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历史的女人——第1090期)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大诗人元好问不管如何好问,也问不明白这个千古难题。自古以来,有多少痴男怨女围绕这“情”字,大做文章,然始终不解其义。也许这场旷世奇恋能为你解读这个“情”字:一位妙龄美女嫁给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婚后2年即丧夫,她守寡数十年后,捐出丈夫的全部遗产当了尼姑。

如果一个女子,长得很美丽,而且正值青春年华,她会怎么选择一个男人来爱或者来嫁?应该有这几个条件吧:对方要年轻英俊,有地位有财富,或者有权力,有前途等等,即便不能都具备,起码得符合一条吧?如果对方一条也不具备呢?她还嫁不嫁?

今天讲的这位年轻美貌的女子就嫁了,她和这位老人可谓上演了一场旷世奇恋。具体来说,这场奇恋包括5个方面,下面咱们就来一一解读。

一)男女双方的身份之奇

先说男方,他可不是寻常百姓,他是抗日战争中著名的台儿庄战役的总指挥,大名鼎鼎的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李宗仁将军。后来他还担任了中华民国首任副总统,还一度任代总统。关于李宗仁的事迹,大家都很熟悉了,下面着重介绍下女方的身份。

民国第一个影后胡蝶(民国第一影后胡蝶之女是谁)(1)

她叫胡友松,是民国第一影后胡蝶的女儿。胡友松1939年出生,原名胡若梅,这是母亲胡蝶为她起的名字。胡友松身份之奇,不仅是由于她是大明星的女儿,还在于她父亲的谜一样的存在。她的父亲究竟是谁?向来被后人广为猜测(甚至有人说是戴笠),但并无定论。因为她是胡蝶的私生女,胡蝶从来没有告诉过她父亲是谁。她小时候,母亲只是跟她说:“谁要问你,你就说只有妈妈,不要提爸爸。”

胡友松小时候印象最深的是那次在上海的“百乐门”,母亲参加为前线战士募捐的一个活动。明星妈妈像一只美丽的大蝴蝶,在台上翩翩起舞;台下的她也像一只美丽的小蝴蝶提着小篮子在场里走来走去。童年的她有漂亮衣服,能坐高级轿车,但是她却没有自己的家,她从小就住在酒店包房里。

胡友松6岁时,因患严重的湿疹(俗名黄疱疹)病,医生建议胡蝶将孩子送到北方去生活。此时,军阀张宗昌(已经去世)的姨太太沈文芝逃到南京当家庭教师,胡蝶便委托沈文芝将若梅带到了北方。后来沈文芝成了胡友松的养母。但在小友松的记忆中,这位继母对她很不好,动不动就吵她,骂她,虐待她,甚至不给她饭吃。

后来(50年代初),已经移居香港的胡蝶得知女儿的艰难处境后,便来到北京,准备将胡友松接走,但被沈文芝蛮不讲理地拒绝了:“我辛辛苦苦养她这么大,你说领走就领走?”

当时的历史环境,北京也不是胡蝶久留之地;再加上她的演艺界的身份,经常处于忙碌的奔波之中,也不便带孩子。无奈之下,胡蝶留下了一只装满金银首饰的手提箱给沈文芝,嘱咐她用这些东西换钱供若梅生活、上学。

“孩子就拜托你了!”然后,胡蝶母女泪洒而别……

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过惯奢侈日子的沈文芝很快将这满满一箱的财物挥霍掉了。到胡友松中学毕业时,家里再次变得一贫如洗。

1959年,胡友松从北京第三护士学校毕业,分配到北京结核医院工作,后又转到积水潭医院;在下放到农村巡回医疗一段时间后,又调入北京复兴医院当护士。在那个特殊的岁月里,胡友松生活的很不幸福,因为她的不光荣的身份——一个没有父亲的私生女,有人还说她是资本家的女儿等等,她受到各种压力、排斥和打击……

不过关于胡友松的身份还有另一种说法,认为她不是胡蝶的女儿。胡友松的生身父母在1937年南京大屠杀中遇难,幼小的几乎还没有记忆的她被送到红十字会孤儿院。后来被张宗昌的姨太太沈文芝领走抚养,辗转来到北京。后来沈文芝与一胡姓男子同居,所以胡友松就姓了胡。

