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一个人悲剧的内外因(不幸者就是不幸的人)(1)

者,指代人;不幸者,就是“不幸的人”。这样的解释,从词义讲,没有什么错误。

然而,以此理解杨绛先生《老王》中“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那句话中的“不幸者”,似乎不那么准确了。

词语,一旦进入了“语境”,它的含义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如果《老王》中的两个词句没有变化会怎样呢?不妨作个假设: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的人的愧怍;

那是一个幸运者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从词语的运用看,前者好像有点“罗嗦”,后者似乎显得“拗口”。那么,杨绛先生仅仅是考虑词语的简洁、流畅吗?

我们不妨再作一次比较:

那是一个幸运者对一个不幸的人的愧怍;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原文)

为什么指代自己时,用了“幸运的人”;指代老王时,用了“不幸者”?

这,才是值得我们咀嚼的价值所在!

杨绛为何自称是“幸运的人”?

我认为:那是作者自我认识、反思后的“个体形象”;老王是文章叙述对象,是“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的那个三轮车夫,是被时代抛弃的弱者,更是那个时代无数弱者的“群体形象”,如果用“不幸的人”就单“一”、求“实”了。

作者借“老王”这个“个体”,表达对全社会弱者的关注,所以,用“者”。

一家之言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