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中午午休,做了个梦,梦见自己的母亲。她依然如从前一样,在地里除草,栽葱苗,栽大蒜,浇水,我站在她旁边帮忙。不一会儿又和她一起把几个月前树上挂晒的红苕蔓子取下来,给猪加工饲料,以便随时喂猪。醒来后,梦境历历在目,打开手机一看,马上要到十一了(十月一日为先人上坟烧火纸)。于是决定周日去上坟,是该到父母的坟上去看看了,上次还是清明节去上坟的。

冷门又美到骨子里的诗句(不思量自难忘)(1)

​周六下午给张哥打电话,与张哥约好,他骑摩托车带我。父母的坟被迁葬到远离老家(老家被城东新区开发了)的山区,离城区更远更远了。农村公路又窄,山路绕来绕去一会儿上一会儿下,坡度很大。虽然是秋末,但沿路的树还是碧绿的,很少有落叶。如今退耕还林,山山皆森林覆盖。天气阴沉,但不是太暗,在山路上最怕来车,车来时你得格外小心。沿公路两边村民的楼房依路而建,现在农民有钱,楼房都建的气派。有许多的老人妇女聚集在门前院坝里喝着茶聊着天。农村生活条件好了,老人妇女都享福,不用过度辛苦。听张哥说,现在农民种地,国家还给补助,党的富民政策好啊!

冷门又美到骨子里的诗句(不思量自难忘)(2)

​近一个小时的车程,终于到了坟上,父母坟前三四十米远处的地边,到处都是堆积着红苕和连着的红苕蔓子,红苕都炸开裂口不能吃了,农民不要了,所以随意丢弃,也不愿搬运回家喂猪,看了怪可惜的。张哥说,现在农民也不愿喂猪了,没用不能吃的红苕也只能丢在地边,等雨水下后烂掉当作肥料。坟前的茅草长得很深,蒿草也长得很深,需要用脚踩倒蒿草茅草才能到坟跟前。坟的前后左右,前几年张哥给栽的柏树长势良好,绿苍苍的。父母的坟搬迁到这里时,政府给予一定的经济赔偿和补偿,迁葬的时候,就买下了很大一块较平展的地,所以坟前后很是开阔不拥挤。父母的坟是张哥亲自主持修建的,他本身是搞建筑施工的,懂技术,所以,坟修得庄严大气而好看。父母年轻时穷苦,算是死后“过上了好日子”,生前没有住上大房子,死后算是住上“洋气的大房子”。父母的坟在这个地方算是修建的最豪华的。张哥作为女婿,比我们这做儿女的还孝顺。这也许是父母前世积德得福,给女儿找了个好女婿,他们才享受“这大房子,享受这气派”。

父母生前,是大集体时代,那时家家穷困,他们没有过上好生活,她们老了的时候,儿女们的生活也正在白手起家创建的时候,等到儿女们生活过得好了的时候,他们却去世了,尤其是母亲,几乎没过上一天好日子就早早地去世了。现在儿女们都有了钱的时候,想尽一点孝心都不可能,真应了“子欲养而亲不在”这句古话。

冷门又美到骨子里的诗句(不思量自难忘)(3)

​烧罢火纸,绕坟转了一周,坟上杂草丛生,四周茅草深深,只有这草常年与我的父母相伴,只有这草,当被风吹动的时候,为我的父母唱着自然柔美的歌,摇动着美丽的身姿;只有这即将长大的柏树,为他们遮荫养眼。爷爷奶奶的坟,祖太爷祖太婆的坟也随之迁来,他们又有了伴啦,他们在另一个世界都聚在一起,享受浓浓的亲情,我的父母也不寂寞了。

站在祖先的坟前我深深的鞠躬,站在父母坟前深深的鞠躬,告诉他们:我将要告别他们回城里,明天还要上班。愿他们享受我今天给他们带来的“钱和衣”,过好他们自己的生活,愿他们在另一个世界安居乐业,一切安好!我和张哥骑上车回家。

冷门又美到骨子里的诗句(不思量自难忘)(4)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起昨晚上读到的一段文字:“无论我们身处何地,无论我们是否青年中年老年。都要做一个不忘记自己的根,不忘记自己祖先和父母的人。因为他们不仅是我们人生的来处,更是我们一生当中灵魂的根基,只有有了这种灵魂的归属,我们才能走向更远的远方,一个人如果没有心灵的归属之地,那么他走得再远,内心也是空虚荒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