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俗家名叫鲁达,《水浒传》第三回,梁山好汉中第五个出场的人物,时任经略府提辖,天孤星,位列天罡星第13位。鲁达是作为出家人来写的,他的绰号和别人不一样,其他人一般都是自带绰号,在出场时就要作一个介绍,如宋江、吴用等,有些人未出场,绰号已经做了介绍,如卢俊义,戴宗等。只有鲁智深、武松和其他人不一样,一开始他们是没有绰号的,特别是武松,基本上是在他的回目介绍差不多了,才在第三十一回由张青夫妻叫出

武松辞了出门,插起双袖,摇摆着便行。张青夫妻看了,喝采道:“果然好个行者!”

其实,这还真不好说是绰号,行者在这里应该是佛教里面的一种用语或者称呼。还有我们非常熟悉的《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也叫孙行者,武行者就像张老师、李师傅一样的称谓,怎么能叫做绰号呢?如果真的认为“行者”是武松的绰号,就是说明武松实质不是一个行者,是一个假僧人,应该说当时武松确实是为了逃避官府抓捕而假冒僧人出家的。

花和尚鲁智深人物介绍(解锁花和尚的密码)(1)

鲁智深,外号花和尚,为什么叫花和尚?鲁智深在第十七回自己向杨志是这么说的,

“洒家不是别人,俺是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帐前军官鲁提辖的便是。为因三拳打死了镇关西,却去五台山净发为僧。人见洒家背上有花绣,都叫俺做花和尚鲁智深。”

多少年来对于花和尚的解释颇多,鲁智深自己介绍的是一种,这种解释有点勉强,《水浒传》中有花绣的还有其他人,如史进、燕青等,他们也没有叫做花什么,如果是因为有花绣,在其做提辖时,就应该有一个绰号;还有人解释为:和尚头上戴花的;还有解释和尚好色的;还有解释和尚不守清规戒律的等等。为什么作者把鲁智深叫做花和尚呢?让我们一同走进《水浒传》,一探其中的奥秘。

其实做一名正式的、循规蹈矩的和尚也不容易,程序和仪轨也很复杂,要求也很高;做一名像鲁智深一样,看上去是花和尚,实际上有慈悲心,最后能悟透人生的更是不易。鲁智深虽然因为杀人出家,但从某种意义上讲,他是一个正式的、在编的僧人,是经过有地位的人介绍,有名的僧人为其剃度出家的,有法号。我们先看看鲁达是如何出家的?鲁智深因为三拳打死了镇关西,官府追拿得急。恰巧遇到被救的金翠莲父女,其时包养金翠莲的赵员外提出,

“离此间三十余里有座山,唤做五台山。山上有一个文殊院,原是文殊菩萨道场。寺里有五七百僧人,为头智真长老,是我弟兄。我祖上曾舍钱在寺里,是本寺的施主檀越。我曾许下剃度一僧在寺里,已买下一道五花度牒在此,只不曾有个心腹之人了这条愿心。如是提辖肯时,一应费用都是赵某备办。委实肯落发做和尚么?”鲁达寻思:“如今便要去时,那里投奔人?不如就了这条路罢。”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一直以来五台山都是一座著名的佛教道场,里面僧人很多,但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进去的。但是赵员外与五台山长老关系特殊,可以推荐鲁达到五台山出家。同时从对话中可以看出,鲁达当时也不是心甘情愿出家做和尚的,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其目的和动机都不是纯真的,更不是自愿行为。所以按照鲁达的性格也不可能一开始就对佛教有所了解,更不可能一去就按照佛教的清规戒律办事。鲁达一到五台山就闹了别人认为的很多笑话,其实这却是鲁达当时心情的真实写照。作为一个军官,鲁达在当时当地有地位,受人尊敬,也是响当当的人物,袋中也不缺钱财。虽然军队也有约束,在生活方面还是接近常人的,无拘无束。出家做和尚,特别是做一个守规矩的和尚,并从一名新和尚开始,对他来讲难度还是很大的;再加上他的长相和长期在部队生活,生性豪爽,大大咧咧,当时的心情也不爽,必然难以融入新的群体,受到排挤,也会对其他僧人产生影响,注定他难以像其他人一样规规矩矩的修行,

