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严京平

《水调歌头~遮浪岛读海》

作者:亚铁于汕尾

放眼阅沧海,立岸悟涛声。心逐白浪飞扬,一啸注豪情。越过纷繁世界,穿透尘嚣苍野,俗气洗分明。吟唱逗鲸悦,洒酒戏龙鸣。

书生气,当傲骨,只轻名。何言闪失,雄心不朽苦中争。长愿此心炽热,此志凌云赤碧,驾鹤宇中行。取海作诗稿,借浪化精灵。

这六首词写尽一个人一生各种滋味(这是一首让人眼前一亮的好词)(1)

这是一首白浪情诗词群里让人眼前一亮的好词。这首词读来荡气回肠!有一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底气;有一种志高存远,淡泊名利的节操;有一种洒脱豪放,愉悦身心的情致。

开篇“放眼阅沧海,立岸悟涛声”交代了写作地点是在海边,作者家居汕尾正是在大海边上。眼望着辽阔的大海,聆听着滚滚的涛声。动词“阅”和“悟”很重要,是读懂了和醒悟了的意思。

“心逐白浪飞扬,一啸注豪情”此句引申到在大海的波澜壮阔中,心系白浪,情在白浪,心跟着白浪飞,情随着白浪唱。“一啸注豪情”,是把大海的豪情注入了白浪群,“啸”和“注”均是动词,一起用是那么雄魄有看头,这也为下续的陈述做好了铺垫。

“越过纷繁世界,穿透尘嚣苍野,俗气洗分明”。这里连续用了三个动词:“越过”、“穿透”、“洗”,依次递进了白浪情的节操,“越过纷繁”、“穿透尘嚣”,我们洁身自好,一身正气,不为世俗所遮掩。之后一个“洗”字就统统把俗气拒之门外,清风正气立于群内,这“洗分明”就是高洁的象征。

这六首词写尽一个人一生各种滋味(这是一首让人眼前一亮的好词)(2)

也许前面似乎调门儿太紧,接着作者转为慢板,用潇洒的语调,表述了白浪群里吟诗逗唱,把酒问盏的轻松气氛,“吟唱逗鲸悦,洒酒戏龙鸣”。作者大胆使用“鲸 悦”、“龙 鸣”两组大型深海动物加动词,再用“逗”和“戏”两个玩耍的动词把它们引出来,更使得词语鲜活松快。

下阕“书生气,当傲骨,只轻名”讲了做人的要义,自有纯净的书生气,但有自持的纯洁之骨,更有淡泊名利的定力。此句是人的价值取向也是人品的描画,使后面的词句有了依据。 “何言闪失,雄心不朽苦中争”这样做人是会失去一些东西,可雄心已定不惧在困苦中力争斗争……

接着讲“长愿此心炽热,此志凌云赤碧,驾鹤宇中行”。此心炽热,此志赤碧的形容让我们看到了作者的心是滚烫的,志是赤诚的。有了前面“当傲骨”、“苦中争”的铺垫和现在的赤心壮志,就能坚定地放飞如驾鹤得道,在宇宙中自由翱翔。有了目标,有了意志,所以人是轻松的自由的无累的飘仙的…

最后的结句“取海作诗稿,借浪化精灵”。结句呼应到开篇“放眼阅沧海,立岸悟涛声”非常完美。 啊,最后用“取海”场面宏大广阔无边,用“借浪”又收回到小小的浪花,一大一小,海和浪花,收放自如。 最后三个字“化精灵”是一个神比喻!神概括!神来之笔!是全词的词眼!大海中的精灵,是多么轻灵?多么自在?多么活跃?多么巧捷?多么能干?似乎开句“悟”到的涛声就化成了精灵,真是绝妙!

这六首词写尽一个人一生各种滋味(这是一首让人眼前一亮的好词)(3)

综上所述,全诗的一大特点是动词多,且生动,更贴切。如“放眼”、“阅沧海”、“立岸”、“悟涛声”、“逐”、“飞扬”、“啸”、“注豪情”、“越过”、“穿透”、“洗”、“吟唱”、“逗”、“鲸悦”、“洒酒”、“戏”、“龙鸣”、“当”、“言”、“闪失”、“争”、“愿”、“炽热”、“凌”、“驾鹤”、“行”、“取海”、“作”、“借浪”、“化”差不多三十个动词,穿针引线,左右逢源,把整首词连贯的生灵活现,好句迭出。

第二个特点是形容比喻想象丰富有张力。比如把我们吟诗作赋的欢乐比作与鲸鱼“逗”乐,把我们把盏喝酒的酣畅比作与蛟龙戏鸣,这都是妙句妙比。还有把大海比作我们的诗稿,我们都是鸿篇大作啊!把浪花化作精灵,这是又进一步的升华。

整首词让人体会到有一种情是深情,有一种质是朴质,有一种吟是低吟,有一种唱是高唱。抑扬顿挫,此起彼伏。繁繁点点,不一而足。

这六首词写尽一个人一生各种滋味(这是一首让人眼前一亮的好词)(4)

编辑:方迎欣《白浪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