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春秋战国是个百家争鸣、文化昌盛的时代,涌现了很多圣贤,也诞生了很多寓言故事。


比如我们熟悉的守株待兔、揠苗助长,以及我们不那么熟悉的智子疑邻、狗猛酒酸……

揠苗助长哲学寓意是什么(守株待兔揠苗助长)(1)

(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宋国有一个好吃懒做的农民,偶然一次看见一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在树旁,等待奇迹再次出现。(典故出自《韩非子·五蠹》)


守株待兔用于批判那些不知变通,死守教条的思想方法。


揠苗助长:宋国有个人,太期盼田地里的禾苗长高,于是不辞辛苦一根根把禾苗拔高,结果禾苗全死了。(典故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揠苗助长比喻急于求成却适得其反。


智子疑邻:宋国有个富人,家里的墙因下雨被损坏。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好,必定会有盗贼进来。”邻居老人也说了同样的话。当天晚上这家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富人因此称赞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者是邻居老人。(典故出自《韩非子·说难》)


智子疑邻告诫人们要尊重事实,而不要像故事中这个宋国富人一样只用亲疏和感情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


狗猛酒酸:宋国有个卖酒的人,卖的酒明明很好却无人来买,以至于长期搁置酒都变酸了。卖酒人不解其中缘由,长者杨倩解释说,是因为他养的狗太凶,才导致大人不敢让自己的孩子去买酒。(典故出自《韩诗外传》)


狗猛酒酸比喻环境恶劣,前进困难,也比喻权臣当道,阻塞贤路。

揠苗助长哲学寓意是什么(守株待兔揠苗助长)(2)

(揠苗助长)


对比以上四则寓言不难看出,故事的主人公有两个共同点:其一,都是宋国人;其二,都是愚人。


这类写宋国愚人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比如宋人名母、重带自束、不龟手药等。总之,先秦寓言故事中的傻子,大多数都是宋国人,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追本溯源,先从宋国的起源说起。

揠苗助长哲学寓意是什么(守株待兔揠苗助长)(3)

(春秋初期地图)


《荀子》记载:“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周朝下设71个诸侯国,其中鲁国、晋国、韩国等都是周天子本家的姬姓国;而余下的秦国、赵国、齐国等都是帮周朝打天下的功臣之国。


宋国的情况却极为特殊。西周初期,周天子遵循“兴灭继绝”的传统,封商纣王的兄长微子启为诸侯王,建立宋国,定都于商朝的旧都商丘。


言至于此,大家不难想象,宋国作为“前朝余孽”,被黑似乎是必然的。这是“宋国傻子多”最广为人知的一个原因。但是,历史真相却绝非仅此而已。


首先,世人对宋国人的地域黑从先秦时期就已经开始了。


商人之所以叫商人,与商地之人有很大关系。商地自古商业繁荣,有多古呢?这么说吧,早在夏朝时这里就诞生了史上第一位商人——有着“华商始祖”之称的王亥。而中国第一位商业理论家计然也是宋国人。商地之人善于经营之道,久而久之,人们便把做生意的人称为商人。

揠苗助长哲学寓意是什么(守株待兔揠苗助长)(4)

(王亥经商图)


商人在当下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但在重农抑商的古代,人们普遍认为商人狡诈精于算计,只追求利益而不注重道德,所以对他们有天然的敌意。这也是宋国人被黑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却以上两点,我们再来聊聊“宋国傻子多”背后隐藏的核心原因。


《孟子》、《列子》、《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战国策》,这些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里纷纷出现了宋国人,而且其形象大多是负面的。其中成书最早的《孟子》是公元前300年左右的作品,成书最晚的《韩非子》是战国末年的作品,而宋国于公元前286年被齐国所灭。也就是说,这段时间里宋国正逐步衰微,并最终走向了灭亡。


试想一下,在“逞干戈,尚游说”的战国中后期,有什么比从一个不治而亡的诸侯国身上寻找前车之鉴,进而吸取教训提出治国策略更有效的游说方法?很明显,作为亡国的失败者,宋国被抓了典型。


这种情况在《韩非子》中体现得最明显,书中除了宋人,郑人、卫人、鲁人、齐人等也都纷纷成了愚人故事的主角,原因大同小异:郑、卫、鲁分别在公元前375、254、256年灭亡,而齐国在灭宋后也因被五国合纵攻打而迅速衰落。


同为亡国者,宋国却被黑得最惨,除了因为作为殷商后裔的宋国人本来印象分就差,还与韩非子的思想主张息息相关。

揠苗助长哲学寓意是什么(守株待兔揠苗助长)(5)

(韩非子)


作为法家集大成者的韩非子,天然地就不喜欢宋国。因为,法家提倡的治国理念是以法治为核心、以富国强兵为己任,而以宋襄公为代表的宋国国君却坚持所谓的仁义,并因此导致了最终的失败。韩非子自然不会放过这条小辫子。


宋襄公与楚王会盟,因遵守武德不带军队,结果被楚王扣押。而在之后的泓水之战中,宋襄公又遵守战争礼仪,非要等到楚军渡河列好阵后再战,结果大败受伤,次年便伤重而死。


种种史实可见,宋襄公确实是个坚守仁义的人,有可取之处,但作为一国之君,又未免过于机械迂腐,这是韩非子所鄙夷的。韩非子不仅写了很多宋国愚人故事,他也是第一个正式地在文章中嘲讽襄公之仁的人。

揠苗助长哲学寓意是什么(守株待兔揠苗助长)(6)

(宋襄公剧照)


其实,韩非子笔下的宋国愚人,又何尝不是宋襄公的缩影?寓言故事中宋国人的愚蠢,与宋襄公在坚守仁义时表现出的机械与迂腐简直如出一辙。


另外,宋国人被黑还有文化差异的原因。仔细比对会发现,愚人多产的宋、卫、鲁、齐四国都是处于黄河下游地区,这在先秦时期属于“东夷”,而另一傻子盛产地楚国则属于“南蛮”,他们与地处西方的赵、魏、韩、秦等国存在文化和习俗上的差异,因此容易被排斥,甚至是被诋毁。


综上,“宋国傻子多”其实是一种偏见和抹黑,不完全符合历史事实。宋国作为前朝后裔、商贾之乡、东夷蛮人,被贴上了迂腐守旧的标签,在战国末年那个急于破旧立新的时期,很不幸地被树为愚人的典型。


参考资料:《韩非子》、《先秦诸子与中国文学》等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