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虽是终点,但人生的意义却不会因此湮灭;死亡虽是宿命,但看待死亡的视角却可以让人们获得拯救。

——欧文·亚隆,《直视骄阳》

一、人们会用痛哭来释放自己悲伤的情绪。

这段时间,因为发生疫情,很多人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因治疗无效而离开了这个世界。昨天,在武汉汉口殡仪馆外,领取骨灰的亲属们排起了长队。这些家属都沉浸在巨大的悲伤中,在这些家庭中,很多孩子还很小,就没有了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这让他们感到非常难过。

不久前,苏州一位35岁的民警位洪明因连续加班办理口罩诈骗案件,突然晕倒在地,后抢救无效牺牲。在送别的路上,女儿抱住爸爸的遗照说:“爸爸,我们回家了。”这句话,让所有人心碎。我昨晚再次看了这个视频,眼泪忍不住掉下来。

亲人去世孩子有什么该做的(孩子的亲人去世)(1)

领骨灰的人排起了长队。

人生无常,很多人都会遭遇到生命中让人感到痛苦和悲伤的事。如:身体的疼痛、饥饿、寒冷、疾病、与亲人分离等等。在心理学中写到:痛苦是人们生理状况不适的原型反应,是基本情绪之一。悲伤则是痛苦的发展和延伸。有专家认为,这是同一种情绪的两种表现形式。

当人们感到悲伤时,通常会用哭泣来表达自己的情感。6年前,我的父亲因为一场疾病夺走了生命,全家都陷入到了悲痛中。母亲哭到把泪哭干。我的孩子那时还小,她从目睹外公整天在医院里打针、吃药、承受痛苦,到一下就离开了人世,在心理上很难接受,也哭了很久。当人们忍受不了一种痛苦时,就会用痛哭来释放自己悲伤的情绪。痛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痛苦得到缓解。

亲人去世孩子有什么该做的(孩子的亲人去世)(2)

人们会用痛哭来释放自己悲伤的情绪。

二、过度悲伤会给人带来很大的伤害。

有些事情让人们无法接受,人们很容易陷入到巨大的悲伤中去。特别是失去了亲人,对一个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孩子可能会沉默几个月都不愿说话,情绪会非常低落。突发的悲痛还可能导致家人猝死。

过度的悲痛对人的身体是十分有害的。有的孩子在失去了父亲或母亲后,会长时间处于无助和孤独的状态,会导致身体功能和神经功能被削弱和失调,使人患精神性疾病,如:抑郁症。还可能患心血管、消化疾病等等。

在《情绪心理学》中写到:当一个人失去了亲人和重要资源,这会使他们的心理产生丢失感。丢失感的意义是当孩子长期与这位亲人生活在一起时,他们之间就充予着感情。当这个亲人所扮演的角色突然消失了,就意味着角色与渗透的感情被割裂,与心理上的角色也被割裂了。这就是心理上的丢失。在这种情况下,人的身体会处于一个很危险的状态。

所以我们会看到,有的孩子在失去了亲人后,不愿说话、不想吃东西、做事情没有动力、不想去学校、上课时注意力会分散,经常忘事等等。每天心里想着都是亲人,不愿与他人交往。人们有悲伤的情绪是正常的,但是时间不能太长,否则的话会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成人在自己悲伤的同时,还要关注孩子的情绪。

亲人去世孩子有什么该做的(孩子的亲人去世)(3)

过度悲伤会给孩子的身体带来伤害。

三、如何帮助孩子走出悲伤的情绪。

当家里有亲人去世时,父母自己也是非常难过的。但是父母要注意到孩子在整个事件中的感受和心理承受能力,并帮助他们安然度过这场“情感危机”。

1.父母要把真实的感受告诉孩子。

父母在失去亲人后,自己也会哭。在孩子面前,父母不需要掩藏自己的表情和感受,要把自己真实的感受告诉孩子。年龄小的孩子,当看到妈妈突然哭的时候,会问妈妈你怎么了?如果父母不告诉孩子真实的感受,敷衍孩子说没事,孩子会感到妈妈的表情和做法是表里不一致的。孩子是能感受到父母的心情的,只是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他们以为是自己不听话让妈妈伤心了。