长老邀员外向客席而做,鲁达便去下首坐在禅椅上。员外叫鲁达附耳低言:“你来这里出家,如何便对长老坐地?”鲁达道:“洒家不省得。”起身立在员外肩下。

这是鲁达出家时的第一个笑话,好像很不懂礼貌。其实不然,在鲁达当时想,我和赵员外称兄道弟,赵员外和老和尚是弟兄,既然你都坐下了,我有什么不可以做,而且我是坐在下手,再想想,我以前还是一个军官,更不要说,对赵员外的外室还有恩。也可看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寺庙也不能免俗。

再看看当时五台山除智真长老以外的僧人对鲁达的反应,

只见首座与众僧自去商议道:“这个人不似出家的模样,一双眼恰似贼一般。”众僧道:“知客,你去邀请客人坐地,我们与长老计较。”首座、众僧禀长老说道:“却才这个要出家的人,形容丑恶,貌相凶顽,不可剃度他,恐久后累及山门。”

花和尚鲁智深人物介绍(解锁花和尚的密码)(2)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鲁达的相貌和性情是不被众僧人看好的。只有智真长老力排众议,坚持收留鲁达,智真长老收留鲁达,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赵员外的面子是要给的,而且当时赵员外祖上捐献时名额已经买好了,人家现在来兑现,不收不行。寺庙也要讲究关系,也需要十方供养,如果没有像赵员外这样的群体供养,寺庙是难以生存下去的。如果没有这层关系,鲁达这样的人是很难被五台山收留的。现在内部有人反对收留鲁智深,智真长老进退两难,好在智真老和尚很有智慧,方法也多,在众人的反对声中,他通过教内的方法说服僧众,

长老道:“他是赵员外檀越的兄弟,如何别得他的面皮。你等众人且休疑心,待我看一看。”焚起一炷信香,长老上禅椅盘膝而坐,口诵咒语,入定去了。一炷香过,却好回来,对众僧说道:“只顾剃度他。此人上应天星,心地刚直。虽然时下凶顽,命中驳杂,久后却得清净,正果非凡,汝等皆不及他。可记吾言,勿得推阻。”

其实,智真长老所谓的入定去了,虽然写的很是玄妙,实际上是长老经过一番思考,感觉鲁达其人,看似粗鲁,实有佛性,有慧根,就是说他有着慈悲心怀。慈悲在佛教中为基本教义之一,也是四无量心的基础。大乘佛教中,佛、菩萨以追求慈悲及智慧为最高目标。智真长老看到,鲁达虽然杀人,但其目的不是为自己,不是为了复仇、斗狠,而是为了帮助弱小出火炕,具有慈悲的本心

其他僧人也很有一套,看到长老执意要收鲁达,听到了长老的话外之音,感到也不能过分得罪赵员外,只好给自己找到了下台的梯子,但是骨子里,很不情愿收留鲁达,众人的反对也为把鲁达及早从五台山赶走留下了伏笔。鲁智深干什么事他们都不是从关心的角度,亦或普度众生或者慈悲的心怀去帮助鲁智深,而是看笑话,找茬子。所以老和尚确实和这些僧人不一样,不是以貌取人,看到鲁达的慈悲,看到鲁达的佛性,老和尚深知这些僧人虽然在庙里修行,但是身在庙宇,心在社会,貌似正统,实是尘缘未了;而鲁智深却是身在社会,心中有大众,看上去是非主流、非典型的修行者,但却有慈悲,有喜舍,慈悲是佛教的根本,即所谓的有佛性,所以老和尚说:汝等皆不及他。

此地汝等皆不及他,从智真老和尚而言,主要是指五台山的僧人,但从整个《水浒传》来看,何止五台山,其他僧人表现如何呢?能及鲁智深吗?

