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生物课本里,通常把鱼当做一种低等级动物,实际上鱼类有种多样发达的感觉器官,能感知到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他们发达的神经能够感受到外来的痛苦,同时也有自己的学习能力。鱼和我们人类一样,也是一种有智慧的生物,它们有自己的丰富感情,也有自己的生活,所以过年杀鱼的时候,我们要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眼前的这个生物。


人类是哪种鱼进化的(鱼类真的是我们进化过程中的低等生物吗)(1)

通常我们对于鱼的认识都是,这种鱼能不能吃,这种鱼好不好吃。貌似鱼类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就是食用价值,鱼除了吃以外,我们通常当做观赏的对象,把它们放在水箱里或者水族馆里。

在我们生物课本中,也会把鱼当做进化链中非常原始的生物,认为它们在几亿年前,就停止了进化,而且它们还是低等级的冷血动物。


人类是哪种鱼进化的(鱼类真的是我们进化过程中的低等生物吗)(2)


我们通常认为人类有丰富的感情,首先源于人类有着丰富的感知器官,那么鱼类有没有丰富的感知能力呢?我们日常在吃鱼的时候,鱼会不会感觉到痛呢?

其实所有的生物都能够和这个世界建立联系,包括鱼,鱼类能够通过视力器官,听力器官,嗅觉器官以及味觉器官来感知这个世界。


人类是哪种鱼进化的(鱼类真的是我们进化过程中的低等生物吗)(3)


鱼的视觉

绝大多数鱼都拥有眼睛,之前人们认为鱼只能够看清眼前1米内的东西,其实鱼类在水下,和我们在陆地上看到的一样清晰。而且鱼类还通过其他方式来拓宽自己的视野,比如比目鱼,他们通过发达的眼部肌肉,两只眼睛可以往不同方向转动,同时可以拥有两个视野。而生活在中南美洲的四眼鱼,它们拥有分区的视网膜,它们的眼睛上半部分拥有空气的视觉,下半部分则能够拥有水中的视野,所以四目鱼在水中觅食的时候,能够同时防范水中和空气中的威胁。


人类是哪种鱼进化的(鱼类真的是我们进化过程中的低等生物吗)(4)

有些鱼为了让自己在水中能够看得更清楚,还会在眼睛上增加很多的技能,比如剑鱼,为了让自己能够在深海当中看得更清楚,会给自己的眼睛增加温度,利用眼部的肌肉产生热量,剑鱼眼睛的温度要比周围水温高出1~6度。这让它们在追捕猎物的时候,反应能力更强。而那些喜欢夜间捕食的鲨鱼,它们在视网膜上进化了一层能够反光的细胞组织,增加在夜间的视力。


人类是哪种鱼进化的(鱼类真的是我们进化过程中的低等生物吗)(5)


其实对于色彩的感知,鱼类是要远超过我们人类,科学家们发现,大多数现代硬骨鱼都能够拥有四色视觉,而我们人类是三色生物,所有的色彩都是三色混合而成的,显然鱼类色彩要比我们丰富很多。


人类是哪种鱼进化的(鱼类真的是我们进化过程中的低等生物吗)(6)


鱼类听觉

鱼类还拥有听觉器官,科学家在之前一直认为鱼类是听不到任何声音的,因为他们观察不到鱼类的耳朵。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奥地利生物学家卡尔·冯·弗里施,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了鱼类的听觉。在他的实验里,他用了一条失明的鲢鱼,然后口哨声来训练鲢鱼的进食,6天之后他惊奇地发现,只要他一吹口哨,鲢鱼就会游过来,等待喂食。


人类是哪种鱼进化的(鱼类真的是我们进化过程中的低等生物吗)(7)


鱼类不仅有听觉,而且听觉比人类发达很多。我们人类能听到的频率是20~20000赫兹,低于20赫兹的我们称之为次声波,高于2万赫兹的我们称之为超声波,次声波和超声波,我们都是听不到的,但是鱼类却可以听到。

比如鳕鱼能够听到1赫兹的次声波,而美洲西鲱鱼则可以听到18万赫兹的超声波。哈佛大学艾娃·蔡斯教授,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发现鱼类不仅能够听到复杂的声音,而且还能区分出蓝调音乐以及古典音乐,可以说是音乐的鉴赏家。


人类是哪种鱼进化的(鱼类真的是我们进化过程中的低等生物吗)(8)


鱼类的其他感知器官

通常我们认为鱼是通过它们的鳃来呼吸的,那么它们的鼻子也就没有用处了。实际上鱼的鼻孔是由嗅觉上皮组织的好几层细胞构成的,不承担呼吸的作用,只能用来闻气味。气味对鱼来说非常重要,那些鳗鱼和鲑鱼能够回到家乡去产卵,凭借的就是能够嗅出家乡水的味道,然后根据这个气味由弱变强,一步一步回溯回去。


人类是哪种鱼进化的(鱼类真的是我们进化过程中的低等生物吗)(9)


鱼和我们人类一样,同样也有味觉,而且也是通过舌头来感知的。鱼类舌头上的味蕾非常多,它们依靠这些味蕾分辨这些食物是否是自己所喜欢的。我们在喂鱼的时候会发现,鱼不但能够分辨出食物的味道,而且不同鱼对于食物还非常挑剔。


人类是哪种鱼进化的(鱼类真的是我们进化过程中的低等生物吗)(10)


