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状语?

所谓“状”,大抵是“状况”“状态”之意。什么状况?身体状况吗?当然不是,毕竟我要探讨的不是健康议题。

许多学习者的答案是:时间状语、地点状语、原因状语......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能否确保列举出全部类型?相信总还有例外。

我更倾向于用模糊的概念来回答,并不是因为模糊就能够浑水摸鱼,反而是因为模糊才能够抽离出全部个案中包含的统一规律,即所谓“归一”。先说我的结论:状语,是事件发生的外部环境(或称作“状况”)。所有的状语,在句子中,都不用作句子的主干,这确是不变的定数。

事实上是状语吗(状语为何物)(1)

环境,状语即环境

2 状语长什么样子?

先列举几个实例:

I have 4 lessons (in the morning 时间状语).

An accident happened (on my way home 地点状语).

(For the sake of safety 原因状语), kids are not allowed to get on the roof.

None of these efforts worked, and the people went home (disappointedly“心情状语”?).

书上似乎从未给出“心情状语”这个类型,但它的确是状语。

而对于绝大多数(书上给出过明确定义的)状语,几乎清一色是“介词 名词”的结构,即所谓介宾短语。如果深入研究,也不难发现,其实disappointedly同样可以用in a low mood来解释。所以我不妨做出一个超前的假设:所有的状语,都是一个介宾短语、或者都能够用一个介宾短语来同等置换。

事实上是状语吗(状语为何物)(2)

介宾短语

3 状语的实质是什么?

状语是外部环境、形式为介宾短语,并不是一个意外。

一个事件拥有一个外部环境,意味着这个事件发生于这个环境之中,事实上形成了关系构型(我自创的语法理论曾解释过关系型句子构型)。当然,关系有很多类型,如发生在某个时间范畴、地域范畴、逻辑范畴(因果逻辑、递进逻辑、转折逻辑、让步逻辑,etc)、方法范畴、身心状态范畴,etc.

因此,在表示两个实体的关系时,必然采用“实体1 介词 实体2” 这种以介词为桥梁连接两个名词的结构。而对于这个结构的后半段“介词 实体2”则必然会呈现出介宾短语的结构。

结论:状语,实质上是一个关系构型的后半段,是实质上的介宾短语。

事实上是状语吗(状语为何物)(3)

句子,都是描述关系的,宏观上正如同关系网

4 状语的孪生兄弟

既然状语实质是关系构型,那能否反推出“关系构型都是状语”的结论呢?我先来举出一个反例:The kids are in the garden. 这里in the garden也是介宾短语,也表示kids和garden之间的关系,但它却不是状语而称为表语。为什么?

因为在The kids are in the garden.这个句子里,除去in the garden之外,并不存在一个事件,所以in the garden自身就成为了这个句子的事件。也就是说,句子的主要事件就是要说明“孩子们在花园里”。

但是,如果这个句子修改为The kids play in the garden.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孩子们玩耍The kids play是事件,则in the garden就成为了事件发生的外部环境,即地点。

所以完善地说:符合介宾结构 作为事件的外部环境 本身不作为事件,只有当这3个条件全部吻合才可以被认定为状语。

5 结论

英语句子成分看似复杂,实质上都逃离不开关系型句子构型。句子成分,往往具有较为严谨的格式,但决定结构的是逻辑关系,而不是结构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