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人物志0051:毁灭汉廷的真正凶手——李傕郭汜

本文作者为黄昏深处,主编为萨沙,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

说起汉末乱世的缔造者,可能每个人心目中都会有不同的答案。

有人说是何进,因为正是他作为外戚干政,导致东汉皇权旁落,令皇帝也成为了傀儡,从此威风全无。

也有人说是宦官张让等人,正是因为他们宦官干政,并且不遵守政治规则,暗算何进,才令东汉朝廷中央陷入了空前的混乱。

东汉末年董卓到底有多残暴(三国董卓对汉朝的破坏还不如这两人)(1)

也会有人说是董卓,因为他倚仗武力把控朝政,并强行废立新帝,使得东汉朝堂再次动荡,令皇室威信扫地。

还有人说是袁绍,袁术等人,因为他们作为诸侯之首、天下盟主,却不思进取,无勤王之心。反而只知道自己抢地盘,置皇室于不顾……

东汉末年董卓到底有多残暴(三国董卓对汉朝的破坏还不如这两人)(2)

然而笔者觉得,真正对东汉朝廷破坏力度最大,并且对汉朝皇室威信造成毁灭性打击的,并非是以上的这些人。而是今天我们要讨论到的两位主角——李傕和郭汜。

东汉末年董卓到底有多残暴(三国董卓对汉朝的破坏还不如这两人)(3)

熟悉三国历史或小说的朋友,都应该对李傕郭汜这两个人物不会感到陌生。他们都是西凉军的将领,同属于董卓阵营。而且,无论是在史书记载上,还是在演义小说中,在提到他们二人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同时提起。

在著名的桌游《三国杀》中,他二人是作为同一张武将卡牌出现。1989年CAPCOM出品的著名街机游戏《三国志之吞食天地》第一代中,他二人也在第五关,作为BOSS同时出场(都是小boss,跟着吕布这个大boss)……

东汉末年董卓到底有多残暴(三国董卓对汉朝的破坏还不如这两人)(4)

这说明,李傕郭汜两人,真可谓是形影不离,他们在历史上留下事迹和经历,也算得上是高度重合。

不仅如此,后来董卓死后,他们率西凉军余部反扑,并祸乱天下数年之久的劣迹,也被史书记载为“李傕郭汜之乱”。

我们就根据史料的记载,来好好剖析一下李傕和郭汜,这两个在汉末三国时代臭名昭著的恶人。

东汉末年董卓到底有多残暴(三国董卓对汉朝的破坏还不如这两人)(5)

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李郭二人的出身,已经他们在董卓麾下所担任的职务,和扮演的角色。

一说起董卓阵营,大家的第一印象,一般都来自于《三国演义》小说的影响:文有李儒,武有吕布华雄,可谓是猛将如云,人才济济,阵容十分强大……

然而,抛开演义小说中的渲染,历史上真实的李儒,就只是个普通的朝廷文官,掌管文书方面的“博士”而已。他在历史上唯一知名事迹,就是在董卓霸权京城以后,被任命为“弘农王郎中令”。并且在董卓的命令下,准备好毒药,害死了汉少帝。

东汉末年董卓到底有多残暴(三国董卓对汉朝的破坏还不如这两人)(6)

而在小说中大名鼎鼎的吕布,虽然和董卓有着“义父义子”的关系,但在董卓军中的地位也并不高(只是个中郎将)。而且由于其“背叛弑主”(杀丁原而投董卓)的行为,在董卓军中并不是太受人待见,和西凉军的主要将领们关系也不好。

至于华雄,则就完全是演义小说渲染出来的龙套,其真实身份只是个底层的军中都督,在史书上仅有一次留名的机会(《三国志-吴书-孙坚传》记载:合战于阳人,大破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

东汉末年董卓到底有多残暴(三国董卓对汉朝的破坏还不如这两人)(7)

是的,在真实的历史上,董卓麾下的人员结构,完全不是小说中所描写的那样。

根据史料分析,董卓身边并没有什么“超级军师李儒”这样的角色。在谋略方面,几乎都是他自己在拿主意。而董卓麾下的人物,基本上是清一色的西凉军将领,主要的人物牛辅,胡轸,徐荣,段煨,董越等,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李傕和郭汜两人。

当然,史料上并未具体记载,李郭二人在董卓麾下的具体职务(只记载为“董卓部将”)。只是从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来看,他们能在董卓遇刺身亡以后,一呼百应并率领西凉军残部攻陷长安。由此可以推断,他们两人在西凉军中的威望还是不低的。