我们先看看五台山的僧人,其实《水浒传》对五台山的僧人描写不多,一是第四回鲁达在五台山出家,二是第九十回鲁智深在破辽国后,到五台山参礼本师(智真长老)。按照道理五台山的僧人跟着高僧修行应该道行很深,最起码高于一般寺庙的僧人,但是在处理鲁智深的问题上,让人也是不敢恭维,一是简单的说教,二是告状,三是躲避,四是对打,打不过,再去告状,总之没有人和鲁智深交心,做朋友,没有很好的按照佛教教义办事,

寺内众僧得鲁智深去了,无一个不欢喜。

而等鲁智深和宋江破辽得胜再回五台山又是一番景象。

宋江与众将,只带一千人马,同鲁智深来到五台山下。步行上山。转到山门外,只听寺内撞钟击鼓,众僧出来迎接,向前与宋江、鲁智深等施了礼。数内有认的鲁智深的多,又见齐齐整整百余个头领跟着宋江,尽皆惊羡不已。

前后对比差别太大,以前是把鲁智深赶了走开心,现在是钟鼓齐鸣欢迎回家兴奋,惊羡不已。这些僧人尘缘未了,靠他们度化别人还真不容易。还有大相国寺的僧人和五台山的僧人区别不大,但在处理鲁智深的问题上,技高一筹。鲁智深拿着智真长老的信去投奔智清长老,完全没有感到自己的问题所在,还懵懂的认为到大相国寺可以弄个一官半职玩玩,因为当时智真长老就是这么和他交代的

我有一个师弟,见在东京大相国寺住持,唤做智清禅师。我与你这封书去投他那里,讨个职事僧做。

鲁智深千辛万苦到了大相国寺,结果如何呢?

智清长老唤集两班许多职事僧人,尽到方丈,乃言:“你看我师兄智真禅师好没分晓!你那里安他不的,却推来与我。待要不收留他,师兄如此万千嘱付,不可推故。待要着他在这里,倘或乱了清规,如何使得。”知客道:“便是弟子们看那僧人,全不似出家人模样。本寺如何安着得他?”都寺便道:“弟子寻思起来,只有酸枣门外退居廨宇后那片菜园,何不教智深去那里住持,倒敢管的下。”

智深便道:“本师真长老着小僧投大刹讨个职事僧做,却不教俺做个都寺、监寺,如何教洒家去管菜园?”

花和尚鲁智深人物介绍(解锁花和尚的密码)(3)

至此鲁智深全然不知,还想弄个职事僧做做,也就是在庙里弄个领导干干。大相国寺的首座业务知识娴熟,也会忽悠,把寺庙里面晋升的程序一讲,居然把鲁智深说通了,

智深道:“既然如此,也有出身时,洒家明日便去。”

我估计鲁智深想,这个首座说得有道理,我在军中不也是如此吗?庙里也是社会呀,没有一点功绩怎能晋升。此时鲁智深很愉快的接受了,还迫不及待的表示第二天就去,估计是想干出点成绩,以便早日晋升。这样大相国寺和尚心上的一块石头落地了,智清长老既对师兄有了交代,又对寺庙里面的和尚有了说法,还帮助庙里解决了多年的难题,真是一举多得。

不光五台山、大相国寺,其他地方的僧人皆不及鲁智深。书中介绍的其他僧人特别是那些有姓氏的和无名无姓的僧人也不及鲁智深。

我们知道佛教大约是在东晋时期传入中国,后来逐渐本土化。起初和尚并没有改姓,更没有实现姓氏的统一,后来所有和尚都姓“释”,是因为“道安禅师”。释道安发现很多出家人都不姓释,而是在用自己本来的姓氏,便提出让所有出家人改姓,但一开始这种说法并不被大家所信服,自然也就不赞同他。后来他拿出一本叫《增一阿含经》的经书,里面说在印度,四个姓氏出家后都要姓释,说服了那些出家人。这就是和尚为什么都要改姓,和尚一旦出家便都要改姓为“释”,是因为佛教的佛祖被尊称为释迦牟尼,一开始汉传佛教僧人姓“释迦”,后来姓“释”,这也是佛教中国化的一种体现,一种简化。现在的僧人在法名前加上“释”字,通常运用起来也不加“释”字,而是直呼其名。再加上和尚讲究的是遁入空门,放下一切七情六欲,自然也包括姓氏,所以要改姓释。释姓是一般为华人地区出家人统一使用之姓氏。《百家姓》当中未收录。