年龄大点的孩子,他们会理解亲人的离开会给父母带来怎样的痛苦。如果是孩子的父亲不在了,妈妈可以告诉孩子:

“爸爸离开了我们,我很想你爸爸,妈妈现在非常难过,但是过段时间,我会好起来的。”

“宝贝,谢谢你关心妈妈!妈妈想爸爸了,我想安静一会,你一个人玩一下好吗?过一段时间,我就好了。”

告诉孩子真实的心理感受,并且也让孩子知道自己过段时间会好的,这样就不会让孩子感到过于担忧,也不会乱猜测原因。在孩子需要妈妈的时候,妈妈要先照顾好自己,让自己的感觉好起来,这样才能照顾好孩子。妈妈不是超人,妈妈也有需要休息和情绪调节的时候。

所以,当孩子看到父母哭时,最好是把真实的感受告诉他们。

亲人去世孩子有什么该做的(孩子的亲人去世)(4)

父母要把真实的感受告诉孩子。

2.父母要努力从悲痛中摆脱出来,让孩子看到自己积极面对生活的一面。

如果父母一味沉溺在自己的伤痛里,而忽视了孩子的感受,那么孩子就会变得很消极自闭。因此,父母在自己感到悲伤的时候,也要努力让自己从中摆脱出来。要考虑到孩子的情绪。

1】从亲朋好友那里寻求安慰。

母亲可以从亲戚朋友那里寻找安慰。把内心的痛苦向他们诉说,以此得到他人的安慰与理解。这样可以让自己的情绪不再过于强烈。人们在诉说完后自己的不幸后,会感到心情好了很多。

以前我的母亲就是这样,我们做儿女的会经常陪她。另外,她还会给我的阿姨打电话,或和她们一起散散步、聊聊天,把自己的一些经历和生活的难处告诉她们。大家也都能理解她的心情,都会陪她聊很久,慢慢母亲的情绪才好了起来。

人们在这个社会中都会与他人建立连结,从好朋友那里可以寻找到一丝慰籍,这会让一个人感受到温暖。有时和朋友说一说,心情顿时就好了很多。

亲人去世孩子有什么该做的(孩子的亲人去世)(5)

父母要先从悲痛中摆脱出来。

2】要陪伴孩子,安慰孩子。

成人要多陪伴孩子,安慰孩子,减少孩子的痛苦。

在四川抗洪救灾时,民警李科在转移人民群众的过程中,不幸于被洪水冲走失踪,最后牺牲了。

在他的告别仪式现场,李科4岁的儿子望着静静地躺在灵柩里的爸爸,不停地大声呼喊着“爸爸、爸爸,爸爸、爸爸……”孩子的外婆一边抽泣着、一边紧紧的抱着孩子对他说:“爸爸太累了,让他好生休息一下……”在看到孩子如此悲痛的喊“爸爸”的时候,外婆告诉孩子,爸爸在睡觉。这句话,没有让孩子感到爸爸彻底离开了自己,能减少孩子的痛苦。

成人在安慰孩子时,还要倾听孩子的感受,可以问问孩子:

“你现在是感到很难过吗?”

“爸爸不在了,妈妈也感到很难过,以后家里所有人都会照顾好你的。”

“妈妈就在你的身边。”

“爸爸在另外一个世界,他会看着我们的。”

亲人去世孩子有什么该做的(孩子的亲人去世)(6)

家人安慰孩子:“爸爸累了,让他休息一下。”

3.帮助孩子表达情绪,用乐观的态度去面对。

当孩子回忆一些事情时,妈妈要耐心的倾听。并且让孩子看到自己会积极地面对未来的生活态度,给孩子安全感。孩子也能从妈妈的坚强中,学会用乐观的态度去对待任何事情。如果孩子不想说任何话,父母只需要静静地陪着他就好了。

美国心理协会出版了一本生命教育绘本,叫《永远爱你》。这本绘本能够引导孩子表达情绪、理解生命的意义。

绘本中写到:

