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邵阳讯 一台手工制茶机、一台烘茶机、一幢易地搬迁安置的100平米房屋成为贫困户唐贤标新生活的起点他也成为邵阳洞口县古楼乡古楼村第一个开设茶叶加工家庭工作坊的村民,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村级茶叶加工厂运营方案?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村级茶叶加工厂运营方案(洞口县打造20户茶叶加工家庭作坊)

村级茶叶加工厂运营方案

本报邵阳讯 一台手工制茶机、一台烘茶机、一幢易地搬迁安置的100平米房屋成为贫困户唐贤标新生活的起点。他也成为邵阳洞口县古楼乡古楼村第一个开设茶叶加工家庭工作坊的村民。

“今年我家已经手工生产了百来斤茶叶,已经卖了将近3万块钱,剩下70多斤中档茶叶也能卖2万块。”5月29日上午,唐贤标向来人说起这件事,笑得合不拢嘴。

因疫情关系,古楼村的各项工作曾一度受到影响,面对3户10人的最后脱贫任务及如何推动产业扶贫工作,该村决定采取“补损增收”的方式,打造20户茶叶加工家庭作坊,倡导村民恢复手工制茶的传统,一户出资一两千元购买古法制茶工具,即可投入生产。村支两委还将统一注册“古楼扶贫茶”商标,免费提供技术指导。

听到村里要打造20户茶叶加工家庭作坊的消息,唐贤标既喜又愁。“这次村里会帮助统一包装并注册‘古楼村’商标,对成熟的作坊,不分贫困户、非贫户一律奖励3000元每户。愁的是这么好的帮扶条件万一打招呼、讲好话的多,‘暗箱操作’怎么办?”

正在这时,古楼乡纪委的工作人员带着一本《警钟长鸣》上了门。“村里打造20户茶叶加工家庭作坊是好事,这个必须严格规范,绝不能让好事变坏事。”古楼乡纪委书记肖霖说。

有了乡纪委这双监督的“眼睛”,4月上旬,古楼村4家茶叶加工企业迅速复工复产,3家茶叶专业合作社立即开始了采茶,村里每天有500多人上山。

与此同时,古楼乡纪委严格把关准入标准,公开、公平、公正选定茶叶加工家庭作坊。最终,在严格选定的11户茶叶加工家庭作坊中,有6户是贫困户,其中就有唐贤标。

今年,唐贤标做春茶的收入近3万元,“日子越过越好了”。

近年来,古楼村大力实施产业扶贫,以茶叶产业为支柱,成立茶叶专业种植合作社3家,新扩茶园面积400余亩,有效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村脱贫人口97户398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65%,并顺利实现整村脱贫摘帽。

今年3月28日,洞口县纪委印发《关于深入开展“护航行动”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实施方案》,创建扶贫领域监督“一乡镇一清单”和扶贫领域职能部门“一部门一清单”制度。截至目前,洞口县纪委督促18个行业部门建立“一部门一清单”,24个乡镇、街道、管理区建立“一乡镇一清单”,共摸排问题139条,已督促整改113条,制定整改措施330条,县纪委从中筛选出有典型意义的31个重点问题制定了监督清单。

潇湘晨报记者王欢 通讯员廖远哲

【来源:潇湘晨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