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近些年,虽然李诚儒戏拍得不多,但是他的热度一直很高。

李诚儒 经典 (老戏骨李诚儒的快意人生)(1)

近期,他在《戏儒人生》节目中批评“奔跑吧兄弟”,“乘风破浪的姐姐”等综艺,由资本操控,只认可流量,浪費大量社会资源,没有任何意义。

还揭露偶像明星团队雇水军,虚造声势等内幕,更是直截了当地喊话小鲜肉:“你有那么红吗?你有那么火吗?”

对李诚儒的毒舌评论,意料之中的事情,但在网络平台,还是掀起了风浪。

前几年他就看不惯郭敬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作法”,批評他不以演技为标准,光看脸蛋捧艺人的行事风格。

李诚儒 经典 (老戏骨李诚儒的快意人生)(2)

当郭敬明想解释时,李成儒怒怼道:“你等我说完,小小的年纪,要懂得尊重人”。说得郭敬明下不来台,这个视頻更是登上过热搜。

其实,李诚儒与郭敬明之争,在综艺《演员请就位》中,早就发生过。

当郭敬明组演员,表演完毕后,轮到李诚儒发言,他用三个形容词“如坐针毡、如芒在背、如鲠在喉”痛批郭敬明作品是无病呻吟,没有大国情怀,令郭敬明十分难堪和不满,随即“李郭大战”爆发。

李诚儒 经典 (老戏骨李诚儒的快意人生)(3)

对演员台上的表演,李诚儒说话更是耿直,点评十分犀利,心理素质不强的选手,受不了的,当场就哭了起来。

所以,每当他发言时,台上表演的嘉宾显得很忐忑不安。有些演员怕挨批,晚上会敲门送他礼物,这个行为令他不齿:“这很明显是在走后门”。

在这个舞台上,那怕是三获影后的惠英红,还是老戏骨倪萍,王琳没演好,照样难逃他的质疑声。

即使对导师陈凯歌的烂片《无极》,同样是不留情面,实话实说,引发陈凯歌不悦。

在我这个普通观众看来,李诚儒话糙理不糙,他是个非常耿直的人,说话简单直接,点评更是中肯到位,能引发观众的共鸣。

02

有人会说,李诚儒有什么资格批评人呢?这得从他的经历说起。

李诚儒 经典 (老戏骨李诚儒的快意人生)(4)

李诚儒,1954年11月25日,出生于北京一个贫苦家庭,兄弟姐妹11人,全家挤在三间小屋里,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二岁半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

为了养活这些孩子,妈妈在铁路上扛过枕木、砸过路钉,当过帮厨、做过瓦工、保姆。即使如此辛苦,孩子们依然吃不饱饭。

每当柳絮满天飞时,李成儒就很烦恼,因为柳絮出来了,柳芽就吃不成了。

因为饥饿,他在马槽里跟马抢过食,吃二个豆饼,可以开心很多天。全家去农村暂住时,六岁的他和哥哥,到别人收过的番薯地里,和别人抢剩下的东西,被打得头破血流。

哥哥到戏校唱京剧学拉二胡,耳濡目染的他,也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家离北京人艺非常近,出门往东走,过一个红绿灯6分钟就到了。

为了看人艺的戏,李诚儒经常趁人多逃票,对人艺的话剧十分入迷。当他看着舞台上的董行佶老师时,深深被他的声音和演技折服。

董行佶被朗诵界称为“声音之王”,业内有个说法“董行佶不死,中国朗诵界谁敢牛逼”,直到现在著名演员濮存淅,仍对董行佶的台词功底推崇备至。

1972年18岁的李诚儒,因机缘巧合,拜在人艺董行佶老师门下,董老师后来主演了电影《廖仲恺》,还是邓颖超点名钦定的主演,他凭此剧获得1984年金鸡奖最佳男主角。

李诚儒 经典 (老戏骨李诚儒的快意人生)(5)

廖仲恺的儿子廖承志,看这部电影时流泪了,他觉得董行佶将他父亲演绎得太好了,就像看到了自己父亲。

对李诚儒这个穷学生,董老师是分文未取,倾心传授。李诚儒学得也很认真,十年来,无论刮风下雨,都按约定时间去董老师家,两人建立深厚的师生情谊。

考北京电影学院时,他的诗朗誦震惊了评委老师,并追出教室询问他的基本情况,得知他是董行佶老师的弟子。

回去后,他高兴地对董行佶老师汇报说:“估计这次能考上北电,老师都追出来了”,可董老师却说:“这些老师都是我的学生,你去了,是他教你还是你教他呀?”