外婆去世了,我们很伤心。外婆的身体再也不能动了。玩具不动了,可以装上新的电池。

可外婆呢?我们再也见不到外婆。再也不能跟外婆说话。

可是我们还能看外婆的照片。可以讲外婆的故事,我们还可以爱着外婆。而她也一直深深爱着我们。无论何时何地,爱是永远。

这本绘本告诉孩子,虽然我们再也看不到亲人了,但是我们还有他的照片,还可以把亲人的故事讲出来,写下来。我们对亲人的爱是永远的。

亲人去世孩子有什么该做的(孩子的亲人去世)(7)

《永远爱你》

3.鼓励孩子用写信的方式来表达对亲人的感情。

在疫情期间,孩子们都呆在家里,不能与自己的好伙伴面对面的进行交流。孩子的情绪调控能力又较差,如果长期缺乏这些同伴的支持,内心的不良情绪是很难得到释放的。

因此,妈妈可以用多种形式去缓解孩子的痛苦。比如:鼓励孩子给失去的亲人写信,在信里孩子可以说一说与亲人之间美好的往事,表达自己的想念之情,还可以说说自己的理想,进行自我安慰,帮助孩子向过去告别。

有一位6岁的孩子,在爸爸去世后给爸爸写了很多信。其中有一封信写到:“爸爸您好!爸爸我好想您呀!您在天堂那边过的好吗?我长大了,我会听妈妈的话。我和妈妈都想您。您的儿子芋涵要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好的大学。请爸爸放心。请爸爸在天堂看着我吧。此致,敬上。儿子芋涵。2018年1月11日写。”

孩子妈妈说:孩子的父亲因脑瘤离世,因孩子太小,不知道如何向孩子解释,于是就母“骗”孩子说“爸爸去了很远的地方”。孩子通过写信的方式,把自己想说的话全都写出来了,这能减少他的情绪压力。

亲人去世孩子有什么该做的(孩子的亲人去世)(8)

孩子用写信的方式来表达对爸爸的爱。

4.与孩子谈死亡教育。

很多父母因为孩子年龄小,而不愿意和孩子谈死亡教育。但是,父母要让孩子了解什么是“死亡”。要开诚布公的与孩子一起谈论死亡。

美国作家谢利.卡根写了一本书,叫《死亡哲学》。这是耶鲁大学第一公开课。在这本书中写到:正视死亡,才能真正拥抱生命。我们每个人都会死亡。这是必然的。这是死亡的普遍性。

1】孩子对死亡认知的三个阶段。

有的孩子不知道什么是死亡,他们以为死了后还会再活过来。就象动画片中的一些战士一样,有着无尽的生命能量,而不知道生命只有一次。当孩子知道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时,他们才会认真对待自己的行为。

儿童心理学家M. Nagy研究发现, 3~10 岁的孩子对死亡的认知,存在3个阶段:

第一阶段:认为死亡只是短暂的分离,死去的东西还会回来。

第二阶段:认为有些人,比如英雄、幸运的人,是不会死的。

第三阶段:认为死亡不可避免,它是生命中必然的过程。

亲人去世孩子有什么该做的(孩子的亲人去世)(9)

《死亡哲学》

2】教育孩子要珍爱生命。

我们现在看到,很多孩子稍有一点不如意就去跳楼,让父母伤心欲绝。在疫情期间,有人出门不戴口罩,有人在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到处跑,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孩子要如何去珍爱自己的生活呢?

在《情绪急救》中写到: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一些让人悲伤痛苦的事情。父母要给孩子准备一个情绪急救箱,在这个箱子里要给孩子准备个性化的“药品”,帮助孩子从不良情绪中走出来。虽然人们都会面对各种丧失、失败和悲痛,并且持续遭受其心理伤害,但是伤口的严重程度不同。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死亡,会让孩子更加珍爱生命。

亲人去世孩子有什么该做的(孩子的亲人去世)(10)

孩子要珍爱生命。

我是雨后山林静,一位正面管教家长/学校讲师、鼓励咨询师、国家高级家庭教育讲师/指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致力于家庭教育,感谢您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