但多数人倾向于第一种说法,即她就是胡蝶的女儿。不管如何,胡友松的身份都是很奇特的。

(二)双方的年龄差距之大之奇

1965年,李宗仁先生携夫人郭德洁女士从海外归来。第二年,他的夫人郭德洁因患乳腺癌在北京去世。当时的李宗仁已经是74岁的老人了,没有了老伴显得很孤单;而且他的子孙都在国外,没有人照料他。国家对李宗仁将军的健康很担忧,于是就有意给他介绍一位老伴。当时有关部门为他介绍了60多位女士。可当这些女士的资料和照片放到李先生面前时,都被他婉言谢绝了。年逾古稀的他对婚姻不再有想法。

可当他见到年轻貌美的胡友松时,改变了主意,他的青春被再一次激发了出来。

事情是这样的。胡友松在单位上班备受压抑,期间,相貌出众的她曾经有过两次恋爱,但都由于她的出身等问题,宣布告吹。于是失落中的她就想换个地方上班。

一次胡友松和医院里的其他几位医生一道被邀请,去参加一个部委的联欢晚会,无意之中遇到以前认识的张成仁先生,他是上海很有名气的记者和翻译家。于是胡友松就请他帮忙给调一下工作,对方就答应了。

1966年的6月的一天,张成仁碰到了老朋友,李宗仁的秘书程思远。两人说到李宗仁的丧妻之痛,于是就打算把单身的胡友松介绍给李宗仁。张成仁以给胡友松介绍工作为借口要了她的照片。

李宗仁见到胡友松的照片后很满意。然后张成仁就告诉胡友松说要她见一个“大人物”。胡友松还以为是真给她找工作,结果却是相亲。

第一次见面,李宗仁给胡友松一个300元的红包。因为表面上是让胡友松给这位“大人物”当文秘的。当然胡友松面对这300块钱不激动是假的,因为她当时的工资一个月才几十块钱。

但一周之后,这事情就基本挑明了。那天胡友松应邀到李宗仁家,说是让去熟悉熟悉工作环境。当天李宗仁便向她含蓄地表白了,并伸开双臂拥抱了她(当然还有亲吻的动作)。当时胡友松还以为是李宗仁经常在国外,他这样的举动只是一种像外国人一样,对异性尊重的礼仪,也没有太在意。

等到胡友松第四次见到李宗仁时,李便向胡友松求婚了。尽管胡友松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还是被李宗仁这个“惊天之举”所震撼。她感到不可思议,她对李宗仁只有敬仰,但没有男女之爱的感觉。但当她看到李宗仁满脸沧桑的真诚时,还是心软了。她说,给我半个月时间,让我考虑考虑吧。李宗仁欣然同意。

当晚,胡友松回到家后,彻夜未眠,她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难以决定自己的选择。一方面,她真的不想嫁一个已到人生暮年的老人;但另一方面,她又被对方的痴心所打动;还有就是,自己在单位经常受委屈,连对象都不好找,那时27岁已经是绝对的大龄剩女了。最重要的是,她自小就知道李宗仁将军的英雄事迹,自小就特别崇拜他。于是美女爱英雄的情结在她心里复活……

当胡友松第六次到李宗仁家时,她便同意了对方的求婚。但当时,因为时代的原因,胡友松还是红着脸不好意思地说了一句,既然组织决定了,我也没有意见。

这事就定了。前后不到一个月时间。

1966年7月的一天,正值青春妙龄的胡友松嫁给了年逾古稀的“可爱的老头”(胡友松语)李宗仁。二人年龄相差48岁,这在古今中外的爱情婚姻史上也不多见。

他们的婚礼举行的很“隆重”,很温馨。胡友松后来回忆说,婚宴很高档,大师傅烧得一手正宗的粤菜,又好看又好吃,“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佳肴了……”

从此,李宗仁叫胡友松的小名“若梅”,胡友松叫李宗仁“德公”(李宗仁字德邻),两人相敬如宾,白首与青丝偕老,鹤发共红颜相守……

(三)女方对婚姻所求之奇

一般女人对婚姻都是有所求的,何况漂亮如胡友松这样的女人。胡友松继承了其母胡蝶的优秀基因,相貌也堪称闭月羞花,而且还在青春芳华的年龄段。可李宗仁呢,论年轻英俊,他没有;论才华,他曾经有过,但已经成了历史,现在到了70多岁,什么才华、前途都荡然无存了;要权力,李宗仁此时也两手空空,什么将军、总统也已经成了昨日黄花,他什么也不是了。

那么,胡友松究竟嫁给李宗仁图什么?所以当时人们都以为胡友松肯定是为了求富贵,才嫁给这么个糟老头的。但她真的是求富贵吗?