东汉末年董卓到底有多残暴(三国董卓对汉朝的破坏还不如这两人)(8)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李傕在董卓麾下的地位,很可能还高出郭汜一筹。因为史书上记载了他的字“稚然”,这至少说明了,他的出身还是不算太差的(在古代,能有表字的一般都不可能是底层人)。

不仅如此,在诸侯讨董之战中,关东诸侯联军中的孙坚部屡战屡胜,连续击破西凉军。董卓忌惮孙坚军的战斗力之强,不敢与之硬碰,便玩起了政治上的手段。他意图以“联姻”为名,借机收买孙坚。而被派去与孙坚交涉此事的人,就正是李傕。(《三国志-吴书-孙坚传》记载:卓惮坚猛壮,乃遣将军李傕等来求和亲。)

东汉末年董卓到底有多残暴(三国董卓对汉朝的破坏还不如这两人)(9)

由此看得出,李傕在董卓身边,确实是个相当信得过,而且算得上是心腹的人物。不然,董卓也不可能在如此重要的事情上,派出他去担任使者。

而郭汜呢?史书上非但没有记录他的表字,还记载他原本是西凉一代的“马贼”……由此可以判定,郭汜的家庭出身肯定高不了,而且其原本身份是落草为寇的土匪。后来很有可能是受到董卓的打击,才被招安,并被董卓收于麾下,成为了西凉军的将领……

东汉末年董卓到底有多残暴(三国董卓对汉朝的破坏还不如这两人)(10)

接着,我们再来讨论一下,李傕郭汜作为西凉军将领,在战场上的表现。

应该说,李郭二人的军事能力还是值得肯定的。

据史料记载,在董卓进京以后,李傕和郭汜都是在董卓的女婿牛辅帐下效力。他们被派到中牟地区,与朱儁等人的部队作战,结果不仅在战场打败朱儁,还将战线推进至陈留、颍川一代……

要知道,朱儁也是朝廷的名将,号称“汉末三杰”之一,与卢植、皇甫嵩二人齐名。之前在交州大破梁龙,光和七年(公元184年)讨平黄巾,在河内击败张燕……可谓是战功显赫,威名漫天。

而李傕郭汜能够在战场上与之鏖兵,并将其击败。尽管有西凉军天生骁勇善战这等优势因素,但也足以证明二人的军事指挥能力。

东汉末年董卓到底有多残暴(三国董卓对汉朝的破坏还不如这两人)(11)

到后来李郭二人占据长安,把控朝政以后,马腾韩遂等西凉军阀,联合关中部分士大夫(如占据蜀中的刘焉等人),共同出兵,进军长安。结果被郭汜、樊稠,以及李傕的侄子李利等人,于长平观下大败……最终在损失上万人之后,灰溜溜逃回了凉州……

看得出,在战场上的李傕郭汜二人,都堪称猛将,其军事指挥水平不容小觑。就连时任朝中侍中的刘艾,也评价二人的用兵作战能力,连孙坚这等江东猛虎都比不了。(《后汉纪》记载:艾曰:“坚用兵不如李傕、郭汜。坚前与羌战于美阳,殆死,无能为!)

东汉末年董卓到底有多残暴(三国董卓对汉朝的破坏还不如这两人)(12)

不过,在战场上出色表现的同时,李郭二人麾下的部队军纪也差到了极点。基本上是走到一地,就劫掠到一地,大军所过之处奸掳烧杀一空,视百姓之性命如草芥……

可以说,当时的百姓们一提起“西凉军”三字,无不谈虎变色。被西凉军扫荡过的地方,往往也是十室九空。男子被拉去当苦役,女子被带入营中沦为发泄对象,剩下的老幼也逃不脱被随意残杀的命运……

由此也看得出,李傕郭汜二人,本身也是性格残暴,嗜血好杀之人。这样的人如果只是为害一方那还好,其破坏力和影响力还算有限。但是他们要是一旦得了势,那祸及到的就是天下。整个神州大地,恐怕都会因此而再无安宁之日……

东汉末年董卓到底有多残暴(三国董卓对汉朝的破坏还不如这两人)(13)

结果,在一系列的阴差阳错和机缘巧合之下,李傕郭汜二人,还真的就得了势,成为了东汉朝廷的实际掌权者。

初平三年(公元193年),挟持汉献帝迁都到长安的董卓,被王允设计拉拢了吕布,李肃等人,于皇宫侧门刺杀身亡。原本在西凉军掌控之中的朝廷,又一次出现了权力的真空……之前为了抵御关东诸侯联军,和农民起义黑山军的进攻,董卓将西凉军的主力都驻扎在了函谷关一代,而且将手底下所有的重要将领都派了出去,如牛辅、樊稠、李傕郭汜等。

