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中文教师库马克·巴胡姆(右)在塞内加尔达喀尔大学孔子学院教中文课。新华社发
非洲是世界上语言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陆。非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六分之一,但非洲的语言大约有2000种,占世界语言总数的三分之一。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报告,语言多样性指数最高的前20个国家和地区中有15个在非洲,其中坦桑尼亚、中非、乍得等国语言多样性显著。事实上,非洲绝大多数国家都具有语言多样性特征。例如,非洲第一人口大国和最大经济体尼日利亚,有250个部族400多种语言。塞舌尔是非洲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国家,只有不到10万人,但也有三种语言在使用:英语、法语和一种基于法语的克里奥尔语。
非洲种族、部族繁多,加之历史传统和殖民统治的原因,造成语言使用状况极其复杂。法语、英语、葡萄牙语等前殖民国的语言依然在非洲国家官方语言中占统治地位。阿拉伯语、法语、英语、葡萄牙语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官方语言,在各国行政、司法、教育等公共领域发挥主要作用。阿拉伯语是非洲11个国家的官方语言(之一),法语是非洲26个国家的官方语言(之一)或通用语,英语是非洲22个国家的官方语言(之一)或通用语,葡萄牙语是非洲5个国家的官方语言(之一)。非洲虽然本土语言众多,近年来提高本土语言地位的呼声也不断,但受前殖民国的影响巨大,大多数国家本土语言官方地位不高,仅作为通用语、部族语言或地区语言使用。只有斯瓦西里语、阿姆哈拉语、索马里语等少数本土语言享有官方语言或国语地位。非洲的众多语言一方面构建了丰富多样的语言生态,成为宝贵的语言资源,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沟通成本,制约了融入全球化的进程。
当前,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非合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非洲国家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语言相通不仅是中非人文交流的重要目标,也是中非民心相通的基础。中非合作需要充分考虑双方语言的互联互通,重视非洲语言多样性现实。
以语言互联互通推动中非合作,需要采取务实精准的举措。一是加强对非洲国家语言政策的理解和沟通。精准对接对方语言政策需求,宜采取一国一策。非洲国家语言种类繁杂,语言政策各异,不能大而化之,需要尊重各国语言状况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差别化政策。二是加强对非洲语言的学习。相对于英语、法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等使用广泛的语言,我们对众多非洲本土语言的学习和掌握还远远不够。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中非合作的深入推进,非洲语言学习需求旺盛,我国需培养更多懂非洲语言的专业人才。本土语言在情感沟通、文化交流、民族认同、心灵相通等方面有重要作用,除了要加快开设使用较为广泛、具有官方语言或通用语功能的非洲本土语言,也需要开设重要的地区性或部族语言,使我国掌握的外语语种全面覆盖非洲国家,提升我国对非语言沟通和语言服务能力。要重视培养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事务、熟悉非洲国情、适应“一带一路”建设和中非合作的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三是扩大汉语在非洲的传播。汉语在非洲国家传播迅速,截至2018年5月,非洲41个国家已设立了54所孔子学院和30所孔子课堂。非洲国家数量多,孔子学院数量相对较少,可进一步加大非洲孔子学院建设力度。一方面,力争将孔子学院覆盖到全部有需求、符合建设条件的国家,服务中非公共外交需要。另一方面,对现有孔子学院加大支持,鼓励因地制宜,创新发展,在与非洲诸多语言文化的交流互鉴中提升汉语的影响力和通用性。四是加大语言资源对中非合作的深度支持。在对非政策沟通、基础设施建设、经贸合作、投融资等领域充分发挥语言的推进器和纽带作用,深度服务走出去企业、产业园区等对非洲语言的多样化需求,为当地企业、社区等提供便利的汉语支持和语言技术服务,以语言全面互联互通推动构筑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