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色熹微中醒来,昨夜淅沥的雨声渐歇。隔窗眺望西湖“何处黄鹂破瞑烟,一声啼过苏堤晓”的诗词意境袭上心来,按照老同学指点的路线,我们又被招魂到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中的西子湖畔浪荡销魂。

暂借明月寄相思愿君一生尽风流(悠悠史脉无穷尽)(1)

位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吴越属地的浙江省,“文物之帮”美誉吸引着我,大有莫等闲,闻鸡既起舞的冲动与兴奋。第一站直驰孤山南麓,西湖岸畔的浙江省博物馆,一座极富江南园林地方特色的庭院式建筑掩映在西湖的岸柳山色之中,稍不经意就会擦身而过的一处端庄静寂的院落。

主馆的三层古典小楼设有五个主题陈列,从河姆渡文化的陶器、漆器、木器到距今五千年的良渚文化的精美玉器,反映了浙江省从文明曙光、古越王国、三吴都会、东南翘楚、繁荣富庶一路走来的沧海桑田、历史变迁,像一首长歌,从石器时代唱起。江浙的先民以及他的后继者们,在浙江的大地上发展出精勤耕战的文化品位和经济本位的价值取向,以江浙人坚韧勤劳、聪明智慧创造出光耀千秋的富庶江南和璀璨的文化魁宝,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精明强干的“浙商们”依然傲立在商海大浪之潮头,独占中国的半壁江山。

暂借明月寄相思愿君一生尽风流(悠悠史脉无穷尽)(2)

闪烁着千年光辉的龙泉窑瓷器

走出正在修建的博物馆,取道游廊曲径,步向清代为珍藏《四库全书》而建的七大藏书阁之一的“文澜阁”。一墙之隔的文澜阁,院落典雅幽静,莲池内锦鲤在假山叠石间悠游嬉戏、鸟儿在氤氲的花香中啾啾耳语,院落正中方池的上方为文澜阁,中国重檐歇山式建筑,整个建筑和园林布局紧凑雅致,颇为讲究。

暂借明月寄相思愿君一生尽风流(悠悠史脉无穷尽)(3)

院落正中方池的上方为文澜阁,中国重檐歇山式建筑

迈过大厅垂花木门,阁内木制小楼两层夹一层,排列整齐的黑漆书柜门扉上标有四库全书的墨迹十分醒目耀眼。《四库全书》由乾隆皇帝钦定,纪晓岚主持,于1773年完成,此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为宏大,集中国古籍之大成的一部丛书,全书共收录图书3461种,79300卷,荟萃了清乾隆中期以前的历代主要典籍,历时8年完成,共抄写7部,其中一部就藏于眼前古老的书橱中!隔着护栏的重重阻隔,心中深为先辈们留下的卷帙浩繁,辑录完整的“东南瑰宝”而感恩戴德。杭州文澜阁的这部《四库全书》,在历经军阀混战和抗日烽火浩劫,几陷毁灭,是浙江几代人的侠肝义胆,周旋护佑才使之躲过战乱祸患而幸存下来,又经过几代有识之士的收集补抄,成为7部藏书中最完整的一部,是研究我国古籍历史的最重要的史料资源。

暂借明月寄相思愿君一生尽风流(悠悠史脉无穷尽)(4)

黑漆书柜门扉上标有四库全书的墨迹十分醒目耀眼。

出得院子途经东边四角方亭,内中庄重地树立乾隆帝题词御碑,刻有颁发《四库全书》手谕。文澜阁无愧天降大任于此地也!

暂借明月寄相思愿君一生尽风流(悠悠史脉无穷尽)(5)

案几上的文房四宝

出了文澜阁右行片刻,即看到路边一小石牌指向山径石阶上—西泠印社几个素朴的字迹,蓦然间,不胜欣喜。西子湖畔竟与久仰大名的“西泠印社”不期而遇!即刻转道通向印社青石苔蔽的山道石阶,踏着古树缝隙间洒下的斑驳光点向上攀援十来分钟,即柳暗花明又一村!

眼前泉水淙淙,水随岩转,亭台楼榭,错落有致;修竹繁荫,遮天蔽日,方寸之间的西泠印社深纳万千气象,确有那金石印学不同凡响之气度。

暂借明月寄相思愿君一生尽风流(悠悠史脉无穷尽)(6)

方寸之间的西泠印社深纳万千气象,确有金石印学不同凡响之气

大隐于西湖岸畔的西泠印社,是我国最早的著名全国性印学社团,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为宗旨,探讨六书,研求篆刻,其金石书画创作的卓越成就和丰富的艺术收藏享誉海内外,推动了周边汉字文化圈内篆刻与研究的繁荣发展,因而获得了“印学研究中心”“天下第一名社”的美誉。穿行在柏堂、竹阁、仰贤亭、还朴精庐等亭台间,山石崖畔名人墨迹随处可见,题联挂扁均为如雷贯耳的名门大家,让人目不暇接。观光研读稍觉乏累,一阵清凉山风扑面而来,登上一静幽的叠石草庐,侧目那碧水蓝天间轻舟短棹荡漾在湖心三岛,身心浸染着文人墨客的真迹魂灵,看湖水浩淼,山色空濛;听山风游荡,水流淙淙,好不惬意!

