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当……”随着杨信权用手中小锤敲响象征“丧事简办”的古钟,观山湖区百花湖镇谷腊村“治风”集中治丧示范的演练在厚重的钟声中正式启动。

取缔治丧点(聚焦五治)(1)

  演练模拟某日清晨,五组村民张三在家正常死亡,村红白理事包组人员罗付林前往事主家中,协助家属办理相关事宜,并按规定填写签订《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承诺书》《农村红白喜事办理安全承诺书》,填写酒席备案表,并通知村一条龙服务队伍、执事人等到位,谷腊村村民,“死者”亲属、寨邻等将前往谷腊村五组集中办事点参加酒席。据悉,此次演练也标志着该村集中治丧点打造完成。

  “各位执事,请大家各司其职,尽心尽力帮主家把事办好!”作为谷腊村红白理事会成员、同时也是村中一条龙服务队伍的“执事人”、丧事互助组织“龙杆会”的“会首”,杨信权在村里的威望很高,常为村中办理丧事的村民担任治丧工作的“管事”。

  香灯师、厨师、司书房、外管事……张贴在墙的执事单写明分工,作为执事单上明确的四位外管事之一,杨信权与其他三位管事一起,负责“治丧”的全流程运转。

取缔治丧点(聚焦五治)(2)

取缔治丧点(聚焦五治)(3)

取缔治丧点(聚焦五治)(4)

司书房为来“吃酒”的村民奉上茶水

  “我们村里有丧事互帮互助的传统,形成的组织叫做‘龙杆会’,沿革下来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我是村里‘龙杆会’的‘会首’之一……”杨信权向笔者讲述着“龙杆会”的由来和村里治丧工作的沿袭。

  “我们上门帮村民办事,不需要报酬,完全出于自发帮忙,即使‘会首’与事主有怨隙,只要有事也必须暂时放下恩怨,尽心尽力帮助事主办理好事务,这是多年来达成的共识。”杨信权一边指挥现场一边介绍,虽是演练,但有模有样,最大程度还原了丧事操办酒席的流程。

  “以前条件比较艰苦,办丧事的耗费无疑会加大,‘龙杆会’成员上门帮忙都要自带三天的粮食。”说起“龙杆会”的传统,杨信权回忆道:“以往丧事只办三天,第一天帮忙操持各项事务,第二天置办酒席,第三天送逝者‘上山’,上百年来都是这样,有事就来,办完便归,不需要事主家的钱物报酬。”

取缔治丧点(聚焦五治)(5)

取缔治丧点(聚焦五治)(6)

  “现在党委政府倡导‘治风’工作,其中‘只办3天’‘丧事简办’的理念与我们的传统不谋而合……”提到当前的“治风”工作,杨信权笑道:“我们对于置办酒席的要求就是节俭为上,以前对于桌数与礼金不作要求,现在有了标准,简称‘3、15、50’。”

  在村里,“3、15、50”这串数字的意义几乎人人皆知。“只办3天,酒席桌数不超15桌,送礼金不超50元……”谷腊村村民廖燕脱口而出。“对于我们农村地区来说‘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也是好事。”

取缔治丧点(聚焦五治)(7)

  “以前办酒的理由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吃酒像赶场,肚子是吃圆了,但钱包却瘪了,让人叫苦不迭。我们非常支持丧事简办等治风工作,希望党委政府坚持推行这项政策。”廖燕笑道。

  像廖燕这样想法的村民不在少数,大家对于“豪华办酒”“攀比办酒”“滥办酒席”问题烦恼久矣。作为观山湖区打造的3个治丧示范村之一,谷腊村有着相比其他村更好的“传统优势”。

取缔治丧点(聚焦五治)(8)

  “现在‘治风’工作深入人心,大家都普遍接受‘31550’的要求……”据谷腊村党支部书记窦声勇介绍:“我们村有丧事简办的传统,现在又有传承‘龙杆会’治丧互帮互助理念形成的一条龙服务队,只要是办理丧事,都由一条龙服务队接手,丧事办理更加标准化、系统化、模板化,有效遏制‘大操大办’‘相互攀比’之风。”

  “服务队操持办理的酒席,从采买食材到菜品上桌都有严格要求,不仅能够保证食材的品质,也能防范食品安全风险,同时,严格控制每桌的餐标不超100元,大大节约了村民办丧事的成本。”窦声勇介绍道。

取缔治丧点(聚焦五治)(9)

置办的酒席有固定标准,崇尚节俭、杜绝浪费

  据介绍,谷腊村治丧工作采取灵活的集中办理形式,根据村民组划分了集中办理点,固定聚居区域内的一个开阔场地为集中办酒席的地方,既结合村民聚居实际、尊重村民在家门口办理的意愿,也能够集中办理,便于村中管理。

  窦声勇表示,目前,谷腊村集中治丧点已按照“三统一、一确保”的要求初步打造完成,统一的治丧场所、一条龙服务队、办事流程和标准均已选定、明确,并完成了方案制定、场地整理、物资配备(由村“龙杆会”提供)、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等,完全具备办事条件。“但现阶段亟需解决的是农村灵车配备问题,由于丧事办理的突发性,预约灵车与‘只办3天’有一定的矛盾性……”窦声勇说。

  据悉,百花湖镇与清镇市相邻,村民们办理丧事选择殡仪馆火化时,更愿意选择就近的清镇市青山园。“清镇青山园的普通灵车有限,常有村民反映说三天时间‘约不到’‘需要排队’;乌当景云山倒是可以约,但村民们都认为‘太远了’‘不方便’,这无形中增加了村民丧事办理额外负担,我们希望上级部门能够充分考虑农村灵车配备问题,从更精细处推进‘治风’工作的开展。”窦声勇呼吁道。

  当前,百花湖镇“治风”工作得到了村民的积极支持,全镇上下已经形成‘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的新风尚。“我们将以谷腊村为示范点,逐步将谷腊村治丧工作的模式、经验推广到全镇。同时也将驰而不息抓好‘治风’工作,落实好各项要求,持续加大违规办理酒席整治力度,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利用好各村‘红黑榜’,积极发挥正向激励和负面震慑作用,确保‘治风’工作长期有效开展。”百花湖镇党委委员陈旭东说道。

作者:王明元编辑:丁梦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