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河拆桥:自己过了河,便把桥拆掉。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这个成语典故的来历和元朝文学家许有壬有关。

四面楚歌成语典故和哪位人物有关(成语典故的主角是被冤枉的吗)(1)

元朝的许有壬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逐渐被提升为参政。有一年,元顺帝准备废除科举制度,许有壬表示反对,并和赞成废除科举的官员争辩。虽然许有壬据理力争,但也是无能为力,最终也没能阻止当朝科举制度的废除。当废除科举制诏令下达时,元顺帝故意安排许有壬跪在最前排听旨。许有壬虽然极不情愿,也只能照做。散朝后,治书侍御史普化讥讽许有壬说:“你是通过科举上来的,现在宣读废除科举的诏令,你又跪在第一个,真是‘过河拆桥’啊。”

四面楚歌成语典故和哪位人物有关(成语典故的主角是被冤枉的吗)(2)

由此来看,许有壬虽然成就了过河拆桥这个成语,并被第一个指责,但是同历史上的陈世美、潘仁美一样,他确实是被冤枉的,尽管许有壬的名气没有那么大。

四面楚歌成语典故和哪位人物有关(成语典故的主角是被冤枉的吗)(3)

也有的说过河拆桥这个成语典故出自三国演义。故事说的是张飞率军通过当阳桥后,因自己兵力薄弱,为迟滞、阻碍曹操军队的追赶,就拆坏了当阳桥。这个故事只是体现了过河拆桥的过程,但是和过河拆桥这一成语所蕴含的真实涵义没有联系,因而,说过河拆桥出自三国演义似乎不妥。也许普化说出过河拆桥这四个字的时候想到了张飞拆毁当阳桥的故事,倒也未必。似乎可以这么说,张飞是第一个过河拆桥的人,许有壬是第一个被指责过河拆桥的人。您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