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腾讯视频新出了一档读书的综艺节目,有一期就是讲豆瓣9.3分的《三体》。前几天把这部书读到结尾时,我还在去香港的飞机上,终场的震撼和飞机上的气流颠簸碰在一起,一度恍惚。其实读这部书之前,我一直对科幻作品带有偏见,就像我觉得美国大片脑补人类被怪兽被外星人攻击真的是挺扯淡的。尤其是纯文科生,一听到科幻就会想起被大批量的物理学定律化学公式支配的恐惧。(虽然《三体》确实是用大批量的定理轰炸了我hhh)然书中涉及到种种哲学、逻辑、政治、心理等方面的思辨,足以征服一个文科生,并且充分弥补了作者在文笔流畅性上的不足。上帝真是公平啊,大刘有了如此广泛的知识涉猎、如此宏大辽阔的故事构造,要是再配上行云流水般的叙事描摹能力,那可真是完美到不敢想象了。

下飞机到了香港以后,路过一站港铁叫做太古站。太古,意为远古,一下子想起了五月天在《仓颉》的结尾处唱到了“天雨粟鬼夜哭思念漫太古”,依然沉浸在三体剧情中的我,瞬间陷入了歌曲的情境,许多细小的体会窸窸窣窣的冒出来。

1.当星宿都沉没山岳 只盼你会抬头 看我寄托的弯月

第三部的男主角云天明,在绝症临终前送了心中的爱人一颗遥远的星星,他的爱人,那个不知道自己被这样深沉爱着的女人,却要送他死亡,送他冰冻的大脑进入太空。谁能想象在意识消失前他究竟要经历多么心灰意冷的绝望。那样的死亡,意味着不是解脱啊,大概率是在深不见底的太空中进行永无止境的流浪。何其残忍,要被自己深爱的人送上这样的路途,又何其痴情,他选择回答我愿意。他甚至来不及告诉她,程心,我送了你一颗星星,我希望以后任何你难过了孤单了的时刻可以抬头看看那颗星星,还可以有所寄托,还可以…想起我。

爱情究竟可以多么卑微,这样内向的人酝酿着这样的深情。想起了《嫌疑人X的献身》,石神和云天明是一样的人,内向沉默,对人世间都已毫无留恋,除了爱人的笑容,不过都是因为一个笑容,就义无反顾地捧出了自己毕生所有的智慧、生命与自由去献祭。是,石神是这样,数学天才又怎么样,只要她可以拥有幸福圆满平安喜乐的人生,他可以在监狱的墙上思考数学题、平静的等待死亡的终曲,云天明也是这样,当他生活在三体世界严密的监视之下,是花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才能在脑海中编辑出那样精巧的三个童话,只为给他的爱人带去她想要的人类活下去的希望。看到结尾我都不觉得这两部小说的女主真正的反过来也爱上了男主。比如靖子,她最后的自首究其原因是逃不过自己内心的负罪感,是为了让自己从负罪感中解脱所以马上去了自首,毫不犹豫的毁掉了石神所有的苦心与寄托,让石神最后那个呕吐仿佛要呕出灵魂。而程心呢,她把自己看的又太伟大,要爱众生,要时时刻刻要把人类的生死存亡挂在自己身上,云天明给她带来的只有自己被深爱着的感动和拯救人类文明最后的希望,她给不出那样对等的深情,最后对星星的奔赴也不过是终场走投无路的选择。

你说人类的感情啊,何其醇厚又何其凉薄,爱就是爱,哪怕只是看见了她一个笑容,不爱就是不爱,哪怕他为自己付出了所有。

2.当一个文明即将熄灭 有什么证明你我存在的岁月

三体算得上神作吗(三体凭什么豆瓣9.3分)(1)

和这句歌词相呼应的,大概是终场降维打击到来时,人类仓皇整理几千年来的文明成果运往外星球的隧道深处。讽刺的是几千年来的技术发展,到这一天最终觉得最长久最靠谱的保存方式,还是刻在石壁上,和几千年前原始文明的石刻壁画还是一样,那这千年的技术飞跃意义又在哪里?而保存下来的意义,又在哪里…所谓伟大的画作、雕刻、诗词,终究还是人类自己赋予了他们伟大的意义,这是相对性的,比如低等文明在高等文明面前只是有待清理的垃圾,当整个星系都可以轻而易举的毁灭,人类的生命都不存在了,文明算什么?反观我们,存在过的岁月除了对你自己对在乎你的人来说有意义,对不相干的陌生人对这个社会对这个国家这个星球又能有什么?何必要想方设法的去证明你我存在过的岁月呢?无论是遗臭万年还是流芳千古,终究都是人类组词造句时用来评价的贬义和褒义罢了,对当事人来说,虚无一物。

我们都是人类,只是人类,只是这个蓝色星球上在这个时空里存在着的生灵,我们的生命有限,清醒着的每一分每一秒 都用来为自己为自己在乎的人寻求和制造快乐就已经很足够。如果你有才华,就去寻找宣泄才华的途径,如果你有梦想,就在每一天里努力向梦想靠近,如果你爱他/她,就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给给他/她带来一点点不一样的小惊喜,因为花费时间力气为了向子孙向后代留下证明自己所谓存在过的痕迹,无法为你带来任何一点的快乐与心安,你能把握的你能掌控的你能拥有的,只是你活着的时间,而这个时间真的有限。

