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河宋运辉遭打压后续 宋运辉技术过硬(1)

在电视剧《大江大河》里面,东海化工厂厂长马保平是一位博弈高手,对上级绝对服从,无论是路司长采购日本设备而非美国设备的意图,还是周司长表态支持宋运辉的指示,他都能言听计从。

马保平城府极深,善于弄权,在东海项目遭遇滨城项目的正面竞争不得不搁浅之后,他毫无怨言,表示自己快到龄退休,无欲无求;可是一旦东海项目起死回生之后,他乘势而上,谋求更大利益。

相比宋运辉的理想主义,坚持原则,马保平从来不给自己设限,他唯一坚持的原则,就是服从权力逻辑,马保平何以成为官场上的不倒翁?对于权力的野心欲望,是他左右逢源、如鱼得水的秘诀。

马保平代表着传统的官僚,在宋运辉提议东海二期项目进行股权换设备的合作后,他内心深处是强烈反对的,但是在明面上保持着一贯的圆滑狡黠,以当时盛行的“姓资还是姓社”舆论当挡箭牌。

大江大河宋运辉遭打压后续 宋运辉技术过硬(2)

马保平虽然对化工技术一知半解,是一个门外汉,但是作为中原厂的嫡系,他是化学工业部周司长安插在东海的利益代言人,包括副厂长高祥荣,乃至后勤处的曹波,与金州系一直在明争暗斗。

马保平的特长在于驭人之术,能够充分领会上级的意图,也知道竞争对手的软肋弱点,作为东海化工厂厂长,他对于领导班子内部的平衡制约,玩起来驾轻就熟。相比之下,宋运辉就稍显稚嫩了。

水书记曾经对宋运辉说过:“权力是用来保护理想的,一旦掌握了公司的财务权和人事权,就掌握了公司命脉。”同样是一位不懂技术的传统官僚,水书记的话直击要害,也是马保平的成功诀窍。

宋运辉对于技术设备的追求,满腔抱负和理想情怀,既是他在事业上不断进取的源动力,也是他在权力斗争漩涡中的命门:他过于倚重技术而看轻了官场规则,因此招致了同僚间不少的责难非议。

大江大河宋运辉遭打压后续 宋运辉技术过硬(3)

宋运辉手里可用的资源并不少,入主东海化工厂之后,他向化学工业部申请一纸调令,将过去在金州化工厂一手提拔起来的新车间技术骨干,比如方平,丁兆成,悉数纳入东海麾下,为自己效力。

在“巴统”的国际形势愈发紧张之际,大学同学虞山卿提前向宋运辉透露了禁运的消息,帮助他涉险渡过难关,免于下放东海港码头,随即开始重新制定技术方案,进行化工设备国产化行动。

兵行险着,富贵险中求,宋运辉这一招棋非常绝妙,不仅逃脱了被贬黜码头的厄运,而且通过金州系班底的技术方案,迅速掌控了东海化工厂项目的主导权,开工投产典礼后被任命为常务副厂长。

凭借过硬技术和扎实功底,宋运辉在东海开疆拓土,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官场博弈之中优势明显,成绩斐然,但是智商决定下限,情商才是决定上限,仅仅依靠技术立足起家,注定走得不会长远。

大江大河宋运辉遭打压后续 宋运辉技术过硬(4)

如果不深谙官场门道,宋运辉顶多能成为技术大拿,连技术官僚都算不上。当初,在金州化工厂,闵忠生也是技术出身,但是他以此作为升迁的跳板,以及化学工业部亲戚的助力,开始擅权之路。

水书记对于闵忠生的发家之路,也是了然于心,宋运辉作为东海化工厂的常务副厂长,和这位金州化工厂厂长闵忠生有相似之处,但是为何没有当上一把手,反而被组织处理,下放彭阳农药厂呢?

宋运辉的内心独白,想必是“志不在此,非不能也。”作为金州女婿,他远赴东海以后,好不容易摆脱了程家人的控制,开始走上了独立自主道路,他不想他的未来生活,被掺杂太多的权力成分。

在权力之路上,宋运辉到达了半山腰,而路小第则是想触摸塔尖,只是他们都不愿意倚仗老子,而是凭借一己之力:“开放的道路,不会是阔野坦途,但大江大河奔涌向前的趋势,不是任何险滩暗礁能够阻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