答案也是否定的。胡友松是个要强的女人,一进李宗仁的公馆,她就向工作人员声明:我不管钱,所有存折、钥匙都不管,也不继承财产,我只照顾李先生的起居。

民国第一个影后胡蝶(民国第一影后胡蝶之女是谁)(2)

这哪是贪图李宗仁的富贵啊?婚后,胡友松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在生活中,她对老迈的丈夫照顾的无微不至,使李宗仁感到莫大的慰藉和满足。李宗仁还把他和妻子的合影冲洗了很多张,分别寄给国内外的朋友,在每张照片的后面,他都激动地写上:“这是我的夫人胡友松!”

李宗仁的儿子们知道后,都很感激胡友松的付出。长子李幼邻曾经向有关部门公开表示说:我感谢她,她是李家的人。

胡友松曾对朋友说:“他(李宗仁)的亲属都在国外,我作为他的妻子,有责任照顾好他。我责无旁贷!”这短短的朴实的一句话,其中包含了她多少喜悦、泪水、无奈、委屈、辛酸和磨难,只有她自己知道。

可以说,胡友松对于这段婚姻简直无欲无求,纯粹是一种爱的付出!

(四)丧夫后女方的态度之奇

可惜这段姻缘没有维持多久。1968年4月,李宗仁因患肺炎住院,8月又查出得了直肠癌,于1969年1月30去世。弥留之际,他老泪纵横地说,作为一名军人,他一生只流过两次泪,一次是母亲去世,这一次是对胡友松深情牵挂

掐指算来,胡友松和李宗仁在一起才短短的两年半时间。按说丈夫去世后,胡友松才29岁,以她的容貌和品质,完全可以另嫁。但她选择了守寡。当然这并不是值得提倡的,但这充分表明了他对李宗仁的深爱!只有爱到骨子里,才会为他坚守。对这种行为,你可以不赞成,但你必须尊重。

(四)对丈夫遗产的处理之奇

李宗仁先生去世后,胡友松靠自己微薄的工资养活自己,维持清贫的生活。尽管丈夫留下了许多贵重物品,但她一件都没有动。就是在她生活最困难的时候,也从没想到去变卖这些东西。

1969年到1982年间,胡友松女士先后将丈夫李宗仁的8万余元私人存款,和国家两次发放的13.7万余元生活费,全部上交国家。她还将李宗仁先生生前的160余幅珍贵历史照片捐赠给中国历史档案馆。

1996年,胡友松又把收藏多年的李宗仁的60多件遗物,捐赠给台儿庄李宗仁纪念馆,其中有三件遗物非常贵重:

一是越南领导人胡志明所赠的重达45公斤的李宗仁半身青铜像;

民国第一个影后胡蝶(民国第一影后胡蝶之女是谁)(3)

​二是瑞士手表厂建厂百周年时赠送给李宗仁的金表;

三是傅作义将军生前赠送的有“软黄金”之称的火狐标本。这些都是被文物部门鉴定为价值连城的“宝物”。

胡友松在李宗仁去世后,不管生活如何贫困,她都不要国家任何照顾,她自己节衣缩食,还把自己微薄的退休金捐献给希望小学;胡友松还学了画画,她的中国画达到了相当的水准,颇有大家风范。在抗洪救灾义卖活动中,她把自己卖画所得5200元钱全部捐给了灾区。

(五)女方的归宿之奇

女人嫁人,不图对方的权力、地位、钱财,几乎什么也不图,还为对方守寡26年,已经够奇;但最后还有更奇的是,胡友松彻底断了红尘,出家为尼。

胡友松把李宗仁的遗物、财产全部捐献给国家后,1995年,55岁的她在北京广济寺皈依佛门,法号“妙惠”。此后她吃斋念佛,青灯黄昏,又度过了13年无欲无求的生活。

2008年11月26日,胡友松因病于山东德州庆云县海岛金山寺溘然长逝,享年69岁。

胡友松孤单地来到人间,连父亲是谁都不知道,生母管不到,继母虐待她,长大受歧视,青春嫁老翁,29岁丧夫,寡居26年,孤身寺庙13年,没有一儿半女,最后又孤单地离开了人世。她的一生很平凡,甚至很平淡,但却留下了一段旷世奇恋……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至此,元好问那个千古一问似乎有了答案。胡友松,胡若梅,这个美丽如蝶,清高若梅,坚韧如松的女子,已经给出了谜底:“情”本不是物!

(文/说历史的女人·冰岛啖冰)

参考资料:《李宗仁归国后生活拾零》《胡蝶之女口述:27岁的我为何嫁给76岁的李宗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