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完全是坏事吗?现在的社会舆论把自恋变成了贬义词,其实并不然,适度的自恋是有益健康,增强自信心,但过度自恋就不利于身心健康了,更可能会影响到身边的朋友们。

自恋人格和自恋人格障碍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其中最大的区别就是,多数人都存在一些“自恋型”人格特性,只是有些人将自恋型人格特性隐藏或者表现出来,所做的行为方式不同

而自恋人格障碍不同于是,他无限放大了自恋人格中的所有特征

如何治疗自恋型人格(解除自恋人格的方法)(1)

而对于“过度”自恋型人格中会有哪几种表现呢?

首先可以明确的是,特朗普就是一个典型“过度”型人格特性的人,从他身上完全就可以抓住所有的自恋型人格的特点

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过度”迷恋自我,将自己的所有行为举止推崇成最高的指令,希望所有人都尊崇他的意见,而不是与他有意见上的不和

不懂得“反思”,他们认为只有少数高贵血统的人才能明白他们的意思,而那些不懂他们意思的人都是与他们地位不平等关系的人,在他们心里认为,只有明白我意思的人才配得上和我共同某事。

如何治疗自恋型人格(解除自恋人格的方法)(2)

自恋型人格更迷恋于,无穷的成功、权力、才气、美丽的爱情幻想中。

对于赞美的话语有成瘾性,而对于一些反面的话有着强大的排斥性,更甚至一但听到反面的话将会出现“愤怒”“羞辱”等不良负面情绪来进行对抗。

对于强于自己的人将出现严重的“嫉妒”心,而又常常觉得很多人会嫉妒自己的才能,具有力度的说法就是,当别人反驳自己的时候,会想到,这人是嫉妒自己才会这么说的,他嫉妒我比他强

对外表现出一种桀骜不驯,高傲自大的一种行为表现

那么对于自恋型人格的几种特征有了些许的了解后,我们再来了解一下

自恋型人格的出现

造成自恋型出现的结果是在孩童是遭受过社会关系的创伤,比如父母关系不和,父母经常分离,父母对其态度上的粗暴或者过于溺爱等等,有了这些原因后都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爱自己才是安全的、理所应当的。

还可以追溯的幼童时期,科胡特认为,每一个个体在其婴儿期都是有自体自大、夸大倾向的,例如婴儿稍稍不得到满足就会大哭等等,在婴儿的心理世界中,他或她是全能的上帝。当这一上帝由于被养育者(自体客体)所满足时,则获得快乐。如果不满足,则会因为自己的全能感遭受挫折无法实现而暴怒。

如何治疗自恋型人格(解除自恋人格的方法)(3)

差异化

自恋型人格在许多方面是与表演性人格(癔症性)的表现相似,比如情感戏剧化

二者不同之处则在于,表演型人格性格比较外向,热情,而自恋型人格的性格内向,冷漠。

如何帮助,以及自我救赎

解除自我中心化

自恋型人格主要是太过于自我中心化,首先就需要解决掉这一特点,那么接触自我中心化的特点首先要明白,自我中心化主要的阶段是婴儿期,由此可见,自恋型人格特性的行为实际上是退化到了婴儿期,朱迪斯·维尔斯特在他的《必要的丧失》一书中说到:“一个迷恋于摇篮的人不愿丧失童年,也就不能适应成人的世界”。因此,要治疗自恋型人格,必须了解那些婴儿化的行为。

如何治疗自恋型人格(解除自恋人格的方法)(4)

学会爱别人

弗洛姆在他的《爱的艺术》一书中阐述了这样的观点:幼儿的爱遵循“我爱因为我被爱”的原则;成熟的爱遵循“我被爱因为我爱”的原则;不成熟的爱认为“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成熟的爱认为“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维尔斯特认为,通过爱。我们可以超越人生。自恋型的爱就像是幼儿的爱,不成熟的爱,因此,要努力加以改正。

所以说,自恋型人格光解除自我中心化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学会爱别人,唯有这样才能彻底摒弃自我中心化,因为你要明白要想获取爱的时候,首先要先学会如何付出爱

生活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别人生病时给予一定的关心和安慰,在别人经济上出现苦难时,你力所能及地进行慷慨解囊,通过生活中对别人给予帮助和关心,自然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只要你在生活中多一份对他人的爱心,你的自恋症便会自然减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