鱼类除了拥有我们人类的视觉、听觉、嗅觉、以及味觉,它们还能够感知到地球的磁场。鲑鱼能够不远万里回到家乡,除了依靠自己的嗅觉以外,还能够感受到地球磁场,它们通过鲑鱼细胞里的磁极晶体,感受到身边磁场的变化,让它们能够分辨方向。


人类是哪种鱼进化的(鱼类真的是我们进化过程中的低等生物吗)(11)


鱼类除了能够拥有单独的感知器官,同时它们还拥有群体导航的能力,比如鲱鱼、金枪鱼、鲣鱼等,都能够整齐划一保持同步,甚至在黑暗中也能彼此协同。这都是因为鱼类身体两侧有特殊的侧线,这些侧线类似于声波系统,游动的时候,能够让彼此身体接触,而且彼此之间可以传递信号。

鱼类不但有复杂的感知能力,而且还拥有我们人类所没有磁感应,以及丰富色彩的感知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鱼类的感知能力要比我们人类要强。可是为什么我们认定鱼是一种低等生物呢?他们不是不能感受,而是它们的大脑不发达。


人类是哪种鱼进化的(鱼类真的是我们进化过程中的低等生物吗)(12)


鱼类真的“傻”吗

鱼类既然有这么复杂的感知器官,那么这些鱼类有复杂的情绪吗?很多科学家还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鱼能感觉到疼痛吗?还是说鱼类能感觉到疼痛,它们选择了刻意回避。

在我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不是孤立的,它们需要和周围的环境进行互动,把大量的外界信息输入到大脑中,如果输入的信息量过大,会造成大脑的负载过大,对大脑来说是一场灾难,所以很多动物会刻意忽略一些信息,来降低大脑的负荷。


人类是哪种鱼进化的(鱼类真的是我们进化过程中的低等生物吗)(13)


但是自然界中,危险是无处不在的,那么到底是哪条信息才是预警信息呢?万一我们忽略了那些危险信息怎么办,是否意味着灭顶之灾。所以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的物理刺激,会激活相应的感觉器官。那些比较强烈的刺激,会激活特定的感觉器官,让身体感受到危险处境,做出相应的反应。其中疼痛就是这样一种非常重要的伤害性感受。它是动物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自我防御机制。

那么鱼类有没有这种自我防御的疼痛呢?在过去很多年,科学家都普遍认为,鱼类是没有痛觉的,这来源于鱼的大脑结构,痛神经主要来源于大脑的新皮质,而鱼类是没有的。显然这个结论是站不住脚的,鸟类同样没有新皮质,但是鸟类却有疼痛感觉。


人类是哪种鱼进化的(鱼类真的是我们进化过程中的低等生物吗)(14)


对于鱼是否有疼痛感,科学家做了很多研究,比如两位美国鱼类生物学家用虹鳟鱼进行的实验。研究人员对鳟鱼进行了深度麻醉和解剖,在它们的面部神经中发现了三叉神经。三叉神经是能传递疼痛的神经,科学家把它称之为疼痛感受器。这也是人类第一次在鱼类身上发现了疼痛神经。

就算是鱼类拥有了传递疼痛的生理结构,也不能说明鱼类能够感受到疼痛,万一鱼类对于外界疼痛刺激只是基于条件反射呢?科研人员在接下来的实验里发现,鱼类处在疼痛感觉当中的时候,认知能力会下降,会出现平时不一样的行为。而当实验人员在鱼身上注射一些止痛效果的药物的时候,鱼类这些症状就消失了。现在我们可以确定,鱼类不但能感受到疼痛,而且还会有意识回避这些痛苦。


人类是哪种鱼进化的(鱼类真的是我们进化过程中的低等生物吗)(15)


那么鱼类有没有情绪呢?人类的情绪是由身体多巴胺来传导的,它能够使人产生快乐的感觉,大多数哺乳动物的大脑,都会分泌这种激素。而在鱼类大脑当中也发现了这种激素,因此科学家们推测,鱼类和我们人类一样,是有情绪的。加拿大的研究人员在鱼类体内,发现了功能相似的催产素,催产素也是一种激素,它能够调节人类在不同社交环境下的一些行为。


人类是哪种鱼进化的(鱼类真的是我们进化过程中的低等生物吗)(16)


同时还发现鱼类大脑里有海马体,海马体和学习能力相关的,当这些海马体被破坏的时候,对鱼类的学习能力影响也非常大。比如有种叫深虾虎鱼的鱼,在退潮时喜欢待在靠近海岸的水洼里。因为这里的水相对温暖,有不少美味的食物。但有利就有弊,这里也容易被鸟类捕食者发现。所以遇到危险时,它们就需要跳到旁边的水洼里逃生。所以,深虾虎鱼会在满潮时,一边游泳一边记住低洼地势的分布,提前在脑海中绘制一幅逃生路线图。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一直认为,这种绘图能力是人类独有的。


人类是哪种鱼进化的(鱼类真的是我们进化过程中的低等生物吗)(17)

结束语

因此鱼类不仅有丰富的感觉器官,他们对于外界的感知能力要远超过我们人类,除了具备我们人类感知器官,它们还拥有超常的视觉以及神秘的磁场感应能力。因此我们人类并不比鱼类高贵,鱼类和我们一样是一种智慧生物,它们也拥有着丰富的情感以及生活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