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间唯有爱情与美食不可辜负,

如若可以,便带着最爱的人,

吃遍天下美食,

如此一生又有何憾?

提起徽州的美食,你的脑海里会浮现出什么呢,是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臭鳜鱼、长着白色茸毛的毛豆腐还是金黄酥脆的黄山烧饼呢?

来徽州一定要品尝一下当地的小吃(徽州小吃大集合)(1)

来徽州一定要品尝一下当地的小吃(徽州小吃大集合)(2)

来徽州一定要品尝一下当地的小吃(徽州小吃大集合)(3)

的确,上述美食都是徽州美食的典型代表,可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徽州小吃也一样令人垂涎欲滴呢。

石头馃

石头馃,早在清代极负盛名,是徽州的传统小吃

来徽州一定要品尝一下当地的小吃(徽州小吃大集合)(4)

这种馃子是用石头压扁的,故名"石头馃"。过去,徽商外出,都要携带这种馃,是徽州人最爱吃的点心。

来徽州一定要品尝一下当地的小吃(徽州小吃大集合)(5)

石头馃用通常的馅馅料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有黄豆肉丁、笋丁、羊角丁韭菜、南瓜等,馅料用面皮包上,收口捏紧,用木碾推擀成圆饼形状,然后放在平锅中炕烙,每个饼子上放置一块石头压着,放石头的目的是为了均匀地传热,以使馅料熟透,边炕边按动石头(饼子不用翻身),促使内部油脂渗出,一直炕至熟透取出即成。咬开后香气扑鼻,滋润味美。


包袱饺
包袱饺,源于北方的水饺,形似馄饨,但个头大于馄饨而小于北方水饺,形状酷似徽州人外出时所背的包袱,顾名包袱饺。包袱的制法:

制馅:将猪肉剁(或绞)成茸,与豆腐、香菇、韭菜一起剁成末,放入猪肉茸中,加盐、酱油、葱姜未搅拌成馅。制坯买现成的包袱皮;将皮子抹上馅心,包成老式包袱状的生坯。

来徽州一定要品尝一下当地的小吃(徽州小吃大集合)(6)

烹制:生坯下入沸水锅,用大火烧至浮起时,再稍煮,即可盛入碗中,放适量盐、酱油、油渣、猪油、葱末,并撒上胡椒粉即成。(也可做成铁板煎饺)


来徽州一定要品尝一下当地的小吃(徽州小吃大集合)(7)

来徽州一定要品尝一下当地的小吃(徽州小吃大集合)(8)

有诗赞曰:徽州男儿少自强,背起包袱闯四方。放下包袱吃“包袱”,怀中抱有大抱负。

蒸糕
蒸糕,也称发糕、米糕。“糕”与“高”同音,寓意高福高寿,步步高升。

徽州蒸糕采用徽州特产的甜酒酿做发酵剂,别具风味。

徽州蒸糕的制作大致分为三个步骤:一是洗米、浸米;二是磨浆发酵;三是舀浆蒸煮。制作过程虽不复杂,但成品却美味无比。

蒸糕蒸熟后,将蒸笼盖打开,反转倒扣在案板上,水气氤氲,揭开蒸布,清香白胖的蒸糕就呈现在你面前。稍冷却,就热食用,一股白米的香味,再加上酒酿的香气,混杂在一起,直接冲击你的味蕾,一口咬下去,甜甜的、软软的、糯糯的,三两口下去,一块蒸糕就被消灭了。一个是不过瘾的,再接连吃上个三五个也是正常的。

来徽州一定要品尝一下当地的小吃(徽州小吃大集合)(9)

来徽州一定要品尝一下当地的小吃(徽州小吃大集合)(10)

浇头面

如果说,要徽州人民选出最喜欢的一种美食,那么我想,浇头面榜上有名。

徽州浇头面的浇头,主要是由笋干(小竹笋和毛笋干)、猪肉和豆腐干混合翻炒而成。红红绿绿的一锅呼啦啦地炸开,整个厨房氤氲在一片白色的雾气里。浓浓的香味顺着炊烟飘出房子很远。待到笋干肉丝调味出锅,浇头就准备好了。

来徽州一定要品尝一下当地的小吃(徽州小吃大集合)(11)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删)

大概天寒地冻的日子,吃碗热腾腾的面最是舒坦。细细的面条经了柴火大锅的沸煮,浸透着诱人的香味,点滴细节无关风花雪月却充满人间烟火。浇头满满的,汤汁浓浓的、翠绿的葱花在上面飘着,热乎乎的面一下肚,化成氤氲升腾的暖阳,满身的凉意顿消。面的爽滑,笋干的鲜香,一口热汤,一大口面,吱溜吱溜吸下肚,烫到胃,也暖到心。那种从舌尖直通心灵的意蕴,会让你记忆一生。

来徽州一定要品尝一下当地的小吃(徽州小吃大集合)(12)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删)

麻酥糖

麻酥糖是徽州特色名细糕点,始产于南宋,闻名于明清。俗称"红纸包"或"红包糖",是用炒熟的芝麻研粉和糖加料制成,用一张小红纸包成长约3厘米、宽约2厘米的长方形,小红纸上印有店家的招牌,其味香甜,质感松软·麻酥糖中的精品称为"顶市酥"。

麻酥糖采用脱壳的白芝麻、白糖,配以少量的面粉或米粉,拌以饴糖精制而成。成品白中显黄,抓起成块,提起成带,进嘴甜酥,满口喷香,不粘牙不粘纸,老幼皆宜。

徽州习俗,过年时家家都把小红纸包糖装在果子盒里招待客人,到亲戚家去拜年一定要送上麻酥糖。徽州民谚曰:"拜年不带麻酥糖,请君不要进厅堂"。


来徽州一定要品尝一下当地的小吃(徽州小吃大集合)(13)

其实,什么美食说到底,不过都是一碗人间烟火。爱美食,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态度。了解当地最好的办法,就是品尝一下当地的美食,徽州亦是如此。


(来源:徽州古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