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秦雪梅》由三个折子戏组成:前面是《观文》(又名《闹书馆》),中间是《别府》,最后是《吊孝》。豫剧名旦常香玉、阎立品、桑振君、关灵凤等都演过这些戏,其中阎立品把这几折戏串到了一起,从《观文》演到了《吊孝》,并对全剧做了整理改编,成为她的代表作品,人们一提到《秦雪梅》,首先想到的阎立品的。但同为豫剧名旦六大家的桑振君早年也曾演唱过《秦雪梅·观文》一折戏,并且有录音存世,其弟子苗文华、常俊丽也有复排录像。

豫剧名家桑振君名段(豫剧大师桑振君与她的秦雪梅)(1)

桑振君的《秦雪梅》相对阎派而言比较简单却又不简单。这出戏是她的奶师、沙河调名旦、豫东五杆旗之一的刘玉梅教给她的,只有“观文”一折,是为剧情简单。说它不简单也是另有所指,这个折子唱词很有听头,例如那段“翻十字”(也称“倒卷帘”),从“一”到“十”十个数字翻来翻去,包含了许多历史典故,并且唱腔尽显桑派的“偷闪抢滑”极为难唱,所以又说它不简单。

桑振君当年演出这折戏时才有16岁,她运用了童年时唱河南坠子时常用的“离调”、“抢板”、“闪板”、“滑板”等唱法,来了个“慢打紧唱”的“翻十字”,前面垛着唱,后边再甩起来,一板多字,打得越慢填字越多,闪前不坐后。观众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唱法,觉得板式巧妙,新鲜活泼,别致动听,纷纷叫起好来。桑振君的“翻十字”唱法受到观众的追捧,有顺口溜说:“听听桑振君的‘倒卷帘’,强似蜜糖喝十年。”

豫剧名家桑振君名段(豫剧大师桑振君与她的秦雪梅)(2)

关于桑振君和《观文》还有一些小故事,如我一一道来:

一、桑振君想学《观文》

1943年到1944年,桑振君跟随剧团在睢县、柘城、鹿邑、宁陵、夏邑、周口等豫东各县及安徽界首一带演出。所到之处,均受到热烈欢迎,用万人空巷、人流如潮来形容,也不算夸张。观众给她起了个“十二万”的绰号,意思是她一场戏值十二万。

在柘城,桑振君领略了豫东唱腔的韵致。豫东调有一种洒脱、奔放、俏丽的美感,对丰富桑振君的唱腔有很大帮助和启发。桑振君受到很大触动,她渐渐感觉到自己必须扩大眼界,放宽学习层面,不能做井底之蛙,只有跳出来才能观察到艺术的广阔天地,从各方面吸收营养来丰富自己的演唱技巧。

于是,她在演出空闲时就跑到其他剧院去看戏。当她看到鹿邑县剧团主演刘玉梅演出的《观文》后,久久不愿离开,她被刘玉梅的演唱深深打动,也深深爱上了这个戏。桑振君渴望有一天能拜刘玉梅为师,迫切希望学会《观文》。

二、桑大师为学《观文》不当主演

1945年日本投降了,桑大师来到鹿邑县,拜见了名演员刘玉梅。桑大师跟刘玉梅讲想跟她学习《观文》,并声明不当主演,只给刘玉梅配戏。刘玉梅听了笑着说:“我年长你几岁,你不必称老师,就叫我大姐吧。演戏上,我可不是霸道的人,你放心在这儿吧。”

当时桑振君已经小有名气,派戏的时候不好意思让她演丫环,在她的苦苦要求下才得到应允。演出后,刘玉梅说:“你比我原来配戏的丫鬟强得太多了,让你演个小角色,真屈了你的材料。”

桑振君在舞台上给刘玉梅配戏,以便近距离跟刘玉梅学习。以后只要有演出,她都会提前化好妆,再去为刘玉梅打鬓包头。只要演《秦雪梅》,她就把丫鬟这个角色包了。桑振君和刘玉梅相处的非常亲近。后来,当桑振君提出想学《观文》时,刘玉梅非常爽快地答应了。刘玉梅教的认真,她学得仔细,加上她平时留心刘玉梅眼《观文》,所以没多少天就把《观文》原汁原味地学到手并且演出了。刘玉梅看了她的演出,对她唱腔部分的发挥赞叹不已。

三、《观文》与桑派“偷、抢、滑、闪”绝活的形成

三个月后,桑振君来到了安徽界首王福臣的戏班。

界首是按主演接桑振君的,头三天出了三个折子戏《观文》、《对绣鞋》、《玉堂春》。因为《玉堂春》和《对绣鞋》是她的看家戏,《观文》是她刚学的,所以就把《观文》放在第一天。