(《三国志-董卓传》记载:初,卓女壻中郎将牛辅典兵别屯陕,分遣校尉李傕、郭汜、张济略陈留、颍川诸县)

东汉末年董卓到底有多残暴(三国董卓对汉朝的破坏还不如这两人)(14)

这样一来,西凉军等于是群龙无首,一下子陷入了无人统率和指挥调令的窘境。再加上牛辅这等西凉军的重要人物,也因出逃不成而被部下斩杀,首级送往长安报功。使得整个西凉军集团更是雪上加霜,内缺粮饷外无依托,几乎已经快要散架了……

(《三国志-董卓传》记载:比傕等还,辅已败,众无所依,欲各散归。)

据史料记载,当时的西凉军诸镇将领,都已经差不多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有的向朝廷认错乞降,有的准备解散部队,私自带着财物逃亡……然而在这个时候,有两个人物的出现,使得原本要四分五裂的西凉军,重新凝成了一个整体,也直接影响了李傕郭汜二人的命运,将他们推上了权力的巅峰……

东汉末年董卓到底有多残暴(三国董卓对汉朝的破坏还不如这两人)(15)

其一是朝中的司徒王允,他在刺杀董卓成功,并独揽朝廷大权以后,对于西凉军余党,采取“绝不姑息,斩尽杀绝”的铁血政策。还意图召来袁绍等关东诸侯,帮忙一起压制西凉军集团。

其二是在后世口中有着“鬼才”之称的贾诩,他当时在李傕军中任职,劝导李傕和郭汜说:“如果你们现在弃军单行,那就等于是放弃了手中最重要的筹码——军权。到时候你们孤身一人,势单力薄,随便一个小小的亭长,带几个人就能抓捕你们……”

“与其到那时如此被动,还不如趁现在军心未散之时,鼓起余威攻打长安。到时候要是仗打赢了,那你们就能夺得政权,挟天子以令诸侯。就算是打输了,到时候再考虑逃跑的事情,也为时不晚……”

(《三国志-董卓传》记载:既无赦书,而闻长安中欲尽诛凉州人,忧恐不知所为。用贾诩策,遂将其众而西)

东汉末年董卓到底有多残暴(三国董卓对汉朝的破坏还不如这两人)(16)

就这样,在王允的错误政策驱使下,在贾诩的巧妙建议下,李傕和郭汜顺势放出了“朝廷要杀尽凉州人”的风言风语。并由此激发了西凉军诸部的反抗之心,再次凝聚成为了一支劲旅,浩浩荡荡向着长安进发。

而朝廷这边呢?原本王允手下并没有太多的军队可用,新收的吕布、李肃、胡轸等部又军心不稳(他们本身也是西凉军董卓部的人)。虽有徐荣这等名将拼命力战而死,也挡不住在“求生之心”驱使下的西凉军。

很快,随着胡轸,杨定等人的叛变投敌,吕布等人的败走,长安城在董卓被杀不过月余的时间以后,又再一次落入了西凉军手中……而当初对西凉军诸部,采取“绝不手软”政策的司徒王允,也被全家问斩,死在了李傕郭汜的屠刀之下……

东汉末年董卓到底有多残暴(三国董卓对汉朝的破坏还不如这两人)(17)

就此,李傕和郭汜二人,一下子成为了西凉军中威望最高的人。因为当初是他们最先举起了“反抗大旗”,在西凉军集团看来,他们就像是救世主一样力挽狂澜,并且拯救了整个集团的命运。

然而,对于整个东汉朝廷,和年幼的汉献帝来说,这可就真的是一场灾难了。刚从董卓的淫威下解脱出来才几十天的时间,就要重新去面对李傕郭汜这两尊,比董卓更加凶横的西凉军恶神。难以想象之后的命运,会如何黑暗和惨淡?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李傕郭汜二人,在掌控东汉朝政以后的所作所为。

首先,二人以“功臣”自居,将董卓奉为“社稷忠臣”,将王允吕布等人污蔑为乱党,再将自己的暴力行径,打造为“拨乱反正”的义举(还要不要脸了?)。就此向汉献帝当面索要官爵……

东汉末年董卓到底有多残暴(三国董卓对汉朝的破坏还不如这两人)(18)

