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康熙王朝》的朋友,对于其中的蓝齐儿格格并不会陌生,特别是对于这位皇室公主略显凄惨的人生命运,更是抱以深刻的同情。

所谓“无情最是帝王家”,尽管蓝齐儿是康熙最为喜爱的公主,但是她确实被康熙“伤”的最深的,并且是被康熙一连“伤”过三次。

第一次是蓝齐儿被康熙“棒打鸳鸯”,不能嫁给自己当时非常喜欢的李光地,只能被康熙当成“政治筹码”,远嫁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

第二次是康熙为了国家的边疆稳定,全然不顾蓝齐儿的感受,在已经将噶尔丹大军打得全军覆没的情况下,依然将其处死,让蓝齐儿只能独自渡过后半生。

第三次是康熙全然不顾容妃对他半生的照顾以及蓝齐儿为了整个国家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将容妃贬谪到辛者库去刷马桶,受尽了宫中下人的欺凌,使得蓝齐儿心中对于康熙最后的感念也就此荡然无存。

康熙王朝蓝齐儿和康熙决裂(蓝齐儿远嫁噶尔丹)(1)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其中,对于蓝齐儿影响最大,甚至就此改变其人生轨迹的“伤害”,无疑就是康熙皇帝不顾蓝齐儿的个人意愿,执意将其嫁给了自己的“敌人”噶尔丹,同时也使其彻底沦为了皇权统治的“牺牲品”。

然而,对于康熙本人而言,虽然这样的决定、这样的安排也令他无比伤感,可为了当前的局势稳定与未来的双方关系的走向,他也只能如此。

毕竟作为一代帝王,放在首位的只能是国家和王朝的利益,至于雇个人情感与儿女情长,都要被统统放在一边。

康熙王朝蓝齐儿和康熙决裂(蓝齐儿远嫁噶尔丹)(2)

(图片来源于网络)

蓝齐儿远嫁准噶尔,在一定程度上是康熙“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平定“三藩之乱”后,康熙皇帝并没有迎来和平与稳定,而是要同时面对来自东南与西北的两个重要敌人的挑战。

在东南,盘踞在台湾的郑氏集团,借助其海上力量的优势,不断袭扰福建、浙江、江苏等地,给东南沿海省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而这一地区又是整个清朝最为重要的经济命脉与钱粮来源之地,一旦不能很好的进行处理,那么整个国家将迅速的陷入财政危机之中,直接动摇王朝统治的根基。

而在西北,蒙古准噶尔部在其首领噶尔丹的带领下,不断吞并周围部落,并且在沙皇俄国的支持下,已经将势力染指到了喀尔喀蒙古各部,直接威胁到的是清朝北部的安稳以及京畿地区的安全,已然关乎到了整个大清王朝的能否得以存续。

在这样的情况下,康熙皇帝在与众臣商议,特别是在听取了周培公临终前的建议下,制定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旨在先解决盘踞在台湾的郑氏集团,在北上解决噶尔丹。

康熙王朝蓝齐儿和康熙决裂(蓝齐儿远嫁噶尔丹)(3)

(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噶尔丹作为一心想要成为他的先祖也先那样的“草原霸主”,必然是不能让康熙皇帝轻易如愿的。

噶尔丹趁着康熙将注意集中在东南沿海的战事的时候,进一步拓展了自己的领土与势力,并且对于大清王朝所控制的中原地区产生了强烈的觊觎之心,可对于此,康熙皇帝所只能够选择隐忍。

一方面,当时的清朝可以说已经是深陷到了与台湾郑氏集团的战争“泥潭”之中,并且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如果不能就此解决台湾问题,不仅意味着此前的努力将全部付之东流。更重要是的,这将对当前情况下,全国军队的士气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如果日后再要攻台,将面临着更为巨大的困难与心理上的压力。所以对于台湾,康熙必须是要一鼓作气拿下的。

另一方面,东南各省的税赋对于大清王朝太重要了,即便是康熙想要解决北边的蒙古问题,也必然是要仰仗东南地区的钱粮供给。而如若不一劳永逸的解决台湾问题,使之始终成为东南地区的威胁,甚至让整个地区再度陷入动荡与动乱,这对于康熙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牵制与困扰。