读者可能也注意到了,在《水浒传》中有的僧人有姓,有的僧人没有姓,没有姓的基本上是作者认为的“得道高僧”,如智真、智清、大惠、大圆等,除此之外,有名的和尚,作者基本上都保留了他们的姓氏,为什么呢?僧人用不用姓氏,在《水浒传》还是有一定的讲究,那些修行不够的僧人基本上都保留了俗家的姓,如崔道成、邓龙、裴如海等等。我们再看看《水浒传》中其他有名有姓的僧人也不能和鲁智深比,如报恩寺中的裴如海,虽在庙修行,却心不在佛,动了很多歪脑子,想方设法和潘巧云勾搭成奸,犯了色戒,最后送了卿卿性命;报恩寺中其他的和尚到人家做经忏佛事,看到事主家妇女漂亮,连正常的功课都不能好好做,胡道人为了一己利益,居然为裴如海勾搭潘巧云站岗放哨,助纣为虐;再看看瓦罐寺的崔道成霸占妇女,喝酒吃肉,毁坏寺庙,赶杀僧人,无恶不作,犯了杀戒、色戒、酒戒;还有邓龙,曹正介绍说,

离不远却是青州地面,有座山唤做二龙山,山上有座寺,唤做宝珠寺。如今寺里住持还了俗,养了头发,余者和尚,都随顺了。说道他聚集的四五百人,打家劫舍。为头那人,唤做金眼虎邓龙。

还有瓦罐寺中的老和尚,修行了多年,遇到生死,也会犯戒说谎,忘记了佛祖看到一只饿虎带着几只小虎,毫不犹豫舍身饲虎的榜样,

老和尚道:“我们三日不曾有饭落肚,那里讨饭与你吃。”智深正问间,猛闻得一阵香来。智深揭起看时,煮着一锅栗米粥。智深骂道:“你这几个老和尚没道理!只说三日没饭吃,如今见煮一锅粥。出家人何故说谎?”智深却把手来捧那粥吃,才吃几口,那老和尚道:“我等端的三日没饭吃。却才去村里抄化得这些粟米,胡乱熬些粥吃,你又吃我们的。”智深吃五七口,听得了这话,便撇了不吃。

花和尚鲁智深人物介绍(解锁花和尚的密码)(4)

这一段,看似啰嗦,实是鲜明的对比,这些老和尚,修行多年,遇到生死,也不顾教规说起谎来;再看看鲁智深,看似毫不讲理,但听老和尚说了他们真的三日没有的吃,便信了他们的话,撇了不吃,宁愿饿着肚皮去斗恶僧,细细研读,看出鲁智深的本性。也可看出鲁智深逐步适应出家人的生活,既不叫老和尚为秃驴了,也知道出家人不能说谎了。

从上可以看出,施老先生着重说明出家人不是一出家就了事,出家就是一种形式,还要听其言,观其行,不仅人要出家,还要心也出家。鲁智深和他们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要了解鲁智深为什么是花和尚,为什么又智深,就要了解宋朝的佛教状况和施耐庵生活年代的背景。宋朝由于宋太祖赵匡胤对佛教采取扶植、利用的态度,总体来讲佛教在宋朝得到了一定发展,佛教从唐朝以前的贵族式的经院佛学开始深入社会生活,自上而下地走向民间,出现了佛教的世俗化、平民化的趋势。佛教的教义、修行方式也更趋于简易和平民化,宋代佛教大体上可分为两大主要派别,即律宗和禅宗。所谓『东西分祖,南北异宗,以摄戒名律,以见理名禅』。禅宗素以“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而著称,禅宗高举不立文字的真意是说,法门的真髓不能以言语文字来表明,但可以用文显理,即所谓“籍教悟宗”。初期的禅宗,讲究的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它的方法就是“体悟”,“参究”不需要喋喋不休的议论,更不需要连篇累牍的著述。所谓“道由心悟,岂在坐也”。它着重于参悟,而不在坐。施耐庵出生和生活在元末明初,离南宋时间不长,居住在长江南北,而南方信奉禅宗的人更多一些,南宋还出现了有名的济公和尚等。这样就能理解《水浒传》中为什么会有鲁智深的和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