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做京野花的时候就想着在城里找个公园做自然观察,后来一圈筛选下来,觉得不管什么公园,对我来说都显得有点复杂,而且多少还是不方便,自然观察最重要的还是日常性,每天都能看到的是最合适的,于是决定把目标定为我和JU工作的大院。原本是打算从今年一月份就开始,但因为冬季实在没啥可拍可看的,所以一拖延竟然就到了二月底,再拖下去春花都开了,所以也不用追求形式感找个节气或者三月一日开头了,今天就开始吧。:

我所在的单位大院位于北京西城区,跟大部分北京的机关大院类似,几栋楼围出一个花园,我在这里工作已经15年,虽然大院儿在这些年间发生了几次改变,但大体结构一直保持没有大动,园林植被区大概呈现一个凹字形。园中多为北京常见的乔木、灌木和园林花卉,掰手指头一想大概有雪松、槐树、银杏、桃、海棠、山楂、紫叶李、白杜、石榴、玉兰、樱花、腊梅、紫薇、竹等乔木,灌木有齿叶冬青、小叶黄杨、丁香、棣棠、月季、连翘、牡丹、芍药、绣球等,除此有剑麻、长药八宝等多肉植物,地表以麦冬、玉簪等草本覆地为主,建筑墙体大面积覆盖地锦,也就是爬山虎。总的说来,我局大院基本代表了北京城区的常见区域生态环境,虽然不是很复杂,但是对于一个第一次做全年自然观察的人来说,还算能力之内。

乡下景观的小随笔(单位大院自然观察笔记1)(1)

2月底的单位大院已经一扫冬日的萧索,有了明显春的气息,许多植物枝干已经有叶芽和花芽隆起,地面也有各种野草和园艺草类返青出芽。而今天最大的收获是竟然从来没发现在东北角的角落里竟然有两株腊梅,花期略过,但还能找到正在盛开的花朵。

乡下景观的小随笔(单位大院自然观察笔记1)(2)

乡下景观的小随笔(单位大院自然观察笔记1)(3)

乡下景观的小随笔(单位大院自然观察笔记1)(4)

腊梅绝对算是北京最早开放的花卉之一,虽然叫做梅,但其实腊梅并不是一种梅,它们甚至都不在一个科,并且腊梅在中国植物志中写做“蜡梅”,因为花瓣带有蜡质感而得名。蜡梅是蜡梅科蜡梅属的属长,而不是其他梅花所属的蔷薇科。蜡梅的花被分两层,外层长而内层短,我们印象中黄色的蜡梅花是它的外层花被,内层是红色。虽然花朵小巧,但其实认真观察还是挺好看的。从图中可以清晰看到蜡梅是先花后叶的植物。

乡下景观的小随笔(单位大院自然观察笔记1)(5)

当下院儿里蜡梅是唯一开花的植物,但下一个开花的应该就是玉兰了,积蓄一个冬天能量的“毛猴”眼瞅着就要绽放。2月下旬的北京城区已经有很多玉兰提前绽放了,但在我印象里我们单位大院儿里的这几株玉兰花期较晚,所以跟它一争花期的应该还有他人。

那就是土地上突然冒出来的各种野草,荠菜、早开堇菜和附地菜等都有可能赶在我局玉兰之前绽放花朵。不过因为是野草,很为他们担心,因为在观察中发现很多荠菜已经被物业的师傅当杂草除掉,晚出土的早开堇菜和附地菜们反倒是还保留着。

乡下景观的小随笔(单位大院自然观察笔记1)(6)

这一大丛泥胡菜因为躲在冬青卫矛灌木下面免遭拔除。

乡下景观的小随笔(单位大院自然观察笔记1)(7)

新萌发的早开堇菜长相很萌,我上个礼拜在阳台上播种的早开堇菜尚未发芽,不知道能不能赶上季候。早开堇菜是北京城市里最常见的早春野花之一,相貌好看,个人觉得是很适合做公园绿地的乡土物种,替换掉公园里那些欧美引进的常绿草地物种,除此之外附地菜、斑种草,各种委陵菜各种小菊科各种车轴草都是可以考虑的乡土物种。

乡下景观的小随笔(单位大院自然观察笔记1)(8)

尖裂假还阳参的基生叶呈明显勺型。

乡下景观的小随笔(单位大院自然观察笔记1)(9)

长药八宝算是多肉植物,多年生,是我局种植的园林植物,冬天的时候地面部分死掉,2月下旬重新萌出新芽,典型的景天科肉质叶,皮实,度夏不难,夏末开花的时候规模还挺大。

乡下景观的小随笔(单位大院自然观察笔记1)(10)

大院东侧有二十余株丁香,具体什么品种已经没有什么印象,等今年开花的时候再观察。如今叶芽已经萌出明显。

乡下景观的小随笔(单位大院自然观察笔记1)(11)

乡下景观的小随笔(单位大院自然观察笔记1)(12)

同样不知道品种的还有几株新近种植的樱花,地径较小,应该是年龄较小的苗木。大多数樱花是先花后叶的,所以现在萌发的应该是花芽,还有一月左右等开花再判断品种吧。

乡下景观的小随笔(单位大院自然观察笔记1)(13)

同为蔷薇科的山楂位于我们单位和JU单位之间,同我们单位楼下的十来株桃花隔路呼应,跟桃花相比,我其实还蛮喜欢山楂的白色花朵。而且跟先花后叶的蔷薇科诸花树相比,山楂先叶后花,别有风味。

乡下景观的小随笔(单位大院自然观察笔记1)(14)

棣棠花也正在疯狂萌叶芽中,纤弱的枝干密密匝匝聚在一起,生命力旺盛的感觉。前日在朋友圈发了棣棠花的叶芽照片,有古文造诣深厚的同学问我棣棠是不是棠棣。棠棣早在诗经中就出现,诗经中许多花其实在植物学上并没有确切的指代,只能根据描述来猜测,而棠棣多认为指代的是郁李,跟棣棠花同为蔷薇科,但同科不同属。

棣棠花是去年我局大院翻新改造花园时在东门附近种的一小片,印象里好像种植的时候已经过了花期,今年应该能看到大片黄花,接替西门口的一株连翘花。

乡下景观的小随笔(单位大院自然观察笔记1)(15)

西门旁的连翘也开花在即,满枝丫都是花芽,它经常跟迎春花弄混,同为木犀科同科不同属的植物,都开小黄花,花期也接近,但其实还是容易区分。最大的区别在于株型,连翘更像是树,挺拔向上,而迎春多倒伏在地形成拱形。两者的茎则是更明显的区别,连翘枝干灰褐色圆柱形,迎春枝干绿色四棱形。

乡下景观的小随笔(单位大院自然观察笔记1)(16)

正在萌发叶芽的月季是大院西门两侧园区的树篱物种。在北京月季绝对是既平凡又明星,每年两到三季花季,从各个单位大院到大小公园,以及公路环线隔离带,自己在家种起来觉得不容易的,在路边从春天到秋天甚至冬天还在开花,不愧为北京的市花。

今天就这样吧,希望能一周一篇,记录下单位大院一年四季的自然观察,除了植物之外,如若遇到动物相关的内容,也一并记录。

,