于是,康熙不管遇到噶尔丹怎样的威胁与挑衅,都只能暂时性的选择“迎合”,借此对其实施怀柔政策,安抚、平息北边的局面,从而为赢得收复台湾的胜利,争取到宝贵的时间。

康熙王朝蓝齐儿和康熙决裂(蓝齐儿远嫁噶尔丹)(4)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噶尔丹却提出要迎娶蓝齐儿格格的要求。

实际上,对于噶尔丹而言,他对于蓝齐儿格格确实是“真爱”,他给了蓝齐儿无微不至的关怀,甚至为了让其缓解思乡之苦,并且为其专门打造了一座带有明显紫禁城风格的豪华宫殿,都是噶尔丹对其极度宠爱的表现。

然而,对于康熙而言,噶尔丹的如此要求却是颇有一种“趁你病,要你命”的感觉。

他非常清楚,蓝齐儿格格与李光地这两人是情投意合,暗生情愫,并且在此之前,康熙也答应了蓝齐儿,说李光地功成名就之后就安排他们二人的婚事。现如今,康熙皇帝的做法无异于是“棒打鸳鸯”,拆散了这对心心念念的“小情侣”,蓝齐儿内心的伤痛是可想而知的。

尽管康熙对于蓝齐儿非常的不舍,也不愿意让其远嫁到蒙古草原上去受苦,更是不想用这样的近乎于“屈辱”性的方式来迎合噶尔丹,但是如果康熙皇帝不这样去做,那么无疑给了噶尔丹出兵的理由和借口,到时候康熙将面临着更加的危机。

康熙王朝蓝齐儿和康熙决裂(蓝齐儿远嫁噶尔丹)(5)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康熙皇帝只能是“不得已而为之”,将蓝齐儿嫁给了噶尔丹,虽然他也知道他与噶尔丹之间早晚会有一战,可对于现在的他来说,时间就是一切。

康熙王朝蓝齐儿和康熙决裂(蓝齐儿远嫁噶尔丹)(6)

(图片来源于网络)

康熙远嫁蓝齐儿,不仅仅是为了当下,同样也是在谋划着未来。

康熙,作为一代帝王以及整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江山社稷与王朝的安稳在他心中才是头等重要的任务。尽管蓝齐儿是他最为喜爱的女儿,但终究还是要以国家的利益为先的,况且,康熙并不是只有蓝齐儿这一个女儿,而这也就此决定了蓝齐儿无法抗拒的命运安排。

实际上,作为康熙而言,他明知道他与噶尔丹必有一场生死较量的情况下,还是要让蓝齐儿远嫁噶尔丹,不仅仅是如前文弘所说的那样为了争取时间,同时也是在为未来必然发生的这一战以及战后的双方关系的处理,做着准备与安排。

康熙王朝蓝齐儿和康熙决裂(蓝齐儿远嫁噶尔丹)(7)

(图片来源于网络)

首先,蓝齐儿要充当的是康熙与噶尔丹之间“润滑剂”的角色。

此时的康熙与噶尔丹之间,似乎已经进入到了剑拔弩张的局面,这是康熙所不希望看到的。康熙希望的是用暂时性的友好来化解敌意,以更好的争取时间和空间,特别是即便收复了台湾,康熙也需要大量的时间来进行筹划和准备。

于是,蓝齐儿这个时候的价值便体现了出来,她可以向噶尔丹灌输“和平”的思想,让噶尔丹降低对于康熙、对于整个大清王朝的“敌视态度”,使其在出兵与和平之间产生犹豫。

即使是不能阻止噶尔丹,只要能够延缓噶尔丹的速度,对于康熙来说,也已经是足够的了。

康熙王朝蓝齐儿和康熙决裂(蓝齐儿远嫁噶尔丹)(8)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次,蓝齐儿也可以成为康熙安插在噶尔丹枕边的“间谍”。