结果,李傕为扬武将军,后又进阶为车骑将军、封池阳侯,郭汜为扬烈将军,又提升为后将军、美阳侯。至于其余西凉军众人,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封赏,如樊稠、张济等人,均位居“中郎将”。

不仅如此,李郭二人还同执“假节钺”,等于是得到了代行皇帝权力的资格,可以肆无忌惮把持朝政……只不过,他们的瞬间上位,爬上了东汉朝堂权力巅峰,非但不能使得天下安心,反而是令朝野内外的所有人,都感觉到惶恐和不安……

东汉末年董卓到底有多残暴(三国董卓对汉朝的破坏还不如这两人)(19)

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来看看李傕郭汜的所作所为就知道!

据史料记载,李傕郭汜军在进入长安的时候,军纪就非常糟糕。纵兵劫掠不说,还视城中百姓生命如草芥,杀人如杀猪狗一般眼睛都不眨。不仅如此,就连朝中的官员,都逃不出他们的魔爪,在混乱中被屠杀了不少……当然,这仅仅是李郭二人的第一波杀戮而已。之后还有更深更黑的杀戮噩梦,在等着他们……

(《三国志-董卓传》记载:与卓故部曲樊稠、李蒙、王方等合围长安城。十日城陷,与布战城中,布败走。傕等放兵略长安老少,杀之悉尽,死者狼籍。)

东汉末年董卓到底有多残暴(三国董卓对汉朝的破坏还不如这两人)(20)

之后,李傕和郭汜又大肆搜捕当初参与过“诛杀董卓”的人,将其一一斩首。至于主谋王允,不单是全家问斩,还被陈尸街头,以示警告……(《三国志-董卓传》记载:诛杀卓者,尸王允于市。)

再往后,李郭二人加上樊稠,一方面仗着军力之强,击退了马腾韩遂和刘焉等人的进攻。另一方面,他们又随意把控朝政,根据自己的喜好任免官员,使得东汉朝堂的运作几乎陷入停滞。

不仅如此,他们还依然不改以往的“掠民”本色,时常纵兵抢劫,搞得周边百姓损失殆尽,流离失所。到头来,就连一向繁华的长安城内,百姓也是十室九空。

尤其是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天下大饥,处处闹荒,李郭二人不仅侵夺了汉献帝原本要拿来赈灾的钱财,还更加变本加厉地劫掠百姓,造成更为严重的饥荒……原本有着上百万人口的关中地域,人不是饿死就是逃荒,纷纷南迁至刘表、刘焉、张鲁等人的领地……

看得出,如果说之前的董卓,只是个残暴无道的恶人;那么现在的李傕和郭汜,简直就是两头眼红齿利的禽兽。董卓好歹还具备相当的政治能力,做事情多少有些分寸,心里也还有些“天下”的概念。而李傕和郭汜二人,基本上就只知道掠夺和破坏,完全不懂得安政和建设。

可以想象,原本就威信尽失,在风雨缥缈中摇摇欲坠的东汉朝堂。在这样两个疯子的折腾下,会被破坏成什么样?

东汉末年董卓到底有多残暴(三国董卓对汉朝的破坏还不如这两人)(21)

事实上,到了兴平二年(公元195年),李郭二人也逐渐因为权力的分赃不均,而产生了矛盾。他们先是设计诱杀了自己的同僚,同为西凉军将领的樊稠李蒙等人,并将他们的军权都拿到了自己手中,由此开启了西凉军集团内部的相互猜忌和内斗。

接着,由于郭汜之妻妾等人的挑拨,郭汜对李傕也产生了怀疑,担心后者像杀死樊稠李蒙等人一样,将自己的头颅也收掉。而李傕也是对郭汜的无端起疑,而大发雷霆。于是,二人各率部众,相互厮杀,将长安城内的天子脚下之地,当成了自己的战场……

东汉末年董卓到底有多残暴(三国董卓对汉朝的破坏还不如这两人)(22)

据史料记载,李傕郭汜这一打就是几个月的时间,双方的死伤都数以万计。就更遑论长安城中的可怜百姓们,以及朝中那些无辜的各级官员,会因李郭二人的兵连祸结,而被妄杀误杀掉多少?