暂借明月寄相思愿君一生尽风流(悠悠史脉无穷尽)(7)

歇息片刻,我们步入1913年首任社长的艺术大师—吴昌硕纪念馆,作为西泠印社奠基人的吴老先生在任期间,印社得以迅速发展,声望日隆,确立了海内外金石书画重镇的地位。吴昌硕,清末海派的杰出代表,集诗、书、画、印为一体的一代艺术大师,别号缶翁艺术,金石印刻中寓书画之道,严整中见流动,流动处见沉雄,可堪称中国近代绘画史上的一座高峰,至今晚生后辈们仍高山仰止。煌煌百年的西泠印社以及海派大师吴昌硕为文脉炽盛的西子湖岸篆刻了一方妁妁金玺,绚烂光彩,成为杭州影响深远的文化名片。

美丽的西子姑娘,你不但风姿绰约、诗情画意;你还怀有母亲的博大胸襟,将无数的中华瑰宝包容护佑在你的身旁,绵延传承,亘古流芳……。

步出印社绿藤缠绕的青石山门,穿过森森佳木下修竹掩映的幽静山路,回到了岸柳婆娑,游人如织的西湖白堤景区。

暂借明月寄相思愿君一生尽风流(悠悠史脉无穷尽)(8)

一代艺术大师——吴昌硕

白堤像西子姑娘颈上的一束飘逸素锦,逶迤飘落进碧波万顷的湖光山色中,堤岸两侧花繁树茂,绚丽的碧桃与婀娜的垂柳间穿行着骑车环游的旅伴。“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或许也是在同样的一个春日里,担任杭州刺史的白居易,把酒放浪在西子湖畔,看着满眼风光,禁不住吟咏成诵了这千古绝句!千年后的今天,徜徉在春光明媚的白堤上,诗魔白老先生由然浮出脑海。

一千年前,杭州刺史白居易带领着杭州人民,在西湖东北岸一带铸成捍湖大堤,有效地蓄水泄洪保证农田灌溉,解决了杭州百姓的饮水困难,造福杭州,824年白居易亲自撰写《钱塘湖石记》刻成石碑立于堤岸,人们称它为白公堤,为了表达对白居易的爱戴与怀念,杭州人民将此堤权当白公堤。人们流连在美丽西湖的苏堤、白堤上,禁不住为唐朝两位诗圣先贤的文韬武略、丰功伟绩所折腰叹服。

暂借明月寄相思愿君一生尽风流(悠悠史脉无穷尽)(9)

白堤像西子姑娘颈上的一束飘逸素锦 飘落进碧波万顷的湖水中

我们止步在出租单车位前,踏上环湖自行车,一路“骑行西湖花香满衣,千山晕碧水鸟掠岸”,心神放飞之际,已到了白堤尽头,更有那接天碧莲中“断桥”相迎,将单车返还自助车位。

漫步在记忆中反复念及的“白娘子与许仙相遇的断桥上”,这座古朴典雅的拱形独孔环洞石桥,随着白娘子和小青的仙灵倩影频频顾盼,日渐演变成了一座不同寻常的古桥,演绎出了“断桥初遇的一见倾心,断桥重逢的浪漫悲喜”,断桥随着千古流传的《白蛇传》而家喻户晓,赋予人们无尽的爱情幻想,悲喜浪漫。

抚栏远眺,“断桥不断”,只是因白雪覆盖的冬季,白堤皑皑如链,当日出映照,向阳面积雪融化,长长的白练到此中断,故称“断桥”而已。桥东建有一水榭,飞檐翘角,内立有康熙御碑,依凭着水榭朱栏,夕阳余晖下的断桥卧波如虹,桥上人影幢幢中似有那许仙、白娘子携手魂游的身影……

告别西湖,随朋友游逛丝绸之府的杭州街市,眼前水光柔滑的江南丝绸 琳琅满目,飘逸炫目,恰是那波光潋撧、风情万种的一湖柔波,掠去了我的魂灵神魄,迷幻在了西子湖畔!

暂借明月寄相思愿君一生尽风流(悠悠史脉无穷尽)(10)

杭州丝绸古街

辞别西湖之际,借用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致以心灵最为深情的告白: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

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贴士

西湖的这些灵感适合4-5月去玩。

推荐景点:

杭州博物馆 文澜阁 西泠印社 白堤断桥

美食佳酿:

西湖醋鱼 蟹黄包 各色糕饼

娱乐体验:

步行 单车

特色购物:

杭州丝绸

特色住宿:

西湖岸边住宿

乐途旅游网与乐途灵感旅行家:沉香 更新:2016.09.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