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蛋兴起于明朝时期,距今约500多年的历史。具体的诞生地在不同的地方县志和民间传说中有着不同的记载。根据这些记载,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公认的事实:松花蛋的诞生是一个美丽的意外。鸭蛋被遗忘在特定的环境,放置一段时间后偶然被发现,于是便成就了这种独特的美味。

松花蛋当时在民间被称为变蛋,意为发生变化的蛋。其后又因其在文人墨客、达官显贵圈流行,于是改称彩蛋。为什么叫彩蛋呢?这就要从松花蛋的长相入手了解了。一颗品质良好的松花蛋,蛋清是棕褐色或琥珀色,蛋清表面或内部附着松花花纹,蛋黄外圈是墨绿色,蛋黄内心呈青黑色。其色彩多样且非常悦目,于是便有了“彩蛋”的雅称。所以明代之前的商人一般会将自己的松花蛋作坊命名“某某彩蛋号”、“某某蛋坊”“某某蛋庄”等。

松花蛋这个名字的由来(松花蛋名字的由来)(1)

琥珀色、墨绿色、青黑色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不久,此法便传到了北京通县张辛庄,一个当地的陈姓商人将此方法再次研究和改进,使之别具一番风味。这种改进品种的松花蛋口感与皮冻相似,后被称为“彩皮蛋”或“糖心皮蛋”,简称为“皮蛋”。

松花蛋这个名字的由来(松花蛋名字的由来)(2)

到了清朝,文人墨客、达官显贵圈又将皮蛋改名为“松花”。至于原因,其一:“蛋”字带有辱骂的意思,且在当时也是避讳字。所以清代好多带“蛋”字的菜都改了名字,炒鸡蛋唤作滩黄菜,鸡蛋汤唤作:木樨(桂花的学名)汤等。其二:松花蛋通体都带有松花花纹,其颜色也与不同时期的松树花颜色相似,如松花绿、松花黄。其三:雅。松花一词透露出清朝文人对称呼的雅致的追求。然而在民间就没那么多讲究了,大家还是称之为松花蛋。

松花蛋这个名字的由来(松花蛋名字的由来)(3)

松花蛋花纹

松花蛋这个名字的由来(松花蛋名字的由来)(4)

松树松花

从商品的角度来说,把腌制时间短的“糖心”蛋叫做皮蛋,腌制时间长带有“松花”的蛋叫做松花蛋,也可以根据原材料的不同,把鸡蛋做的叫变蛋,鸭蛋做的叫松花蛋。松花蛋名字经历了变蛋、彩蛋、皮蛋、松花、松花蛋等这些名字的演变。现如今我国对松花蛋的称谓也有南北之分,北方多数称其为松花蛋,而南方称其为皮蛋。南北除了在叫法上有差异外,在食用喜好上也有区别。南方人喜食“糖心”皮蛋,皮蛋瘦肉粥便是标准的的南方做法。北方人喜欢吃“沙心”松花蛋,主要是用来凉拌当作佐酒小菜。我国中原地区普遍称其为变蛋,这个变蛋多数是指原材料为鸡蛋的,有时也涵盖松花蛋。

今天了解完了松花蛋名字的演变史,我们下期接着聊松花蛋的制作流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