不仅如此,汉献帝也成为了李郭二人所争抢的猎物。同年三月,安西将军杨定与郭汜合谋,意图将汉献帝劫持到自己营中,当作政治资本。但李傕却先下手为强,派侄子李暹提前劫持汉献帝到自己营内。而作为报复,郭汜也随后劫持了前来劝和的公卿官员们……

东汉末年董卓到底有多残暴(三国董卓对汉朝的破坏还不如这两人)(23)

总之,李傕郭汜两人的不断厮杀,使得长安城内战火不断,乌烟瘴气,处处残墙断垣,惨不忍睹。同时,也大大消耗了自身的实力,令杨奉、张济等人都离心离德,率部脱离了李郭二人的麾下……

最终,献帝决定要东归,带着朝中所剩不多的各级官员们,准备回到旧都洛阳。而李傕和郭汜,也同意了汉献帝的请求……或许在他们看来,一个失势落魄的皇帝,已经没有了太大的利用价值。而东汉朝堂在他们这几年的折腾之下,更是已经濒临潦倒,没什么可以捞取的好处和政治资本了。

东汉末年董卓到底有多残暴(三国董卓对汉朝的破坏还不如这两人)(24)

于是,李郭二人暂时达成了和解。李傕引兵出屯池阳,等于是实际上控制了长安关中的地盘。而郭汜则加入了护送汉献帝车驾东归的队伍,和董承,杨奉等人,一起护送皇帝东归洛阳。

然而行至半路,郭汜又突然反悔,想挟持献帝到郿县,继续成为他的傀儡。结果被杨奉杨定董承等人引军击溃,才没能使郭汜的阴谋得逞,保得汉献帝继续东行。

之后,当东归人马到达弘农郡华阴县时,郭汜又一次率兵杀了过来。这一次,他不仅与之前厮杀不休的李傕和解,而且李傕也一同率兵赶来,要抢献帝圣驾回长安……

东汉末年董卓到底有多残暴(三国董卓对汉朝的破坏还不如这两人)(25)

双方在弘农郡东涧一场大战,结果董承和杨奉等护驾人等惨遭大败,虽然能保得汉献帝杀出了重围,但死亡的百官、士卒不可胜数,女眷辎重和皇室的各种器物典籍,也全部被丢弃……

(《后汉书-卷七十二记载》:车驾进至华阴。宁辑将军段煨乃具服御及公卿以下资储,请帝幸其营。初,杨定与煨有隙,遂诬煨欲反,乃攻其营,十余日不下。而精犹奉给御膳,禀赡百官,终无二意。李傕、郭汜既悔令天子东,乃来救段煨,因欲劫帝而西。杨定为汜所遮,亡奔荆州。而张济与杨奉、董承不相平,乃反合傕、汜,共追乘舆,大战于弘农东涧。承、奉军败,百官士卒死者不可胜数,皆弃其妇女辎重,御物符策典籍,略无所遗。)

东汉末年董卓到底有多残暴(三国董卓对汉朝的破坏还不如这两人)(26)

杨奉和董承假装向李傕等人求和,暗地里却派遣使者,前去河东郡招纳白波军将领李乐、韩暹、胡才等人,同时,还找了南匈奴右贤王去卑,借得数千骑兵,终于反败为胜,大破李傕等人,献帝车驾得以继续东进。

然而不久之后,李傕郭汜又再一次引兵追来,双方再一次大战,董承等人也再一次战败,朝中百官再一次惨遭屠戮……最后,杨奉和董承连夜护卫献帝渡过黄河,进入河东,得到了河内郡太守张杨到保护,才算是勉强摆脱了追兵……

(《后汉书-卷九-孝献帝纪第九》记载:十二月庚辰,车驾乃进。李傕等复来追战,王师大败,杀掠宫人,少府田芬、大司农张义等皆战殁。进幸陕,夜度河。乙亥,幸安邑。)

东汉末年董卓到底有多残暴(三国董卓对汉朝的破坏还不如这两人)(27)

就这样,当汉献帝好不容易回到洛阳时,几乎已经是光杆司令一个。身边残存的所有人等加起来,也已经是所剩无几,根本凑不成一个完整的朝廷建制了……可以想象,李傕郭汜这几次对朝中人士、官员的屠杀,达到了何等惨烈的地步……

之前,东汉王朝好歹机构健全,官员不少,各种侍从宫女还有闲杂人等,也一应俱全。不管是之前的宦官干政的张让,还是外戚专权的何进,又或是残暴霸权的董卓,至少都还在维持着这套系统的运转。就算是皇帝失了势,“朝廷”这个机构也还在,具备一定的斡旋能力和影响力。

东汉末年董卓到底有多残暴(三国董卓对汉朝的破坏还不如这两人)(28)

