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薯丝,我们老家人简称番丝,是以前山里人们主要的粮食。对像我这样出生在上世纪七零初的人,记忆中主要的主食就是番薯丝,偶尔家里来客人了,才会在番薯丝的边上“插”一点白米饭,如果按照面积来看,番薯丝是中国、白米饭最多是日本或者韩国,问题是白米饭专供客人,家里人可没有份,除非是客人吃剩下了。

美食达人教你做南瓜馒头(是既苦又甜的记忆)(1)

小时候因为老吃番薯丝,我都吃出了“恨”来,到现在也不会主动想吃。在泰顺山里,普遍都有个被大人们拿来教育小孩的说法:不想一辈子吃番薯丝,就好好读书。就像城市的大人老吓唬小孩:再吵,被警察叔叔抓走了。不过,“一辈子吃番薯丝”比“被警察叔叔抓走”可怕多了。山里孩子,为了一辈子不吃番薯丝,只有拼了命地读书,希望跳出山门,靠近城市。

美食达人教你做南瓜馒头(是既苦又甜的记忆)(2)

尽管番薯养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但是却因为其廉价性,被带上了鄙视的帽子。这实在是对番薯的不公平,它遭谁惹谁了。

在我们老家,如果骂一个人很笨,会说:“你这个番薯!”

如果骂的更狠一点,就会说:“你这个番薯种!”

美食达人教你做南瓜馒头(是既苦又甜的记忆)(3)

泰顺因为山峰连绵,沟壑纵横,多山少田,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耕地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的6%不到。一直以来,我们泰顺人们“吃饭问题”是个大问题。在吃饭这个问题上,番薯可帮了大忙。

从前,泰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较低下,有一首民谣可以反映出来:“泰顺三件宝,火笼当棉袄,火篾当灯草,地瓜丝吃到老。”

这个要解释一下,火笼是取暖的东西,外面是竹篾编的,像一个笼子,故名,里面装一个铁或陶的容器,装火用,可以携带着烘火;火蔑,就是用竹子做的火把,主要是走夜路拿来照明;地瓜丝,就是番薯丝,是以前山里人的主要粮食。

美食达人教你做南瓜馒头(是既苦又甜的记忆)(4)

长期以来,番薯是泰顺贫穷农民的主要粮食。泰顺的地方志《分疆录》以为,自清朝乾隆(1736~1798年)以后,番薯便成为农民的主要食粮,甚至说:“吾泰,山多田少,生齿繁衍,全仰给番薯。”泰顺因为山高路陡,很多地方都不适合开垦农田,以旱地为主,比较适合种番薯,又由于番薯亩产量高于水稻,当然也出于地力的考虑,一些地方的农民,采用稻薯轮种的方法,即在田中种二年水稻,再种一年的番薯。

美食达人教你做南瓜馒头(是既苦又甜的记忆)(5)

莫言说:饥饿是生命的闹钟。他出生在一个大多数中国人都在挨饿的年代,在儿时的记忆里,食物就是全部。

像我们这个年代出生的人,本来应该没有“挨饿记忆”才对,但因为地域的差异,还是被烙上了“挨饿”的印记,尽管不是太严重。这样的印记,会成为一个人文化上的胎记,化解得了会成为一种力量,化解不了可能就会成为一种心理阴影。

对番薯丝的反感,就是我的心理阴影。

美食达人教你做南瓜馒头(是既苦又甜的记忆)(6)

直到番薯丝馒头的出现,才让我对番薯丝的看法有所改变。

对于南方人,能把馒头做出来,是不简单的事情。

做番薯丝馒头,其实还算比较简单,只是很多人还是怕麻烦,不想做而已。

第一步,拿晒干的番薯丝,干到脆的最好,因为好磨成粉。在没有电动工具的年代,磨什么粉主要是靠石磨。番薯丝磨成粉,做番薯丝馒头,第一步就算完成了。

第二步,拿磨好的番薯丝兑温水,揉成团,稍事发酵更好。想味道甜一点,可以加一点糖,不要也可以,因为番薯丝本来就有甜味。现在也可以放点酵母,发酵效果好一点,到时候蒸出来的馒头大一点。

第三步,掰取揉成团的番薯丝面,做成一个个馒头状,摆好,等着上蒸笼。

第四步,做好的馒头上笼大火蒸10分钟左右,关火后再等3分钟左右,就可以取出,大功告成。

按照经验,刚出笼的番薯丝馒头,虽然感觉新鲜好吃,但其实冷却后的更好吃。

对小孩来说,番薯丝魔术般地变成了馒头,除了很有乐趣外,还能变换一下吃法,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

美食达人教你做南瓜馒头(是既苦又甜的记忆)(7)

小时候我还亲手做过番薯丝馒头,记得是做成了。当然,磨粉好像是大人帮忙了,毕竟小孩的臂力不够,推不动粗笨的石磨。

新房盖好后,本来被废弃的石磨,我和老三把它修好了,摆在了门厅里,不但可以起到装饰的作用,还经常可以磨点东西吃吃,譬如做番薯丝馒头、磨豆浆做豆腐……

这个春节,我们又做了一次番薯丝馒头,还是小时候的味道。

这番薯丝馒头里,有味蕾的记忆,也有精神的记忆。

番薯丝是我们过苦日子的物证,那个时候要活下去,主要得靠番薯丝,不喜欢吃也得吃。人口多的人家,要到处开山地,种地瓜,一到冬天,大家一起刨番薯丝,可是村里的一道别样的景观。

番薯丝馒头,是在苦日子里开出的创意之花,除了让我尝到了味道的甜,还有精神上的愉悦。而现在做番薯丝馒头,更多的是一种乐趣。就现在的我们而言,连地瓜都种不出来了,是因为妈妈的存在和劳动,我们才有这样的机会。

美食达人教你做南瓜馒头(是既苦又甜的记忆)(8)

面对番薯丝,是忆苦思甜。

做个番薯丝馒头,是别出心裁。

生活生活,要有生也有要活。像这样的时候,哪里都去不了,只要在山里好好居家过日子,活动活动总比死待着好。不要忙于奔命,也不能到处奔跑,又忍受不了枯坐,那就在形势画好的圈里,创意地生活。譬如做个番薯丝馒头,吃上好几天,回味一辈子。

——END——

@龚崎现 /文

美食达人教你做南瓜馒头(是既苦又甜的记忆)(9)


美食达人教你做南瓜馒头(是既苦又甜的记忆)(10)


美食达人教你做南瓜馒头(是既苦又甜的记忆)(11)


美食达人教你做南瓜馒头(是既苦又甜的记忆)(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