关于这一点,其实历史上是有据可循的。《康熙王朝》中“三藩之乱”的时候,也提到了蒙古察哈尔部落的叛乱,在历史上,正是远嫁到察哈尔的长史辛柱公主,将察哈尔亲王布尔尼企图叛乱的消息传给给了康熙,才让康熙能够提前部署与准备,这才有了后来的图海大破察哈尔,解北京危局的一幕。

如今,康熙无疑是“故技重施”,借由他与蓝齐儿之间亲情牵绊,以及蓝齐儿对于故土的思念与牵挂,使得其能够及时传递消息,保持沟通,如果真的有什么紧急情况,康熙也能做到未雨绸缪。

康熙王朝蓝齐儿和康熙决裂(蓝齐儿远嫁噶尔丹)(9)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再次,就是康熙希望借助蓝齐儿,实现战后对于准噶尔的控制。

蓝齐儿与噶尔丹所生的孩子,必然是未来噶尔丹的接班人,在噶尔丹死后也将会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准噶尔部的领袖。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康熙更够在短期内解决掉准噶尔问题,并且手刃噶尔丹,那么两人的孩子必然年龄上非常的小,这样一来,蓝齐儿并可以以“太后”的身份统领全局,而康熙也可以籍此实现对于准噶尔的控制。

即便是日后,蓝齐儿将权力交出,可多年的培养教育,必然使其不会再像其父噶尔丹那样仇视大清,相反,会抱有更为深刻的感情,如此一来双方便可以保持长久的和平与稳定。

康熙王朝蓝齐儿和康熙决裂(蓝齐儿远嫁噶尔丹)(10)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由此可见,蓝齐儿的远嫁对于康熙来说,确实是利大于弊,不仅能够让康熙掌握一定的先机与主动,更是康熙为以后的长远局势所做出的的布局与安排。

而康熙口头上说着不舍,也表现出了极为不情愿的样子,只是因为远嫁的是蓝齐儿,他这个非常喜爱的女儿,换句话说,是康熙自觉的是达成如此目的的“成本”超出了他的预期。可即便如此,康熙也只能选择牺牲掉蓝齐儿,因为对于他来说,整个王朝的利益才是他所要优先考虑的。

康熙王朝蓝齐儿和康熙决裂(蓝齐儿远嫁噶尔丹)(11)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历史上,康熙皇帝的蓝齐儿格格并不存在,蓝齐儿的历史原型是康熙最为喜爱的女儿、皇三女固伦荣宪公主,而这位公主的母亲是三阿哥胤祉的生母荣妃马佳氏,也就是《康熙王朝》中,容妃的历史原型。

固伦荣宪公主于康熙三十年(1691年)下嫁漠南蒙古巴林部博尔济吉特氏乌尔衮。就在公主下嫁的前一年,康熙刚刚结束与噶尔丹的“乌兰布通之战”,将噶尔丹的势力彻底驱逐到了漠北。而康熙此举也是为了积极安抚、拉拢漠南蒙古诸部,为再度讨伐噶尔丹做着准备与部署。

至于公主本人,也很好的完成了“和亲”的使命和任务,为康熙争取到了极大的支持与帮助,并且为清朝与漠南蒙古诸部的团结与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而她本人也收获了康熙、雍正两代帝王的极高评价,就此成为了当时“满蒙联姻”标杆式的人物。

康熙王朝蓝齐儿和康熙决裂(蓝齐儿远嫁噶尔丹)(12)

(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这些参与“和亲”的皇家女儿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像固伦荣宪公主这样,收获幸福与殊荣,她们中的大部,还是会如同《康熙王朝》中的蓝齐儿这样,经历着从“棋子”到“弃子”的命运,进而成为皇权统治的“牺牲品”。

比如下嫁给吴三桂之子吴应熊的皇太极之女建宁公主,再比如为了统治集团内部稳定而反复下嫁的努尔哈赤之女穆库什公主,她们无一例外,都是牺牲了自己的幸福来成全政治利益,可最终她们也都只能以十分悲惨的结局收场。

而这也无疑再一次印证了那句“无情最是帝王家”,让人倍感唏嘘与怜悯。

康熙王朝蓝齐儿和康熙决裂(蓝齐儿远嫁噶尔丹)(13)

(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