北京电影学校正如老师所料,并没有录取他。可惜,董老师于1983年因身患抑郁症自杀身亡。

03

1980年他考进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进修班。当时考生7000多人,只录取了30多人,和赵宝刚,张光北,倪大红,朱琳是同学。

从北电表演进修班毕业后,恰遇中央台筹拍《西游记》,他很想演唐僧,但受形象影响,未能如愿。后被导演杨洁选任为《西游记》剧务,做一些琐碎的工作。

李诚儒 经典 (老戏骨李诚儒的快意人生)(6)

因为他很聪明又勤快,颇受导演杨洁信任,主要负責选角的工作,包括沙僧的扮演者闫怀礼,就是被他看中的,他在这个剧组一干就是五年。

对李诚儒的付出,杨洁导演这么评价他∵“没有李成儒就完不成《西游记》5年的拍摄,缺了李成儒就等于缺了一个手”。

李诚儒 经典 (老戏骨李诚儒的快意人生)(7)

李诚儒原以为,只要干活勤恳些,努力会换来回报,可以留在中央电视台工作。谁知《西游记》杀青后,李诚儒就没了工作。

想起北电老师说的:“诚儒啊,老师的话你甭嫌难听,以你的形象来看,不是高大全,不是奶油小生,连丑角你都不是最佳人选。你啊,等40岁以后再找机会吧,最起码那时候你有阅历。”

李诚儒 经典 (老戏骨李诚儒的快意人生)(8)

没工作的他,眼瞅着一家人要吃喝,万般无奈之下,他想起了老师的话,决定另辟蹊径,成为下海浪潮里的一份子。

04

当时正赶上过年,他拿出家底,从北京批发公司进货,卖给各大厂矿企业,做春节福利。

后来专门做些批发、左右手倒腾生意。时间长了,他把眼晴放在服装上,从广州西湖路上货,再坐火车两天一夜,回北京出货。

有时候手头紧,连车钱都没有,就躲在座位下面逃票,闻别人的臭脚丫子。

随着资金的累积,颇有经商头脑的他,开了一家服装店,专门进些好面料,找设计师设计,和服装厂合作,把服装供给各大商场。

鼎盛时期,王府井、西单、东安市场都有他的服装出售。

1990年,李诚儒胃口越来越大,他去西单租了1000平米,创建了“特别特”服装品牌。

服装厂裁剩下的边角料,都能被他做成旗袍,每件款式只做一件,50元的成本直接卖880块,因为每件都是独一无二的。

售货员用选角标准进行海选,都是美女,生意火爆得,一天50到60万的营业现金,每天数钱数到手抽筋,真正实现了日进斗金。

发了财的李诚儒,对金钱没了概念,出门开几十万的奔驰S560,穿着七八万一套的西装,戴着一万块一条的领带,每双袜子都得480元。

李诚儒 经典 (老戏骨李诚儒的快意人生)(9)

当时,有“北京四李”之称的富豪,他占一席之位。随着生意的火爆,他有些不满足服装生意,开始玩起了外汇。

每天下午五点半,准时给香港打电话,确定美元兑日元行情后买进。吃了晚饭,就去天上人间潇洒,服务员一句“老板好”,马上打发一百美金的小费。

他的外汇账上,最多时有1300万美金,几乎1亿人民币。

1993年,受美日贸易战影响,他因判断失误,致使炒外汇失败,几乎一夜之间家底被掏空。

05

手头紧的李诚儒,想起自己熟悉的娱樂圈。当时赵宝刚执导了《编辑部的故事》,贾何必这个角色是一个文化骗子,看到同学李诚儒有难,赵宝刚决定让他出演这个角色。

随后他又客串了赵宝刚的《过把瘾》,《东边日出西边雨》,逐渐把他的戏瘾勾了起来。

后来他决定写本子,组建剧组拍戏,于是开拍了《重案六组》和《我这一辈子》两部戏。《重案六组》中他演的警察大曾,被认为是比警察更象警察,这部剧播出后,火得一塌糊涂。

李诚儒 经典 (老戏骨李诚儒的快意人生)(10)

2011年,李诚儒和朋友一起筹集了4000万,准备在宫廷剧上大干一场。

他认为,当时市面上的宫廷剧是在胡编乱造,他想把观众的认知掰过来。经过五次稿件整理后,写了一部正剧,取名为《红墙绿瓦之残阳》,又叫《宫锁秘史》。

电视剧拍完了,却被各电视台,以“太正”为由拒收,李诚儒终于被现实打败,4000万的投资打了水漂。

备受打击的他,突然觉得自己迎合不了市场,于是老老实实做起老本行,继续做演员。

可戏比天大的他,对演戏非常认真且执着。在与香港巨星郑少秋对戏时,因他普通話说不顺溜,干脆用数字12345代替台词,李诚儒深为不满拂袖而去,一点不给这位当红巨星面子。

李诚儒 经典 (老戏骨李诚儒的快意人生)(11)

