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由郑州歌舞剧院创排的舞蹈《唐宫夜宴》,获得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获奖提名,并于2021年亮相河南春晚,郑州歌舞剧院《唐宫夜宴》火遍全网,引起海内外观众关注,火爆“出圈”。

唐宫夜宴体现的文化旅游精神(唐宫夜宴姐妹篇来广州了)(1)

2023年2月24、25日,《唐宫夜宴》原班小姐姐,即将化身“洛水女神”唯美来袭,携手《唐宫夜宴》姐妹篇大型舞剧《水月洛神》在广东省友谊剧院上演,再现洛水河畔之“千年绝恋”。

全剧立足于传统文化,以曹植的《洛神赋》《七步诗》和中原故事为依托,巧妙地将“诗书礼乐舞”融入剧中,诠释东方意蕴。不同于《唐宫夜宴》的热闹欢脱,《水月洛神》展现的是一种遗世独立的清冷美态。

唐宫夜宴体现的文化旅游精神(唐宫夜宴姐妹篇来广州了)(2)

舞剧《水月洛神》由郑州歌舞团倾力打造,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舞蹈理论家冯双白担任编剧,中国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编导佟睿睿执导,通过舞蹈形式为观众还原曹植笔下的神采飞扬《洛神赋》。自开演以来在国内数十个城市演出上百场,用民族古典舞蹈的韵味打动数十万观众。

《水月洛神》以魏晋时期为背景,将史实与神话融为一体,通过单人舞、团体舞、群舞等舞蹈形式,为观众展现残酷的夺嫡之战,以及曹植、曹丕与甄宓三人之间的爱恨纠葛。在舞台上通过舞者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将曹丕阴鸷多疑、曹丕率真多情、甄宓美丽坚韧等性格特征惟妙惟肖地呈现出来。情感是超越千年仍然能够打动人的密码,编剧冯双白从情感出发,将情感嵌入人物情节之中,并通过细节的刻画来展现事件,如对曹植在曹丕婚礼上痛苦彷徨心情的刻画,让观众真切地见证这场千年前的爱恋。

唐宫夜宴体现的文化旅游精神(唐宫夜宴姐妹篇来广州了)(3)

整场舞剧大致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曹植奔赴战场,权力的长剑将曹植曹丕分为殊途。在袁绍府中,曹植被甄宓琴声打动,甄宓却被曹丕抢走,曹植手持古琴怅然若失。第二部分讲述曹丕甄宓大婚,曹植与甄宓月下相会,交付长琴。在权力的斗争中,曹植面对流言四起,以《七步诗》明志,依旧惨遭放逐。甄宓在冷宫中结束生命。舞剧尾声,甄宓化作洛神,梦中曹植带着对甄宓的思念走向洛神。

多媒体音影将舞台营造成为一个亦真亦幻的世界,配合古典舞的柔与美,打造出唯美的东方美学意境。多处舞蹈采用水袖舞形式,将曹植赋中“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的轻逸灵动呈现在舞台之上。

编导佟睿睿说:“中国古典舞的创作一定要基于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融合传统文化精髓,以创新的表达方式为载体,才能唤起人们内心深处对传统文化的共鸣,激发文化自信。”这部舞剧是对《洛神赋》的一次新的诠释,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唐宫夜宴体现的文化旅游精神(唐宫夜宴姐妹篇来广州了)(4)

舞台上,曹植反映的是魏晋文士所追求的风骨,以及在乱世之中求而不得无奈。理想使痛苦光辉,在动荡的年代,求而不得理想和觉醒的自知,让曹植陷入深沉的痛苦。舞剧尾声,一段优美的双人舞使这段不为世俗相容的情感得到了宣泄与升华,曹植带着对甄宓的无限思念,在梦中走向洛神。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水月洛神》借助古典诗赋的意蕴、古典舞的柔美将《洛神赋》搬上舞台,为观众再现洛水河畔跨越千年的凄美之恋。

南都记者朱蓉婷 实习生朱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