由于桑振君不懂得旧戏班的规矩,上台的时候没有先跟大家说一句:“老少师傅多包涵”,也没有给乐队行个礼,结果惹恼了乐队的师傅,乐队就故意刁难她。

秦雪梅出场前是慢板,打鼓的先打了一个大慢板,过门很长,“叭”打上一鼓条,打鼓的就站在上场门里头拿着旱烟袋吸。乐队的弦拉得非常慢,在慢板中间有又突然拉快,接着弦又慢了下来,让她无法上场。没办法,她只管搭上弦唱,但是弦拉的慢,唱词快唱完了还没有走到舞台中间。桑振君明白是乐队在刁难她,她心一横,也想刁难一下乐队。她想起以前跟母亲学习河南坠子时母亲教的坠子的唱法,打破原来的版式来唱,把唱腔速度加快,结果乐队的跟不上她,反而着慌了,赶紧撵着她的唱法走。当唱到“内有两撇外有八堵墙”时,她又往后撤了一点,打鼓的又害怕了,如果敲不上丢人现眼的是他而不是演员。打鼓的只好伸着脖子支棱着耳朵,听她咋唱他咋跟了。

因为观众没有听过这样的唱法,觉得很新鲜,节奏有张有弛又很流畅,就叫了好几个满堂好。这一次被逼出来的唱法对桑振君启发很大,她感到唱腔并不是一成不变,应该灵活运用。这对她后来唱腔的特色的形成起到了妙不可言的作用。她后来就有意识地把河南坠子的一些唱法融入进来,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桑派的“偷、抢、滑、闪、”成为豫剧届公认的绝活。

豫剧名家桑振君名段(豫剧大师桑振君与她的秦雪梅)(3)

四、再说《观文》

刘玉梅《观文》的作者是谁,现在恐怕很难考证了。但从当年桑振君宁可不当主演也要学会《观文》来看,这折《观文》早在当年应该就是一出非常轰动的叫座戏了。

豫剧里面有很多折子戏,比如常香玉的《断桥》是《白蛇传》中的一折;《拷红》是《六部西厢》的一折;阎立品的《藏舟》是《蝴蝶杯》中的一折;牛淑贤的《表花》是《大祭桩》的一折;而桑振君的《观文》,是《秦雪梅》的一折。

戏曲向来有演出折子戏的传统。“折子戏--顾名思义,它是针对本戏而言的,它是本戏里的一折,或是一出。要演出全本戏,既费时费人又费事,所以到后来慢慢就不演全本戏,只演其中相对完整而集中突出,还能展示演员水平的几出折戏。流传至今的以折子戏多,不少久演而不衰。究其原因:从内容上看,好的折子戏矛盾冲突尖锐激烈,人物形象鲜活生动,故事情节相对完整,其思想观点有较强的人民性;而在结构安排上,往往别出心裁,不落俗套,一下子就能紧紧抓住观众。”

从桑振君1945年跟刘玉梅学习《观文》以来,已经过去了60多年。而桑振君1964年来到邯郸东风剧团,脱离了舞台,这折《观文》也就很少演出了,当然也就很少改动了。但是戏曲是要不断发展前进的,每一出经典的剧目也都是在不断地加工提炼,才能经久不衰。

现在有人提出这折《观文》唱词脱离人物,也是有情可原的。但是如果仅从这一折戏来看,作为当年轰动一时的剧目,不能仅仅从唱词这方面来看待,这折戏在唱腔上还是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即使从唱词来看,虽然有脱离人物之嫌,但是有的折子戏就是为了显示演员的唱功,不能从剧本上苛求。比如牛淑贤的《表花》里,丫鬟春红的一大段表花的唱腔,就有喧宾夺主之嫌。但是观众看这折戏就是要听这一大段的表花,这也许就是戏曲唱腔的魅力所致吧。

豫剧名家桑振君名段(豫剧大师桑振君与她的秦雪梅)(4)

桑振君弟子苗文华

桑振君的《观文》,作为桑派的代表剧目,虽然现在很少演出了,但是那一大段的唱腔,听起来还是十分过瘾。《观文》作为豫剧一个时期的代表剧目,还是应该加工整理并继承的。

桑振君大师演唱的《秦雪梅·观文》唱段及唱词

【唱词】

又听得小丫鬟一禀报,恨商郎无志气雄心太差。

放四书你不读光贪玩耍,但不知你到何日头戴乌纱。

怎哪怎不学披布片削竹简名扬天下,也不学苏季子锦衣还家。

幼不学老何为岁月无价,一寸金寸光阴失却有差。

我有心去观文章只把我的绣楼下,

看一看哪,看一看商郎他有多大的才华。

小丫鬟她只在绣楼站下,我应把心腹事告诉与她。

未开言先考虑怎样说话,

说出来呀,说出来俺恐怕言语有差。

我何不用好言先安慰她,叫了声丫鬟姐细听根芽。

也自从丫鬟姐姐来到俺府下,数年来咱二人最对眼法。

咱府下侍从仆女可也不少,哪一个都没有你一人揽杂。

眼看看丫鬟姐姐身高岁大,趁良机到高堂禀与给爹妈。

把你的终身事告诉给他,与姐姐找一个可对之家。

但等着喜期到我的姐姐你出嫁,小姑娘我情愿与你截衣料打嫁妆,

打发你欢欢喜喜,你离了咱家。

再与你说几句心腹之话,望姐姐可莫要闲淡磕牙。

我有心去观文章去把绣楼下,问姐姐你可肯陪伴奴家。

叫丫鬟你与我只把路领。

小丫鬟领我下楼棚,

我呀我下了楼护梯八五一十三层,我去到书馆以内细看分明哪。

丫鬟带路头边走,雪梅只在随后行。

紧紧走不消停,手提罗裙步轻盈,

叫丫鬟你领我只把花园走进。

(桑振君大师经典录音)

