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战这次的《买耳朵》,导演采取了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对演员算是一个挑战,或许这次我们可以借这支短片来好好聊聊肖战的演技问题了。

——这支短片让我看到了肖战目前在表演上准备进阶的可能。

篇幅限制,我只在这里着重讨论三点:

片中肖战饰演外卖小哥吃饭时的状态,他饰演外卖小哥时说话音量的变化,他在与戏中外婆视频通话时的话术和情绪。


肖战饰演的外卖小哥是怎么吃饭的?他在跑动中买饭吃饭——

肖战拿话筒得意样子(如何评价肖战在表演家规和买耳朵中演绎的两个小人物)(1)

外卖员最在乎什么?

——时间。

现实生活中的外卖员必须争分夺秒地争取任何一点可能的时间,否则就会有被投诉责骂扣工资奖金的危险。

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使他们不得不一整天处于精神紧绷的跑动状态,职业习惯会渗透进一个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肖战饰演外卖小哥时,即使是午休可以有时间放松吃盒饭,他也一下摩托就小跑着去买快餐,在小跑中打开快餐盒、咬开一次性木筷包装,还在跑动状态就开始快速扒饭。

——这种潜意识、不自觉的职业习惯,肖战注意到了,并且对此做出了很到位的诠释。

而肖战之后又是怎么吃饭的?他在狼吞虎咽、不尝滋味地扒饭吃饭。

肖战拿话筒得意样子(如何评价肖战在表演家规和买耳朵中演绎的两个小人物)(2)

有过工作经历的人应该能懂这种感受,当一个人处于连轴转的工作状态时,他往往只把食物当成补充能量的工具,吃进肚子、吃饱就好,肖战诠释这位外卖小哥吃饭时的状态就是这样,不计较味道如何,只求速饱,赶快继续下午的工作。

为了验证我这个观点,我去网上搜了搜肖战本人私下里吃饭是什么样子——

慢条斯理,不慌不忙,与短片里那种争分夺秒的紧迫感完全不同。

可见肖战在把握这个外卖小哥角色时是下了功夫认真观察了表演对象的,他注意到了外卖小哥们的职业习惯,并且相当松弛地在表演中呈现了出来,因此他一出场时这个买饭吃饭就让他这次的“外卖小哥”身份就有了说服力,很快带我入了戏。

再来说肖战饰演外卖小哥时与他人视频通话的音量变化:音量三低三高,低——高——低——高——低——高,音量的这一变化层次都在角色的逻辑里,也都很好地展现出了角**绪——

求老家非亲非故的李叔帮忙照顾外婆,姿态卑微,音量不自觉变低;

既然是求人帮忙接通视频,那想必能和外婆视频通话的次数偏少,因此视频里见到难得瞧上一次的外婆,兴奋非常,音量随之陡然拔高,且随着谈话内容的深入,越来越兴奋,音量越来越高;

被附近居民痛骂扰民,心虚羞愧,音量立刻随之变得极低;但为何之后他的音量又越来越高?

随着谈话深入,观众发现,原来外婆年纪大了耳背,外卖小哥不自觉大声说话想让外婆听清,同时肖战头一转,手指自己左耳——外卖小哥也戴着助听器,外卖小哥也有听力障碍。

现实生活里说话很大声的通常是老人,因为他们听力衰退,大声说话是为了让自己听清而不自觉形成的习惯,同理,有听力障碍的人其实也有不自觉说话大声的习惯。

能注意到这一点并把它自然地诠释出来,可见肖战对现实生活中的细节有很细致的观察,他的表演里有生活。

之后被外卖订单打断通话兴奋情绪回落、和外婆道别要向外婆表现自己在外地生活开心的模样,肖战音量由低到高的变化也将外卖小哥这种情绪的变化表现得也很不错。

最打动我的,其实是肖战饰演外卖小哥时与外婆视频通话过程中的话术和情绪。

和年迈耳背且亲人不在身边陪伴的外婆通话,这要换个没什么生活观察的人来演,可能会演出一股二十四孝的庄重与悲怆,但肖战不同,他全程的话术是和一个小孩打交道的话术,展露的也是配合一个小孩情绪的情绪。

民间有句俗语,“老小老小”,说的就是老人其实就像小孩子,年纪越大越小孩子脾气,常需要后辈去哄,有和家里老人相处经验的人应该能明白这种感觉。

需要戴助听器助听且乖孙不在身边的老人,她内心的孤独和心智的幼儿化较同龄老人可能更强烈,那么片中肖战作为这样一位老人的孙子,他使用这样的话术和情绪表达就合情合理,可以说相当准确。

我不知道肖战选择这样的话术和情绪表达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而成,但无论如何,他这种方式的诠释的确打动了我——因为这就是我和家里老人相处的状态,尊敬、尊重,但又时刻像在哄着一个孩子,甚至有时为了逗老人开心,自己也要变成孩子。


把《买耳朵》中肖战诠释的许多处在角色逻辑里的细节汇聚到一处,我给他诠释的这个外卖小哥做的最终侧写就是——

独自在大城市里做着最辛苦工作的外乡青年,卑微、渺小却勤快乐观,他可能没有也不敢有宏远的人生目标,他目前最大的心愿是快些攒够钱好给留守老家的外婆买副助听器。

——因为有听力障碍的他为了在大城市里工作生存而下血本买了一副助听器,他用过之后觉得助听器真的好用。

他觉得好的东西,就也想给家里相依为命、同样听力不好的外婆也买一副。

——肖战诠释的这位外卖小哥,本身角色的逻辑是完整的,性格是丰满的,其与周围环境往来时展现的张力也是动人的。

也因此,肖战在《买耳朵》中的表演让我看到了他驾驭底层小人物角色的能力。


——这次肖战在角色的生活细节上做了更多有效的深化和拓展,没有故作卑微艰辛的浮夸设计,也没有在镜头前时刻注意保持形象,而是真正沉入并成为了角色,松弛地展现出了角色该有的微反应和微动作,让观众忽略对他皮相的关注,转而被他的情绪带动,这在刚蹿红、尤其是一直先以颜值皮相吸引观众注意力的新人演员里难得,的确又一次给了我不小的惊喜。

——赏其情绪,而非皮相,肖战在这支短片里的表演已展现出向这一层级审美进阶的趋势。

恭喜肖战,他这次又塑造了一个完全不同于他以往角色的新人物。

肖战现在给我的感觉就像一团上好的陶泥,可以随他本人和角色、导演的要求一次又一次任意锤扁揉圆,以塑成崭新的丰满人物。我现在更加好奇他今后还能带来怎样的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