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吝啬鬼,我们都记得小时候语文课《欧也妮·葛朗台》中讲过的法国小镇中啫财如命的葛朗台。那么,到了今天,在我们身边还有怎样的吝啬鬼呢?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现代社会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吝啬鬼的故事。话说某乡街道居民莫某自七十年代起,勤俭持家,在邻里乡间小有名气。进入八十年代,随着农村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迅猛发展,特别是农村公路逐步深入到九㟖十八弯的穷乡僻壤中,过去农民赶集交易的玉米、黄豆等农产品需要担挑肩扛的局面逐步得到改善。莫某瞧准了这个时机,率先在其他人前面购买了一部手扶拖拉机。平时,他驾驶手扶拖拉机下到各村各屯,帮山里的农民运送各种物资,赚取运费,不久他就积攒了一笔小财。后来,他不满足于仅赚运费,他利用自已有运输工具的优势,每逢街日,他直接开着手扶拖拉机下到各村各屯路口,以低于市场的价格收购农民的农产品,拉回家后,让家里人在街上摆摊出售,从中赚取差价,就这样莫某悄悄地又赚了不少钱。进入九十年代,据传莫某的银行帐户余额都经常保持在100多万元以上。但在外人来看,莫某其实一点也不象有钱人的样子。别人家的房子早已是钢筋混凝土的楼房,而他家的房子仍是五十年代建的破烂不堪的小木楼,部分檩条已腐烂,房顶上的瓦片也缺了不少。别人穿的衣服早己日新月异,五彩缤纷,而他身上穿的衣服仍然补有很多补丁,破旧不堪。别人家早已买上了彩色电视机,而他自已连个黑白电视机都没有。别人家早用上了电冰箱,而他却依着靠近街边,该买点什么东西的时候可到街边去买,因此,冰箱也不买。别人家里装饰豪华,电灯亮堂堂,而他家里只装两只三瓦的节能灯,昏沉暗淡。别人家洗衣服都用上了洗衣机,而他家洗衣服必须到街道旁的河流中“抡板打”。别人家吃的盐已是精制盐,而他家吃的盐仍是生食盐。旁边一家人的儿子虽然穷且身有残疾,但早已娶妻生子,而莫某虽有一个比较帅气的儿子,年近四十仍是光棍一条。因此,传言归传言,看这外表,谁能相信莫某在银行有100多万的存款。后来,由于莫某的帐户余额不断增多,每年都有银行工作人员到他家中进行慰问,给他发些奖品,居民们才相信莫某肯定在银行存了不少钱,至于有多少,谁也不知道。直到有一天,莫某的一个同事来到莫某家中玩,无意中瞄见莫某没有来得及收好的银行存款存根,上面白纸黑字地写着130多万元的数字后,莫某在银行的存款数额才在居民中偷偷地流传着。

前段时间,莫某因身患绝症,跳楼自杀了,留下他那100多万存款离开了这个世界。

看到莫某如此惨状,大家都议论纷纷,褒贬不一。有人说,莫某省吃俭用,艰苦扑素,将巨款存在银行,是在为国家建设作贡献。有人说,莫某是个傻子,有钱不懂用,害苦了家庭,有福不知享。

钱财这个东西,确实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既要懂得赚钱,也要懂得用钱。若只懂得赚而不懂用,与吝啬鬼葛朗台又有什么不同呢?

国内外的吝啬鬼(你见过的当代吝啬鬼是怎样的)(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