3.想逆转时间 回到最开始有你的世界

书的开端就是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物质水平稳步增长,没有大规模的战争,也没有来自外星的侵略威胁,人们活在各自的轨道上,为了财富为了明天日复一日。这是我们习以为常的日子,甚至是过腻了的日子,这也是书里后来所有人类都梦寐以求的日子。

仿佛这世上什么都需要反衬,比如你上学的时候、初恋的时候、刚工作的时候,种种回忆都要在过去了以后在现实生活的乏味映衬之下,才能显得如此迷人,如此令人追忆。只可惜,活在当时的你浑然不觉,那时候的好时光就是要大把大把的浪费,那时候明明真心爱着的人,就是要忽略冷战吵架和分离。然后许久以后,你回过头,拎出来这段时间,拍拍灰尘,感慨一句那时候多好啊。那时候我多年轻,他/她还在我身边。你看,所以这句歌词才会这么戳人,所以书里的黄金时代才显得那么迷人。因为,已经失去的东西,已经不能再重来的人或事,就会自动打上美好的滤镜,才显得如此珍贵。甚至珍贵到你忽略了把握当下的幸运。英语语法里,用过去时代替现在时是要扣分的。就像如果你只顾着追忆曾经的美好,你连现在拥有的美好也会失去。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我还记得男主角的那句台词“我猜人这一生到头来就是不断的放下”。是,不断的放下、不断的告别,还有不断的拥有不曾拥有过的。频频回头看的人,既过不好现在,也到达不了想要的未来。就像书里的人终究会明白,怀念黄金时代没有用,担心外星侵略也没有用,能做的只是活在当下,活在今天你能拥有的每一份快乐。因为这句歌词和这份剧情最直接揭示的就是:谁都不能逆转时间,谁都不能回到从前的世界。

三体算得上神作吗(三体凭什么豆瓣9.3分)(2)

4. 一只蝴蝶有多鲜艳 能不能飞越过猜忌和冷漠世界

《仓颉》在五月天诺亚方舟演唱会上的版本,开头一句就是这个。答案是蝴蝶,或是其他什么昆虫什么动物,飞不过这个猜忌和冷漠的世界。《三体》有一句描述我记得很清楚,“人类制造的文明的游戏规则,首先就是要保证人类的生存和他们舒适的生活,其他都是次要的。”想起来最近朋友圈疯传的杭州暴力抓狗屠狗严格限制遛狗时间的文章,我都不是很意外。现场种种视频动图,大家都在感慨残忍至极。冰山一角,人类这几千年来对其他动物的凌虐捕杀不残忍吗?吃肉熬汤、扒皮做衣服、取内脏当药材不残忍吗?关进笼子圈养观赏不残忍吗?当然残忍,但是为了人类的进食、生存和取乐,这就不叫残忍了,这叫需求。杭州这次做的事,在执行的人眼里就只是工作内容,是他端饭碗的需求,对下达命令的人来说就是政绩,是他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需求,这就是人类文明的玩法。

《道德经》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天地不仁吗?因为天地是主宰者,同理可得,人类自诩为高等动物,自诩为智慧生灵,有语言和逻辑思考能力,便把自己等同于这个蓝色星球的主宰者,对所有资源都要开发,对其他生命都要主宰,所以你看从古至今人和动物都是怎么和谐相处的,好抓的好驯的,例如狗用来看门守夜、马用来交通运输,好看的好玩的,例如猫用来取乐、鸟用来逗趣,不好抓不好驯不好驾驭的就是敌,例如豺狼虎豹,当然也有个别民族能够认识并敬畏某种动物,比如《狼图腾》里蒙古人既不会任由狼侵犯也不会对狼赶尽杀绝,并且对汉人试图驯养小狼的想法嗤之以鼻,始终秉持着人与狼都是腾格里的生灵的态度去共享这一片天地草原。而普世价值观里,一切以人类为中心才是高等动物与其他动物共存的玩法。你我都一样,并且都默认这种所谓的“公平”,因为不仅是人类对其他动物,连人类社会本身,遵循都是这样的玩法,智力能力占上风者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智力低下能力普通的人要面对的就是活在社会的边缘,挣扎在勉强生存的温饱线上。强者逻辑,其实无处不在。《三体》里设置的末日情境,更是将强者逻辑发挥到了极致,无论是被三体驱逐到澳大利亚苟延残喘的过程,还是末了为了抢夺飞往外星球逃命的机会,作者细致描写了人类在冷漠、自私之下,可以进行怎样残忍的大规模残杀。再看看如今杭州执法队整治犬类的暴力行径,谁能说清楚这到底是人类文明的进步还是倒退?

三体算得上神作吗(三体凭什么豆瓣9.3分)(3)

建议还没阅读过《三体》的读者们,可以在闲暇之余翻阅一下。我们在平凡无奇的生活中重复的行走太久,让书本带你去看看另一个世界吧,这是一趟不会后悔的旅程。或许等合上书的那一刻,你会跟我一样,重新回顾自己所拥有的幸福,也重新反思自己对人对事对万物的态度,重新出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