李成儒的演艺功底很深,他演的《大腕》中的神经病,那段3分半的表演,剧中的“成功人士买什么,不买最好的,就买最贵的,我们做房地产的口号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贵!”这段台词,可以说是一气呵成,至今是无人可超越的经典,堪称是教科书式表演。

06

李成儒有两段婚姻,第一段于1984年结婚,婚后生了儿子李大海,婚姻仅维持了8年就结束了。

第二任妻子是史依弘,史依弘比李诚儒小18岁,是上海京剧团演员,梅派大青衣,国家一级演员,多次获得戏曲界大奖。

李诚儒 经典 (老戏骨李诚儒的快意人生)(12)

两个人认识时,史依弘还不到25岁,她痴迷京剧,一心只有事业,感情方面则是一片空白。李诚儒当时一边经商一边演戏,有钱又是单身,他第一次见史依弘,就惊为天人,一周后大胆表白,史依弘没有同意。

李诚儒并不甘心,只要史依弘演出,他都会带一大堆人去捧场,李诚儒还挺浪漫,会给她制造各种惊喜。

李成儒追了5年,终于抱得美人归。为了方便她练功,特別建了一间80平方的练功房。

但是两个人一个长住北京,一个长住上海,李诚儒希望两个人长相守,但自己的事业重心又在北京,而史依弘事业心也强,不愿为爱妥协,两人都不想牺牲事业迁就对方,结婚2年后,最终无奈选择了离婚。

李诚儒 经典 (老戏骨李诚儒的快意人生)(13)

对唯一的儿子李大海,李诚儒釆取放养,打压式教育。儿子找他打欠条借钱买房,他以“我借给你,你还得起吗?”为由直接拒绝。

在他眼中的儿子,“除了继承了父母给的皮囊,长得人模狗样的之外,其他狗屁不是,啥成就都没有”。面对屏幕,儿子被他说得一文不值。

李诚儒 经典 (老戏骨李诚儒的快意人生)(14)

李大海参加《我不是明星》选秀节目,别的选手的父母,都叫人过来支持孩子,但李成儒不仅没找朋友帮忙,连他自己都懒得去。

节目组要求,为儿子说好话的环节,李诚儒在录像中直接怼,“没有本事,没有什么值得夸的地方”。李大海因此被网友评为:“最悲催星二代”。

在《夸就对了》节目中,李成儒又怼儿子:“他成功吗?台球没打成世界冠军,演戏没有代表作,唱歌没有三首作品”!一句“没我李成儒,你知道他李大海是谁吗”,问得主持人哑口无言。

李诚儒 经典 (老戏骨李诚儒的快意人生)(15)

其实,李大海是个很争气的孩子,很长一段时间在残联做义工,2013年被正式聘用,开了两家录音棚,成立了影视公司,一直坚持自力更生。

在外人眼中,李大海年少辍学打工,和妈妈住在18平方旧房28年的经历太过辛苦。觉得这个身家早己过亿的父亲太过无情。

李诚儒 经典 (老戏骨李诚儒的快意人生)(16)

可李诚儒认为儿子,没吃过什么苦,不象自己一样有男人气。与自己小时候相比,儿子就是无病呻吟。

他不会花钱包装儿子,他认为人还是得有真本事,他对儿子狠,只是想让儿子明白,别以为老子挣的錢是你的,一切得靠自己争取。

07

生活中的李诚儒,对朋友可比儿子好多了,演员董勇就是在他的力荐下,出演《重案六组》中江汉一角走红,从此走上星光大道。

李诚儒 经典 (老戏骨李诚儒的快意人生)(17)

李诚儒也是个爱才的人,他对刘桦的表演才能非常欣赏,多次给他创造机会,使他迅速走红。

李诚儒 经典 (老戏骨李诚儒的快意人生)(18)

如今的李诚儒,经过多年的努力,早已身家过亿,是中国最大的金丝楠木收藏家,已經收藏了180多件金丝楠木作品,每一件都价值不菲。

金丝楠木极其珍贵,在古代为皇家专享。因此李诚儒调侃地说道:“要是生活在古代,私藏这么多金丝楠木,那可得满门抄斩”。

李诚儒 经典 (老戏骨李诚儒的快意人生)(19)

他在故宫旁边有座四合院,后来在十三陵购入一块地,建了一座四合院面积很大,院子里种了500棵樱桃树。

从九十年代开始,他就收藏古董,名家字画,如今家中收藏颇丰,在他眼里,古董的意义不是钱,而是承载着一段段历史。

李诚儒 经典 (老戏骨李诚儒的快意人生)(20)

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李成儒早就看淡了,无非是千金散尽还复来。

说实话,李成儒象个炮仗,说出了行业的痛处,如今在这个随声附和的年代,偶尔听听李成儒的"如芒刺背,如坐针毡"还是挺有意思的!

(图片选自网络,侵权即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