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的热潮让诸多产业都开始蹭“共享”的热点,比如共享篮球、共享雨伞、共享洗衣机等,其中规模最大的当属共享单车,不过,共享单车的故事也快结束了,业内一直在盛传ofo和摩拜将合并。

看到共享单车的火热后,共享汽车相关的创业公司亦纷纷出现,据PC6下载站的数据显示,共享汽车app的数量多达75款,比如TOGO租车、mocar共享汽车、CAR2SHARE、联程共享、EVCARD、gofun出行、宝驾出行等。

共享汽车的未来在哪里发展(共享汽车江湖的大乱战)(1)

这里面主要有三类:

一类是原租车平台推出的共享汽车App;

一类是创业公司自己弄一批汽车做租赁的;

一类是汽车厂商自己推出的共享汽车平台,目前来看,由原租车平台升级为共享汽车的居多。

共享汽车的未来在哪里发展(共享汽车江湖的大乱战)(2)

共享汽车的未来在哪里发展(共享汽车江湖的大乱战)(3)

共享汽车的未来在哪里发展(共享汽车江湖的大乱战)(4)

共享汽车的未来在哪里发展(共享汽车江湖的大乱战)(5)

共享的风口难“蹭”

共享汽车并不是个新概念,因为原来的租车行很快就将自己的App升级,变成了高大上的共享汽车平台,为何要升级呢?还不是想蹭“风口”么,但共享的风口要“蹭”很难啊。

首先,资本市场对各类共享模式已经不太“激动”了。共享单车方面,如今能够出现变局的机会已经微乎其微,就算摩拜、ofo合并,受益的也只是双方的投资方,其他投资团队也不可能从中获益。共享充电宝方面,已经出现了有创业公司倒闭的现象,最近,共享充电宝公司乐电LeDian宣布停止运营,并通知用户及时提现。面对创业者“一窝蜂”似的涌向共享领域,资本方现在已经不“激动”了,一方面,共享不再新奇,另一方面,共享行业也需洗牌,绝对不是现在这种混乱局面,资本方也会选择观望的。

而没有了资本方的注入,光靠创业者自己,是很难将规模做大的,很多共享汽车平台本来就是想走to VC模式,现在资本方不call,那项目不是白做了吗?所以,共享汽车行不行,还是得看资本方是否中意,至于所谓的前期投放,都是“实验”。

从整个趋势来看,共享模式已经在走下坡路了,资本方也不是“傻子”。

其次,共享汽车要想持续投入,成本太高。摩拜、ofo、小蓝单车、Hellobike共享单车企业能够快速向周边城市复制、扩张,是因为单个自行车的成本并不算高,而且规模越大,单个自行车的成本反而会降低,可共享汽车平台的单辆汽车成本委实要高的多,城市跟城市的情况又不一样,这就导致共享汽车很难实现大规模快速扩张、复制,而且又要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在这个过程中,还会有各种不同的管理问题。

共享的本质,是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再度利用和优化,而不是将新的产品投入到市场上来进行运营,这属于租赁范畴,这是属于原来租车行业的活计,人家现在也华丽丽地升级为“共享汽车”了,购买新的产品投入,必然带来大量的成本,自行车尚能接受,汽车的成本可不低。

共享单车平台要想做大,唯有先稳扎稳打,而稳扎稳打就只能一座城市一座城市地慢慢征服,可时间,也是成本。

最后,何时迎来“春天”还未可知。一个行业要想发展壮大,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而目前共享汽车面临的问题比较多,共享汽车企业必须解决这些问题,才有可能让行业变规范,有可能正确前行,否则就是步步掣肘。

除此之外,类似于“千团大战”的竞争态势,也容易让用户陷入选择恐惧症,这既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也会增加用户的选择、试错成本,唯有“大浪淘沙”之后,祛除掉一些投机取巧、能力不足的企业,行业才会变好,才有可能获得资本方的青睐,否则,资本方也容易“挑花了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