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羊城好家风(从老一辈的顺口溜来谈广东人的家风传承)(1)

图片源于网络

文/文字堆里的拾荒者

年初有一则新闻引发热议——“中国最牛祠堂,被世界500强包围,村民:谁敢动把你们公司收购了”。讲的是深圳南山区寸土寸金的繁华地段,有一座拥有700多年历史的老广东人的祠堂,被村民们高调霸气维护,无人敢拆迁。

广州市羊城好家风(从老一辈的顺口溜来谈广东人的家风传承)(2)

在岭南地区,有个说法:人必归族,族必有村,村必有祠。所以祠堂在广东这边是很普遍的存在。很多外地的朋友不知道广东人对祠堂的那种依附感有多强。在广东人传统观念里,即便再差钱也不会想到去卖祖产,这就是我们老广的祠堂文化。

“太公喊你分猪肉啦~”,每当这个声音一响起,多半是整个村子到祠堂聚会的时间又到了。祠堂在过去是以祭祀先祖为主要活动,现在已经演变成了宗族文教娱乐活动中心,像民俗节日、婚丧嫁娶、村内议事等,但凡对于宗族来说别有意义的活动,都会在祠堂里举行。

广州市羊城好家风(从老一辈的顺口溜来谈广东人的家风传承)(3)

对于本族人而言,现在的祠堂更像是一个纽带,它把本族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带着他们一起去追忆家族的兴衰,传承往日的文化沉淀,更让他们共同的展望未来。岭南祠堂是一种文化传承与自信。

在文化的传承中,祠堂是一个“大家庭”,把历代祖先的优良家风家训传承到本族的各个小家庭,小家庭里再由长辈们灌输给孩子。这些文化精髓通过历代人的浓缩总结,演变成了今天的很多成语、歇后语、韵文、谚语、俗语、寓言、金句、民谣等,这里暂且统称“顺口溜”。今天我们就来回忆一下老广们从小到大最经常听到的长辈们那些“顺口溜”。

外地的朋友对我们广东人的赞美之词用得最频繁的应该是“务实”了。“务实”确实是我们祖辈都坚持的信条,我们相信“勤劳致富”,我们只相信实干家,“万丈高楼平地起”,所以长辈教育我们“唔好净是得个讲”,“做人要脚踏实地”。弄虚作假、为非作歹和耍小聪明,只能赢得一时的安逸,得不到长远的发展,也不会得到大家的尊重,“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所以又有那句“出黎行,迟早要还嘅”,意思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上做了某些败坏道德或违反法律的事情,迟早有一天会受法律或受害人的加倍奉还的。

所以就算有人通过不光彩的手段赚到不义之财,获得一点成就,长辈也不允许我们效仿和羡慕的,“细时偷针,大时偷金”,不光彩不道德的行为从小就要明确反对和禁止。“三岁定八十”,小时候不好好教育,以后长大了人品也很难好到哪里去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就算你没有本事,就踏踏实实地干点力所能及的苦力活,也是光明磊落的,“下等工夫上等钱”,不要觉得丢人,因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我们不相信有免费的午餐,想要得到一些东西,就要付出一些汗水;想到达到一定的目标,就要承受相应的煎熬,正所谓“食得咸鱼抵得渴”,这个世界是公平的,没有人例外。

关于务实做人,我还记得小时候经常听到长辈们讲的“狗耕田猫踏印”的小寓言,话说以前狗和猫都是会讲话的,有天主人外出干其他活,就跟家里的狗和猫说,你们两个今天把门前的田耕好,谁不干活就没饭吃。待主人外出后,狗就踏踏实实地到田里用脚踩烂泥土,便于主人插秧播种。而家里的猫儿却懒洋洋地在晒太阳,休闲自在。等到太阳快下山了,狗狗才把田耕好。这个时候猫儿远远看到主人回来了,就立马冲到田里狂奔起来。等到主人回来了,看到田里都是猫儿的脚印,就以为狗狗偷懒了,罚它不准吃饭,猫儿则享受了大餐。后来主人的邻居看不过眼,告诉了主人事实真相,主人才知道错怪了狗狗,并狠狠地处罚了猫儿。

这个寓言,长辈就是要告诉我们,要踏实做人,耍小聪明终究是要吃亏的。

长辈教育我们,要实干,还要勤劳拼搏,“执输行头,惨过败家”,意思是什么都落后于别人,比败家还要惨。所以我们睡懒觉的时候,父母就会赶我们起床,说“早起三朝当一日”,意思是你每天睡懒觉的话,每三天时间就比别人少了一整天做事的时间,长年累月得浪费多少宝贵的时间。

那些勤劳拼搏的人,就算现在穷苦一点,也没关系,以后会有大作为的,所以有云:“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终须有日龙穿凤,唔信一世裤穿窿”。敢于拼搏,才能改变人生,“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相反,那些就算现在是富裕的人,不勤劳实干,“洗脚唔抹脚”,过着皇帝般的生活,以后也会落魄的。

诚信也是我们信奉的金科玉律,正所谓“人无信不立”,“唔好下巴轻轻”,意思是叫我们不要随便许下承诺,要先想想自己能不能兑现承诺。一旦许下承诺,就要尽最大努力兑现。讲诚信,才能立足社会,才能让人放心跟你合作,跟你交朋友。对于那些讲诚信的人,我们通常赞扬他们“牙齿当金使,讲得出做得到”。

节俭、朴素、谦和也是我们从小被教育的美德,父母说,要“有时思无时”,“积土成山,积水成河”,不要浪费,也不要一下子把食物和财富等消耗完,要考虑到将来有可能发生的危机。

现在网上很多视频、段子讲述我们一些富豪房东、拆迁户、大老板,都是人字拖短裤,背心,或骑着自行车,或者跳着扁担在城中村街边摆摊做小买卖,这真不是作秀,而是我们很多家庭世代都是这样教育的,要节俭,要低调,不要铺张浪费,不能忘本。

还有重知识重教育,我们常说的“读书明理”,“书中自有黄金屋”,要是附近谁家孩子考上了名牌大学,消息很快就会传开来,这一家人都会很受周边人的仰慕和敬重。读书人的地位是很高的,你有钱有势,可能更多人是怕你;你有知识才华,大众都会敬重佩服你。李小龙那句经典台词“我读得书少,你唔好呃我”,也说明了读书学习的重要性。还有一句我们经常听到的“唔好识少少,就扮代表”,意思还是要谦虚点,学全面点,专业点,以免在真正的专业人士面前丢脸。

我们祖辈还教育我们乐观向上,所谓“风吹鸡蛋壳,财散人安乐”,不用对财富患得患失,心境自然更容易快乐。就算一时失去了财富,也不要想不开,乐观点,“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会有时来运转的一天。

我们在商道上也有很多好的传承,例如“亲兄弟,明算账”,“生意归生意,人情归人情”,“在商言商”,遵守规则,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矛盾争执。

同时做人要懂得感恩,不要“食碗面反碗底”,不要“做反骨仔”。

还有很多很多的“顺口溜”,陪伴和影响着我们老广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也许有人会说,很多老旧的东西,已经跟不上时代了。诚然,百年前的老祖宗猜不到今天有电脑,有高铁飞机。但是,千百年来,人性一直没有改变过。我们历代老祖宗早已研究透彻,所以才有了这些“顺口溜”,来警醒和教育我们,帮助我们修行,让我们更接近文明和谐,远离愚昧和野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