小丫鬟领我进花园,举目抬头四下观。

水磨巴砖砌甬路,玉石栏杆排在了两边。

湖心亭九曲桥假山相伴,鸳鸯鸟藏桥下情意缠绵。

心有事我懒把园景观看,太湖石那边厢就是书馆。

离书馆不远我停足站,看一看你姑爹他可曾回转。

丫鬟禀商郎他还未回转,趁此时我正好去把文观。

用手儿推开了房门两扇,悄悄的低声儿我叫声丫鬟。

小姑娘我观文你把人看,任何人进花园你禀我知端。

第一怕你老爷把功课查看;

第二怕你太太她游逛花园;

第三怕众小郎他前来送宴;

第四怕众丫鬟来撇花玩;

第五怕你姑爹玩会回转;

第六怕众学友来会诗篇。

我一见小丫环离书房,秦雪梅抬头细打量。

正中间悬挂着先师圣像,有颜回与子路侍立两旁。

西山墙挂苏秦勤学不忘,为上进苦用功十年寒窗。

书房外檐垂冰大雪下降,头悬梁锥刺股立志傲强。

到后来他曾任六国丞相,有才华,有才华多智谋制服秦邦。

望定了东山墙送二目,见一幅条扇写得才强。

条扇上只写着十个大字,一旁边的横批写的甚长。

一字横看好像一架梁,那个二字上道短下道长。

三字横看念川字,那个四字内有两撇外有四堵墙。

五字远看好像一只虎,那个六字一点一横下有两分张。

七字金鸡独立站,八字峨眉列两厢。

九字好像辘辘拐,十字横担一架梁。

十字头上搭上一撇念千字,赵匡胤千里迢迢送京娘。

千里迢迢,只把那个京娘送,他送他结拜的妹妹转回故乡。

九字反钩写念力字,力大无穷一个楚霸王。

有一个韩信智谋广,力逼霸王命丧乌江。

八字连笔下搭王字念全字,三国里汉刘备全凭着赵云他的一杆枪。

七字旁边站立人上搭草念花字,花木兰替父从军到边疆。

一十二载在疆场,到后来锦衣荣归辞朝纲。

六字连笔写念大字,胆大的悟空闹过天堂。

玉皇爷一见龙心恼,一抛袖把悟空赶本在花果山顶上。

五字旁边站立人还念伍,伍子胥打马过长江。

他在那一十八国称豪将,在蟾云寺前保过娘娘。

那四字双出头上搭一平道念西字,有一个樊氏梨花带兵反西唐。

她率领人马西唐去,她与唐主保家邦。

三字当间搭一竖念王字,有一个王莽乱位篡朝纲。

王莽乱位把朝篡,三杯酒害死了平帝王。

二字当间搭一竖下出头念干字,有一个比干丞相保纣王。

苏妲己混乱朝纲只把忠良害,老比干只落得剖腹挖心一命亡。

一字下边金钩挂念丁字,有一个丁郎刻木孝敬娘。

丁郎刻木曾行孝,他也在二十四孝上。

丁字出头右边搭一撇念才字,三国的才子数周郎。

有一个诸葛亮,他的智谋广,芦花荡埋伏将,三王爷三擒周瑜一命亡。

干字里头点两点念平字,无道的昏君楚平王。

真可恨费无极真真混帐,他混乱平王主,好不该贬子收娘娘。

王字出头念主字,金兀术他领定人马伐宋王,他只把二主送北邦。

西字底下搭贝字念贾字,有一个贾氏夫人坠楼亡。

贾氏夫人坠楼死,黄飞虎一怒反朝纲。

伍字去五搭言字念信字,韩信刚强丧未央。

大字底下点一点念太字,姜太公八十遇文王。

花字去化下搭稣还念苏,汉朝里苏武是忠良。

同李陵带兵平番将,到后来全军覆没投番邦。

威武不屈苏武将,宁死不降去牧羊。

全字去王上搭丘念兵字,曹丞相带兵战下江。

八十三万人马被火焚,只落得一十八骑回许昌。

力字旁边搭工字还念功,薛仁贵功劳重封辽王。

千字旁边搭走字还念迁,司马迁忍辱负重写史章。

他写下史记留千载,落下美名人赞扬。

这本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个字,一个个批讲得都有名堂。

条扇下角我仔细看,上写着,上写着横批是商郎。

我只说商郎不争气,谁知道哇他的才华在腹内藏。

望定了书案上用目望,书案上只摆下许多的诗章。

有几本古书桌上放,秦雪梅坐书馆细观文章。

【如有错误,敬请纠正】

豫剧名家桑振君名段(豫剧大师桑振君与她的秦雪梅)(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