但如今,经过了李傕和郭汜的这场闹腾,一而再再而三地对朝堂进行破坏,对官员进行屠杀。可以说是从根本上粉碎了朝廷的人员架构,摧毁了朝廷运转所依赖的根基……其破坏力真不是之前的宦官、外戚,还有董卓等人所能比的……

事实上,之后曹操迎献帝到了许昌的时候,所谓的“东汉朝廷”,基本上也就是只有汉献帝孤身一人。这时候的朝廷,实际上已经改姓了“曹”,皇帝的名号都不过剩下个幌子而已。再加上后来衣带诏事件一出,董承,王子服,种辑等人伏诛,更令汉献帝成为孤家寡人,只能任由曹操将他当成傀儡,连最后一点仅存的翻盘希望也没有了……

东汉末年董卓到底有多残暴(三国董卓对汉朝的破坏还不如这两人)(29)

就此,我们也算是理清了,关于李傕郭汜二人的生平,以及他们得势上位,并祸乱朝纲的过程。我们应该给他们两人,作出一个什么样的评价呢?

其实,对于这两个乱臣贼子,并没有什么好评价的。因为他们在史书上所留下的事迹,基本上就一个字——“杀”。从一开始在董卓麾下,和关东诸侯厮杀;到后来董卓死后,率兵杀回长安,并杀了王允等人;再到后来相互干仗,残杀百姓和朝中官员;好不容易放汉献帝东归,又反悔追来,继续大开杀戒……

东汉末年董卓到底有多残暴(三国董卓对汉朝的破坏还不如这两人)(30)

是的,说他俩是乱政的贼人,也许都太轻了……因为他二人身上,基本上看不到什么人性,倒是在“兽性”方面,更加突出。或者是,他们更像是汉末乱世之中,两头牙尖爪利的凶兽,仗着武力之强,在肆无忌惮地破坏着,视线内的一切东西。

原本百姓富庶,人口密集的关中地区,长安地域,在李郭二人数年的肆无忌惮抢掠之下,沦为了人间地狱。死在他们铁蹄下的无辜者何止百万,再加上逃荒的,饿毙的,绝望自尽的……关中人口几乎减少了九成以上,处处只剩下战争和强夺过后的灰烬。

东汉末年董卓到底有多残暴(三国董卓对汉朝的破坏还不如这两人)(31)

当然,对百姓的屠杀只是一方面。李傕郭汜二人最大的危害,还是在于对东汉王朝顶层建筑的破坏和糟蹋。尤其是对朝中各级官员们的数次屠杀,完全摧毁了朝廷的建制,也践踏和粉碎了东汉王朝,所仅存的威望和秩序……

俗话说,多行不义必自毙,李郭二人的残暴恶行,到头来也先后收到了恶报!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郭汜众叛亲离,被部下伍习杀死(《后汉书》记载:张济饥饿,出至南阳,攻穰,战死。郭汜为其将伍习所杀)。而李傕也被曹操派出的讨逆军(领军着为裴茂,段煨等人),杀得节节退败,退守到黄百城。

东汉末年董卓到底有多残暴(三国董卓对汉朝的破坏还不如这两人)(32)

到了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四月,同为西凉人士的梁兴、张横等人,在曹操的命令下攻破城池,并将李傕击败斩首。曹操下令夷灭其三族(为什么不灭其九族?),并将其头颅传送至许昌。汉献帝则下令在许都城内将头颅高挂,示众于天下,以表达对这号乱臣贼子的强烈痛恨……

对于这样的结局,笔者只想感叹一个字:“该!!!!!!”

东汉末年董卓到底有多残暴(三国董卓对汉朝的破坏还不如这两人)(33)

PS:李傕郭汜之乱,令东汉朝廷从此名存实亡,也正式宣布了汉末乱世的来临。

但是我们也不禁也要问一句,在李郭二人为祸朝廷,践踏关中之时,其他天下群雄,都干什么去了呢?

东汉末年董卓到底有多残暴(三国董卓对汉朝的破坏还不如这两人)(34)

不管是占据冀州的袁绍,还是坐拥南阳的袁术,又或是占据兖州的曹操,再或是割据一方的张杨、陶谦、刘表等……居然就没有一个人出来真臂高呼,兴兵勤王。反而是任由李郭两个疯子挟持皇帝,并祸乱朝廷长达四年之久……

也许,汉室的衰微,和中央政权的倒塌,对于他们这些地方势力来说,反而好处更大吧……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