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上午,《重庆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解读新闻发布会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

第1眼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到2025年底,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居民从居住地步行或骑行不超过15分钟,就有可供开展健步走、广场舞、球类运动等各类体育健身活动的场地设施。

十五分钟健身圈简介(重庆15分钟健身圈来了)(1)

2025年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48%

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和《重庆市全民健身条例》,在充分评估上周期全民健身实施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实施计划》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确定了到2025年我市全民健身发展目标。

十五分钟健身圈简介(重庆15分钟健身圈来了)(2)

定性指标方面:围绕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实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全市居民科学健身素养不断增强,健身热情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体质持续提升等。

十五分钟健身圈简介(重庆15分钟健身圈来了)(3)

十五分钟健身圈简介(重庆15分钟健身圈来了)(4)

来源:视觉中国 ID:VCG41N1044210564

定量指标方面: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48%、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2.2平方米、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8名等指标,在对应工作任务中都进行了相应量化。

十五分钟健身圈简介(重庆15分钟健身圈来了)(5)

十五分钟健身圈简介(重庆15分钟健身圈来了)(6)

九大主要任务

《实施计划》主要包括以下9个重点领域的思路和重点工作:

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包括优化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布局、加大建设力度和推动大中型体育场馆智慧化改造、推进各级各类体育公共设施低免开放等,在实现我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基础上,推动建设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新建体育公园50个、健身步道1000公里、全民健身中心30个、社会足球场300片、群众滑冰场10片。

打造多元化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促进区县群众性体育赛事从“一地一品”向“一地多品”丰富提升,建成市级以上户外运动品牌赛事36个。

十五分钟健身圈简介(重庆15分钟健身圈来了)(7)

加强全民健身科学指导。探索国民体质监测、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新模式。推进体育物联网的研发与应用,建立居民健康素质档案。鼓励体育专业技术人才参与健身指导服务,进一步做好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与使用等工作举措。每年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4500名以上,实现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8名。

十五分钟健身圈简介(重庆15分钟健身圈来了)(8)

来源:视觉中国 ID:VCG211304242696

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包括加强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和治理,推进体育总会向乡镇(街道)延伸,各类体育社会组织下沉到村(社区)。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激发社会体育组织活力。

促进重点人群健身活动开展。落实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和评估工作,强化对青少年肥胖、近视等问题的体育干预;提升学龄前儿童健康素养;支持老年人健身组织发展,开展老年人运动会和残疾人运动会;积极推进妇女、农民等人群开展健身活动。

助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一区引领、两群联动、多点分布”的体育产业发展新格局,挖掘消费新增长点,完善体育消费长效增长机制,搭建体育产业融资平台,发挥各类体育服务移动平台的线上对接功能,拓展体育服务场景,扩大消费规模。

十五分钟健身圈简介(重庆15分钟健身圈来了)(9)

促进全民健身融合发展。包括加强与教育、卫生、旅游等部门的合作与发展,努力推动体教、体卫、体旅融合发展。

营造全民健身氛围。加大全民健身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移动互联网平台等媒介渠道,引导群众树立健身强体理念,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弘扬体育精神,传承重庆体育文化,深入开展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体育文化交流与合作等。

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强成渝两地体育文化交流、深化两地体育社会组织合作、推进两地“共同办赛”“共享健身”。开发成渝线上马拉松、铁人三项赛,举办篮球、足球、乒乓球两地交流赛,定期联合举办具有巴蜀特色的全民健身运动会,推动成渝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交流合作,创建成渝青少年体育品牌赛事等。

十五分钟健身圈简介(重庆15分钟健身圈来了)(10)

(第1眼-重庆广电记者 苏杭 蔡恒 编辑 吴怡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