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济南日报-爱济南】

当前的泉城济南,迎来了全新的历史机遇期。以“提升城市软实力,创建文明典范城”为契机,济南正在全面推进“十大之城”建设,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爱济南客户端开设“画说典范城”栏目,用系列手绘形式描绘泉城济南的蝶变生长,见证文明城市的气质实力,绘就出城市文明新发展的幸福画卷。

古代文房用具是什么(济南和圣文刀被誉为)(1)

自古以来,笔、墨、纸、砚被称为文房四宝,而和圣文刀则被誉为“文房第五宝”,2017年入选济南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圣文刀具有五大特点:其形刀身流畅,其色温润中和,其质硬而不钢,其锋锐而不利,其感温而不冰。其功用主要有二,一是书画艺术家艺术创作时裁纸用的裁纸刀,二是文人看书时翻书用的书刀,又称翻书杖。

相传,和圣文刀是由“和圣”柳下惠发明制作。柳下惠的父亲当时主管营房建设,建设营房剩下一些下脚料,柳下惠觉得扔掉可惜,就做成了刀、斧、铲等民用生产工具送给乡邻,并在刀铲上刻字告诫乡邻不得伤人。因此,乡人便将刻有“文”字的刀具称为“文刀”。

柳下惠时期的文刀,材质以竹木为主,由竹子和红木制作而成。后来古人有了佩戴骨头的习俗,所以也把骨头纳入文刀制作的原材料。现在制作文刀的材料更加丰富,通常是“以木为柄,以骨为刃”,文刀表面刻有甲骨文、钟鼎文、鸟篆或图腾。

文刀虽小,制作工序却不少。据和圣文刀第七代传承人柳森林介绍,以前做一把文刀需要16至26道工序。随着文刀制作技艺不断提升,错金银、景泰蓝、掐丝嵌等工艺运用到了文刀制作中,使得文刀制作工序不断增加,有的文刀能达到42道工序。根据不同的制作工序,文刀的制作周期也各不相同。制作工艺比较复杂的文刀,例如漆器工艺文刀,需要反复打磨、上漆,制作周期通常在三个月至半年。

本文来自【济南日报-爱济南】,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