真的没什么需求了。

网友@张扬说,小时候爸爸经常告诉他要独立,之后他就再也没有跟爸爸诉过苦,也没表达过其他感情了,爸爸也几乎没有参与他的成长。

他第一份工作辞职后出去玩,出发好几天了,爸爸打电话问他在哪里,他说在欧洲。

爸爸说:“怎么跑那么远?为什么没告诉我?”

他不自觉地回了一句:“我为什么要告诉你。”

留守儿童真的没有爱吗(留守儿童长大了)(9)

长大后的留守儿童不再需要父母“多余的关心”,做事从来不告知父母过程,只通知结果。甚至经常是一件事过了很久,父母才知道它曾经发生过。

太多事情自己都能解决,也根本没有向父母求助的意识。

“我觉得没必要。”CC云淡风轻地说。

但和小北不一样的是,CC最喜欢看的就是温情片。

每次看到电影里的爸爸妈妈摸着孩子的头,满脸慈爱地说,“别怕,天塌下来也有爸妈替你挡着”的时候,她总是会鼻头一酸。

恋爱中,CC也是极度敏感并小心翼翼,甚至潜意识里觉得自己不配被爱,一个人凭什么喜欢自己,明明爸妈都没对自己这么好过

她说有次生病了,一个男生第一时间带她去医院,前前后后奔波了一整天,毫无怨言。

但就这么无微不至的人,她想接受但又不敢,本能地怀疑,对方凭什么喜欢她。

“万一哪天他不喜欢我了呢。”

CC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去爱别人,只要不渴望爱,结果就不会太让人失望。

留守儿童真的没有爱吗(留守儿童长大了)(10)

一个人在家庭成长过程中受到的影响,真的会伴随一生。

本该无忧无虑的年纪,被留守的孩子却早已尝遍孤独的滋味,寄居在别人家,由隔代或旁系亲属抚养长大,生活得小心翼翼。

还有一些心理极度扭曲的少年犯,很多调查出来结果也是留守儿童。

//

不是不爱,只是不再表达爱

//

在过去的30年中,为了找工作,2.8亿中国人离开了自己的家乡来到繁华的城市,形成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移民潮。

全国妇联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仅在2013年,中国就已有6102.55万农村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真的没有爱吗(留守儿童长大了)(11)

90后留守儿童长大了,谁能保证90后的下一代,下下一代不再是留守儿童呢?

说实话,没有人的童年是完整的,即便不是留守儿童,也有可能缺失父母的关爱。

长大后的我们越来越能理解:

父母不是不主动参与我们的成长,只是在陪伴我们成长,和给我们更好的生活条件之间只能选一样,但事情就是这么无奈。

当我们长大后,父母渐渐开始给予关心,但我们已经觉得没有必要了。不会表达的父母,和同样不会表达的我们之间,不知道怎么沟通。

留守儿童真的没有爱吗(留守儿童长大了)(12)

很多人烦爸妈催婚,小北总觉得这件事和她无关。

“以前不关心,现在凭什么来管我。”

有一次亲戚来催婚,小北的爸爸在旁边就特别紧张:

“别问啦,我都不敢问,就这就已经不回家了。你再催她还不得离家出走啊!”

听到这句话的一瞬间小北也有点愧疚,她知道父母想关心她的同时也怕她不接受,但小北真的软不下来了。

对父母的理解中,多少还带有一丝怨念。

留守儿童真的没有爱吗(留守儿童长大了)(13)

知乎有人问:不爱父母,正常吗?

热门回答大概意思是:没有天生会爱的人,爱是相互的,也是需要争取和赢来的东西,所以不爱父母也很正常。

那么有父母不爱孩子吗?当然也有,我们不必过于美化亲情,不然那么多弃婴和虐童事件是谁干的?

留守儿童真的没有爱吗(留守儿童长大了)(14)

豆瓣有一个非常出名的小组,叫「Anti—parents父母皆祸害」,小组有10万多个成员。

打开这个小组,光浏览标题,你就会感觉到扑面而来的怨念和杀气

理性点的,像:「说说父母对你说过的最伤心的话」「谁在操纵你」、「他们将孩子当作了物而不是人」、「教你如何跟父母对峙」。

不理性的,干脆就是「我跟我爸打架了」、「我妈骂我白眼狼」或者「我决定去死了」。

豆瓣还有个不太有名的小组,叫「反父母皆祸害」,只有区区2500个成员,非常不成气候。

组里的论调基本都是「我和父母曾经吵架,如今一切安好」、「和父母对调下角色才知道」、「放下恨,是对自己的救赎」……怎么看怎么像居委会大妈卧底群。

这两个群体代表了两种对父母的不同态度:愤怒和原谅。

留守儿童真的没有爱吗(留守儿童长大了)(15)

北野武有段话是这么说的:

“我们终有一天,要学会和自己平凡不完美的父母达成和解。我们终有一天,要学会和自己、和这个世界达成和解。无论它在你看来美丽,或丑陋。”

微博网友@团子留言说,

每一次和父母的和解之后都只是换来更深的绝望和难过,为什么一定要原谅父母?断绝关系,老死不相往来也是一种办法啊。

留守儿童真的没有爱吗(留守儿童长大了)(16)

我觉得,与其说是原谅父母,不如说是放过自己。

即便无法原谅,也可以心平气和地接受,有的亲情关系就是这么平静冷淡,不是只有爱和恨两种状态。

留守儿童真的没有爱吗(留守儿童长大了)(17)

留守儿童真的没有爱吗(留守儿童长大了)(18)

主动可能会有所改变,但被动的一方就只能承受。

父母最多也只能陪子女走过半生,错过爱情可能还会有下一段,亲情错过就是错过了。

留守儿童真的没有爱吗(留守儿童长大了)(19)

即便没有得到过足够的爱,我们依然可以选择去爱别人。

不要在曾经的缺憾面前,给自己立一堵墙,真正爱你的人,你一定能够感受到。

因噎废食,是对自己的二次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